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薄厥
- 拼音:báo jué
- 解釋:病證名
- 出處:《素問·生氣通天論》
《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薄厥:古病證名,即因大怒迫使氣血上逆於心胸或頭部所致的突然昏厥之證。薄,迫也。厥,氣逆而昏厥也。
王冰註:“大怒則氣逆而陽不下行,陽逆故血積於心胸之內矣。上,謂心胸也。然陰陽相薄,氣血奔並,因薄厥生,故名薄厥。《舉痛論》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靈樞經》曰:‘盛怒而不止,則傷志。’《陰陽應象大論》曰:‘喜怒傷氣。’由此則怒甚氣逆,血積於心胸之內矣。菀,積也。”
馬蒔《素問注證發微》:“菀,音郁。……陽氣者,貴於清淨,若大怒而不清淨,則形氣經絡阻絕不通,而血積於心胸之間,(《奇病論》岐伯曰:‘胞之絡脈絕’,亦阻絕之義,非斷絕之謂。《舉痛論》岐伯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其氣有升無降,使人依薄上下而厥逆矣。”
吳昆《素問吳注》:“菀,小弁,音郁。陽氣宜於沖和,不宜大怒,怒為肝志,肝者藏血之髒,故怒則氣逆於肝,迫血上行而菀積於胸中矣。薄,雷風相薄之薄,邪正摩盪之名。厥,亦氣逆也。”
張介賓《類經十三卷·疾病類五》:“人之陽氣,惟貴充和。若大怒傷肝,則氣血皆逆,甚至形氣俱絕,則經脈不通,故血逆妄行,菀積於上焦也。相迫曰薄,氣逆曰厥,氣血俱亂,故為薄厥。《舉痛論》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邪氣藏府病形篇》曰:‘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脅下則傷肝。’皆此謂也。”
張志聰《素問集注》:“陽氣者,通會於皮膚腠理之間,大怒則氣上逆,而形中之氣,絕其旋轉之機矣。菀,茂貌。血隨氣行,而茂於上矣。薄,迫也。氣血並逆,而使人迫厥也。”
高士宗《素問直解》:“陽氣者,自下而上,本於陰血,如大怒則逆氣上形。形者,悻悻然見於其面也。氣絕者,怒則氣上不接於下也。血隨氣行,氣逆則血郁於上,氣血皆逆,則使人薄厥。薄厥,虛極而厥逆也。”
森立之《素問考注》:“薄厥者,謂血薄於上而四末厥逆也。此證乃狂瘨之漸也。凡氣血奔並迫於心肝,則發狂證。”
胡天雄《素問補識》:“薄厥的薄和煎厥的煎,都和迫字同義,故此處大怒為薄厥。《脈解》篇又說:‘善怒者名曰煎厥’。劉熙《釋名》云:‘厥,逆氣從下厥起,上行入心脅也。’《脈要精微論》云:‘厥成為巔疾。’所以不論是煎厥或薄厥,都是指氣機逆亂所煎迫而出現的昏仆不知人的病狀而言。在病因上,煎厥為煩勞所致,薄厥為大怒所致,似乎不同,其實二者同樣處於一個氣逆陽亢、下虛上實的病理過程中,都是情志為病,病從內發,和《調經論》的‘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同屬一類病證。”
李經緯、鄧鐵濤《中醫大辭典》:“古病名。因大怒而致的厥證。出《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指因暴怒等精神刺激,致陽氣亢盛,血隨氣逆鬱積頭部,而出現卒然厥逆、頭痛、眩仆的昏厥重症。……本病可見於腦溢血、腦血管痙攣、蛛網膜下腔出血等。”
傅景華《黃帝內經素問譯註》:“①菀:yu,音郁(鬰),茂盛,集結。此處應理解為鬱積。②上:指頭。《脈要精微論》:‘上實下虛,為厥巔疾。’《方盛衰論》:‘氣上不下,頭痛巔疾。’③薄厥:病名。因大怒而迫使氣血上逆所致。主要表現為突然厥逆、頭痛、眩仆等。薄,通‘暴’。薄厥即‘暴厥’。”
《內經》“大厥、薄厥、煎厥”的論述,晚清及民國時期三張(張伯龍、張山雷和張錫純)認為是卒中病昏迷期表現、腦病症狀。如
張伯龍《雪雅堂醫案》云:“血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此即今之所謂猝倒暴仆之中風……今所謂中風猝仆,不知人事之病,益信西醫血沖腦氣筋之說,與《素問》暗合,可以互相引證……《素問》氣血並走於上之大厥,亦即西醫所謂血沖腦經。若激擾後腦,則昏不知人;激擾前腦,則肢體不動;激擾一邊,則口眼喎邪,或為半身不遂,左右癱瘓等證……《素問》所謂氣血並走於上之大厥,於西醫所謂血沖腦氣筋,信而有徵。蓋肝風內動,氣血上沖於腦,擾其後腦則昏不知人,擾其前腦,在一邊則為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在兩邊則為全身癱瘓。”
張山雷《中風斠詮》云:“凡猝倒昏瞀,痰氣上壅中風,皆由肝火自旺,化風煽動,激其氣血並走於上,直犯沖腦,震擾神經,而為昏不識人,喎邪傾跌,肢體不遂,言語不清諸證,皆腦神經失其功用之病……《素問·生氣通天論》‘血菀於上,使人薄厥’一條,亦即此內風自擾,迫血上菀之病,更與西學血沖腦經之說,若合符節。”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云:“臟腑之氣化皆上升太過,而血之上注於腦者,亦因之太過,致充塞其血管而累及神經。其甚者,致令神經失其所司,至昏厥不省人事,西醫名為腦充血證……內中風之證,曾見於《內經》。而《內經》初不名為內中風,亦不名為腦充血,而實名之為煎厥、大厥、薄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