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鹿蛾

蕾鹿蛾

蕾鹿蛾,又稱茶鹿蛾,屬鹿蛾科。分布在中國的福建和雲南;其他分布在日本和印度尼西亞等。此蟲在福建南平1年發生3代,以幼蟲越冬。翌年3且上旬越冬幼蟲開始取食活動,4月下旬開始化蛹,5月中旬成蟲羽化。該蟲多發生在東南坡的幼林地,尤以中下坡及靠近林道兩旁的幼林受害較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蕾鹿蛾
  • 拉丁學名:Amata germana(Felder)
  • 別稱:茶鹿蛾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昆蟲綱 Isecta
  • :鱗翅目 Lepidoptera
  • 亞目:有喙亞目 Glossata
  • :鹿蛾科
  • 分布區域:福建和雲南;在日本和印度尼西亞。
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雌蛾體長 12—15 mm,翅展 31-40mm;雄蛾體長 12-16 mm,翅展 28-35 mm。體黑褐色。觸角絲狀,黑色,頂端白色。頭黑色,額橙黃色。頸板、想基片黑褐色,中、後胸各有1個橙黃色斑,胸足第一跗節灰白色,其餘部分黑色。腹部各節具有黃或橙黃色帶。翅黑色,前翅基部通常具黃色鱗片,m1斑方形,m2。斑乎截楔形,m3斑亞菱形,m4斑長形,其上有時附有1個小斑點,m5斑長於m6斑。後翅後緣基部黃色,中室、中室下方及Cu2脈處為透明斑。
橢圓形,長徑 0.76—0.80 mm,短徑0.65-0.70 mm。表面有放射狀不規則斑紋。初產卵乳白色,孵化前轉變為褐色。
幼蟲
初齡幼蟲體長 0.20-2.2 mm,頭寬 0.58-0.62 mm。頭深綠色,體黃褐色,各體節毛瘤上著生 1-2根刺毛,腹足淡褐色。老熟幼蟲體長 22-29 mm,頭寬2.16-2.23 mm。頭橙紅色,頓中溝兩側各有 1塊長形黑斑。胸部各節有 4對毛瘤,腹部第一、二、七腹節各有7對毛瘤,第三至第六腹節各有6對毛瘤。氣門橢圓形,黑色。腹足授紅色,趾鉤單序中帶。
紡錘形,長 12-17 mm,寬 3.6-5.0 mm,橙紅色。下唇須基部,前、中足及翅上各有小黑斑。腹部冬節有2-3塊黑斑。臀棘具鉤刺48-56枚。

生物學特性

第一代幼蟲5月下旬孵出,7月中旬化蛹,8月上旬成蟲羽化。第二代幼蟲8月中旬孵出,9月下旬開始化蛹,10月上旬成蟲羽化。第三代幼蟲10月中旬孵出,11月中旬進入越冬狀態。 成蟲多在12~17時羽化,羽化後2-3小時開始飛翔活動,吮吸花蜜。成蟲白天活動頻繁,無趨光性。羽化後第二天開始交尾,交尾多在15-18時,交尾歷時18-31小時。雌蛾一生交尾1次。交尾後第二天開始產卵。卵多產在黑荊嫩葉背面或嫩捎上,排列整齊。卵分2-3次產完,第一次產卵最多。據室內觀察,每雌最多產卵所粒,最少36粒,平均88粒。雌、雄性比0.6:1。 卵經 4—9天孵化,以 1—3時孵化最多,各代卵的孵化率均在 94.6%以上。幼蟲 7齡,少數8齡。初孵幼蟲先食卵殼,然後群集於嫩葉上,取食葉肉組織。2齡後開始分散危害,食葉呈缺刻狀。5齡後幼蟲食量較大,常轉技或轉株危害。據測定每隻幼蟲平均食葉9.73 g。 6-7齡幼蟲食量最大,占總食葉量的 67.8%。第一代幼蟲期 44-53天,第H代38-47天,第三代176—194天。各代幼蟲危害盛期:越冬代3月下旬至4月下旬,第一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9月上、中旬。 老熟幼蟲化蛹前停止取食,爬向枝梢端部,吐少量絲纏繞於枝葉及蟲體上,懸掛於黑荊樹小枝上。預蛹期 2-3天,蛹期 8-16天。化蛹率 93.5—96.4%。 天敵 已知有稻苞蟲黑瘤姬蜂、廣黑點瘤姬蜂,據 1988年調查,寄生率 10.6%。另外還有傘裙追寄蠅,5-6月間在林間常見幼蟲被白僵菌寄生。

防治方法

1.5-6月間在林間施放白僵商粉炮,每公頃放32個。
2.幼林地可用90%敵百蟲晶體脫皿倍液,80%敵敵貫乳劑2000倍液,40%氧化樂果1000倍液, 50%辛硫磷 1500倍液, 2.5%澳氰菊酯 500O倍液,噴霧毒殺 5齡前幼蟲,效果較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