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主人簡介,定居北京,安靜小樓,寫作成果,院內變遷,
主人簡介
蕭軍,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東北作家群”的領軍人物。原名劉鴻霖。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跋涉》、長篇小說《五月的礦山》等。
蕭軍,原名劉鴻霖,於1907年7月3日出生在遼寧省凌海市沈家台鎮下碾盤溝村。1932年,蕭軍在哈爾濱化名“三郎”正式開始文學創作。
1935年3月,魯迅先生幫助其出版了代表作長篇小說《八月的鄉村》並為其寫了序言。
抗日戰爭爆發後,蕭軍一直從事工人業餘文藝教學工作並參加抗日救亡運動。
全國解放以後,蕭軍創作了京劇《武王伐紂》、長篇小說《五月的礦山》、《過去的時代》等作品。
1988年6月22日,蕭軍不幸病逝,他在給家人的遺囑中說:“自己是一個窮文人,沒有留下什麼財產。有一點菲薄的積蓄捐給家鄉,自己的文物、書籍要捐獻給遼寧錦縣蕭軍資料館和有關文化部門。”
定居北京
安靜小樓
錦州籍作家蕭軍1951年初從在瀋陽的東北局文化部來到北京。定居在什剎海畔鴉兒胡同6號一所小院中,二層西式小樓上。樓上樓下共有八大間寬敞高大的居室,小樓周圍有很寬廣的空地,鋪著鵝卵石砌花甬道,種著松柏、丁香、棗樹榆樹等。房產主人是張公度先生(“民革”成員)。蕭軍通過一位朋友介紹,承租了樓上四大間居室供全家十幾口人居住。並自費安裝了電燈,可惜上下水道已被拆除,只有一個安在樓下院子裡的公用水龍頭,往樓上提淨水,下樓倒污水,均由蕭軍自己承擔(因家屬均系婦孺)。蕭軍住在樓上東部間25平米的南屋裡,屋南附有17平米的大晾台,他經常在晾台上打拳舞劍鍛鍊身體。憑欄眺望,後海綠波蕩漾,岸邊柳絲依依,環境十分清新優美。樓前來往機動車不多,比較安靜適宜寫作。蕭軍甚感“得其所哉”。
寫作成果
在這裡他完成了長篇小說《第三代》《五月的礦山》《吳越春秋史話》和京劇本《吳越春秋》。
樓內只有蕭軍一家房客。
院內變遷
蝸蝸居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房產被歸公,院內建立了街道工廠,樓內院內住進了幾十戶房客,各自又興建小屋,成了名副其實的“大雜院”,終日機聲隆隆,人聲嘈雜,昔日的寧靜已一去不復返了。蕭軍家屬的居室也被強占了兩間,除了長子蕭鳴一家四口住在一間西屋外,蕭軍夫婦和其他五個子女全擠在他住的那間屋子裡,沒了他寫作的地方。只好把屋角不到2平米的儲藏室布置成了寫作室,命名為“蝸蝸居”。“蝸蝸居”內設一三屜桌,桌上立一小書櫃,一盞檯燈,因無窗,白天寫作須開燈。冬天冷,夏天熱,再放一隻凳子就沒了迴旋餘地,蕭軍寫了一首詩貼在了“蝸蝸居”門額上:
蝸居雖小亦何嫌,介子須彌兩大千。
蒼狗白雲瞰去住,鏡花水月幻中看。
蟲沙劫歷身猶健,烽火頻經膽未寒。
笑回眸六十六載,閒將琴劍娛餘年。
蕭軍說:“我是有窩就下蛋,有水就行船,決不等什麼好條件。”就在這“蝸蝸居”里,他辛勤地寫作著。1976年地震期間,為防樓房倒塌,年近古稀的蕭軍在房管局的支持下,親自帶領家屬及其他住戶自始至終參加了修繕工作。為了防雪防雨,蕭軍又自費安裝了晾台的玻璃窗,布置成了寫作室。
寫作成果
在蝸蝸居里完成了《蕭紅書簡輯存注釋錄》《魯迅給蕭軍蕭紅信簡注釋錄》及《蕭軍近作》里收集的幾十篇散文和詩作。
生死依依
1980年,中共中央、北京市委為蕭軍落實政策平反昭雪後,北京市政府分配給蕭軍西直門附近一套三居室單元,才將被強占去的兩間房“贖”了回來。
蕭軍夫婦參加革命以後一直是供給制,沒有工資,到了北京以後,由於30多年的坎坷遭遇,蕭軍的著作得不到出版的機會,毫無儲蓄,孩子多負擔重,始終沒有自己稱心如意的住宅安心寫作。他在這所私人出租的小樓上居住了37年,有著深厚的感情。五十年代房主願以兩千元把小樓賣給蕭軍,他無力購買;八十年代房主又以五萬元出售此樓,蕭軍更無力購買,他是多么希望永遠住在這所小樓上啊!
蕭軍謝世後,經常有人前來探訪憑弔他的故居。人們佇立窗前,俯視湖面上的碧波畫舫,沿岸的垂柳白楊滿目蔥蔥鬱郁,一派生機;遠眺西山,漫漫晴嵐緲如紗帳,又如同歷史的煙雲縷縷入懷不肯散去,仍然縈繞著什剎海,縈繞著蕭軍的北京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