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薄胎醬釉器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
- 保護單位:福州市陶瓷藝術研究會
- 項目編號:Ⅷ-23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薄胎醬釉器”這種薄胎制陶技藝在古代很早就有,俗稱“蛋殼陶”。“薄如紙,聲如磬”,這樣的傳統的制陶技藝,工藝工序繁雜,對製作者的手工技藝要求高。
宋代,福州是重要商貿口岸,“薄胎醬釉器”作為茶器,傳入日本以及東南亞各國,有的轉銷至更遠的國家。
宋元時期,中日文化、商貿往來頻繁,這種薄胎醬釉器隨行流傳日本國,被稱為“唐物茶入”。由於進口數量少,一直被日本皇室貴族壟斷擁有,並被日本茶人視為稀世珍品。
薄胎醬釉器的製作技藝在福州曾經失傳有八百年之久。
20世紀90年代,日本曾組織專家學者到福州,與附屬檔案省博物院專家一道在福州進行深入的考察,經過對遺址釆集的標本、殘片覆核後,最終認定福州市郊淮安半島窯場(今洪山鄉洪塘村的洪塘窯遺址)生產的“薄胎醬釉器”是出口日本的“唐物茶入”生產地窯口之一。在福州三坊七巷舊城改造和鼓樓區街巷的基建考古遺址中均有出土此類陶器標本。
為傳承福州薄胎醬釉器製作技藝,福州籍陶藝家盧佳倫花費多年時間,多方拜師求藝,歷練傳統制陶技藝,反覆研究實踐,終於復原了薄胎醬釉器的製成技藝。他研製出的薄胎醬釉瓷器,胎壁最薄達0.3毫米,而器重僅約50克左右,釉色溫和玉潤,變化多樣。
工藝特徵
薄胎醬釉器有其自身獨特器物造型風格,鼓腹、縮口,還要折肩,才構成基本形制,加之胎壁還要輕薄。要形成如蛋殼的薄壁,就需要耗費數小時。
薄胎醬釉器的工藝特徵以手工拉坯成型,且品種繁多,形制多樣。在不同的氣氛和溫度下,經過高溫焙燒,由於釉中的金屬氧化物不同,燒出後呈現黑、醬黑、醬紅、醬黃、醬綠釉色,甚者局部還會出現異樣的精斑窯變。
工藝流程
薄胎制陶成型技藝,首先取決於原土材質,制胎土坯要選用富含鐵質和其它礦物質的層積土,泥料歷經數月的陳腐、淘洗、配比等工序製成精泥。製作者僅以軲轆車手工拉坯製成器,將濕泥經數道反覆擠壓抬升,直至壁薄一毫米;而後將薄壁身桶做成容器造型,逐步折肩並收口,達到特定的形態;在漫長的拉坯制陶中,想要胎壁如蛋殼之薄,需經過不斷校正,使之形成周圓的容器。成型後的泥胎待陰涼乾燥後,先低溫素燒一次,進而以傳統的蘸釉法施釉,涼乾後裝窯再進行二次釉燒至一千二百六十攝氏度左右,燒成過程須科學掌控升溫曲線,在連續燒近二十小時後降溫至適宜溫度後開窯出品。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薄胎醬釉器是福州陶瓷器歷史上獨特的製品,其製成技藝具有傳承價值且具有藝術價值,對海上絲綢之路和福州陶瓷文化研究也具有重大的意義。
傳承人物
盧佳倫,2017年被評為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第三批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薄胎醬釉器製作技藝”。
社會影響
主要展覽
2014年6月14日,全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福州市在烏山高爺廟開展非遺主題廟會。內容包括有薄胎醬釉器等非遺實物精品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