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蕭甘牛
- 國籍:中國
- 民族:壯族
- 出生地:廣西永福縣廣福鄉馬陂村
- 出生日期:1905
- 逝世日期:1982
- 代表作品:《中國文詞辯論》、《中國修辭學講話》 、《孩子流亡曲》、《家何在》、《平倭塔》、《劉三姐》
基本信息,個人作品,
基本信息
民國二十一年(1932)考入上海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其時,魯迅常到該院講課,蕭深受影響,以“橫眉冷對千夫子,俯首甘為孺子牛”為座右銘,並更名為“甘牛”。讀書期間,寫了《中國文詞辯論》和《中國修辭學講話》 。民國二十三年(1934)畢業後,到桂林中學任教。抗戰期間,編寫了《孩子流亡曲》、《家何在》、《平倭塔》,給學校抗戰劇團演出。民國三十一年(1942)應永福縣政府邀請,回縣創辦永福中學,任校長。解放初期到來賓、宜山兩縣中學任教。他利用寒假到苗嶺壯鄉蒐集少數民族民間文學素材,1955年發表了《劉三姐》的第一篇民間文學史料,後來的壯戲、電影、歌劇《劉三姐》都是在此基礎上改編而成。1956年開始從事專業文藝創作,攜帶妻兒全家到有壯、苗、瑤、侗、漢等民族雜居的大苗山,跟農民一起生活,蒐集整理民間故事。一生蒐集整理壯、苗、瑤、侗、黎、高山等民族民間故事19部,整理民歌1部。還創作了童話、小說、散文等8部。
個人作品
其中民間故事《一幅壯錦》、《桑哥哥》被拍成電影,前者於1965年多維法利第十二屆國際電影節獲榮譽獎。瑤族故事《燈花》流傳至日本,使北島歲技母子三人在絕望中獲得了生活的勇氣。1979年後,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理事、廣西區政協委員、廣西民間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協廣西分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1982年因病在柳州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