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如松

蕭如松(1922~1992),台灣畫家,以水彩創作聞名,其作品曾獲台陽展佳作獎。1975年蕭如鬆開始擔任省展水彩畫部的評審,自一九九二年蕭如松去世,其故居長期呈現無人管理狀態,新竹文化局建設保護蕭如松故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蕭如松
  • 出生地:台北市
  • 出生日期:1922
  • 逝世日期:1992
  • 職業:台灣畫家
個人簡介,藝術成就,任教,逝世,故居,故居規劃,藝術展,畫風發展,移居新竹,藝術評價,

個人簡介

蕭如松 1922年生於台灣台北,其作品曾獲台陽展佳作獎與中國學會1972年度最優水彩畫家金爵獎等。蕭氏曾應邀參加中日交換展、美國新港中國當代畫家聯展、費城中國文化展,並曾任中國畫學會、台陽美術協會會員青雲美術會會員,在台灣畫壇占有一席之地。

藝術成就

60年代西方現代前衛畫派狂飆橫掃,40而立的蕭如松,師法畢卡索,造型上常在抽象與半具象的形象之間變化,開啟自身「立體派的抽象幾何風格」。他在天花板上懸吊各式摺紙造型,利用旋轉方向造成「隨機組合」,產生新的視覺印象。然後減少線條,以色面為表現主體,經營出立體派的拼貼效果,畫面單純直接,力道直指觀者內心。本幅《靜物B》澄如明鏡,色彩沉靜如水,堪稱代表力作。
蕭如松深耕藝田,以水彩創作聞名。他捨棄渲染淋漓的透明水彩,改採線條有力、層次沉穩的不透明水彩。畫風簡潔,在二度平面中,空間層次豐富多變,作品澄淨、透明、清涼並充滿韻律。

任教

蕭如松(1922~1992)老師為新竹縣北埔鄉人,自1950年起,任教於新竹縣地區近四十年,一絲不苟的教學作風及規定上課前要打掃教室的「蕭氏美術課」,讓所有受教過的學子印象深刻。

逝世

儘管在40年代台陽美展中,已展露過人的構圖天分與驚人的用色技巧,但從未停止閱讀、研究、吸收西洋美術的觀念;不斷自修苦學揣摩印象、立體、野獸等藝術作品,並融合傳統東方書法的線條與筆觸,創出獨樹一格的繪畫風格。先後多次參加省展、台陽展、青雲展、全省教職員美展均獲得極高的榮譽,並得到省展免審查的認定。 然自一九九二年蕭如松老師去世,其故居長期呈現無人管理狀態,十數年的閒置、荒廢,歷史處所儼然成為廢墟,令人惋惜!

故居

新竹文化局一向視文化資產的保存為職志,有鑒於蕭老師一生在藝術及教育的貢獻卓著,足以為國人之楷模與表率,而「蕭如松故居」不但是蕭氏過去儲放個人物品之私人空間,同時也孕育其藝術生命的重要溫床。巨觀地說:「蕭如松故居」這個空間,視為儲存著大量屬於竹縣人記憶的共同空間。 新竹縣文化局一直以來都很積極地進行「蕭如松藝術園區」的規劃,並於九十三年五月決議成立籌備委員會,並邀集學者、專家及地方士紳等進行討論。希望透過學者專家們的研擬、審閱及重整修正,以期儘量減少誤差的還原「蕭如松故居」的原本面貌。現今已將故居空間?造復活,並將周遭的舊宿舍整建,附加其藝文性質功能,如:藝術作品的展示、藝文活動交流的地點、藝文研討講座舉辦、民眾的藝文休憩空間等…,「蕭如松藝術園區」依「公辦民營」或「公共造產」的方式已完成公開招標,計畫於九十七年完成內裝工程後轉由民間企業─名冠藝術館作為經營管理的受託單位。未來「蕭如松藝術園區」的長期規劃將結合周遭地區之歷史建物、形象商圈、文化館舍、風景區及相關遊憩景點,使其發展成為一個完整之文化休閒遊憩網路。

故居規劃

1、保存竹東客家地區人文薈萃
除了蕭如松大師之外,也還有許許多多的藝文、美術、書法、音樂的名家,希望藉由蕭如松大師故居的整建,塑造竹東地區的藝術園區,並作為藝術作品收集、儲存及展示、發表之中心。同時亦創造一個竹東藝文美術的新基地。
2、文化資產的保存
蕭如松老師的故居,是他儲放物品的空間;也是他生活的最重要部分;更是儲存屬於客家人記憶的共同資料庫。對其具有文化藝術價值又有客家代表性的故居,以再生利用之方式加以保存修復。同時,藉助民間的力量與公部門的結合,共同經營管理,以餐飲、咖啡、品茗的方式與歷史建築的共構,讓更多人來此參與、使用,使園區亦成為地方上的一個文化景點與特色。
3、創造藝文展演空間
除了靜態的展示,園區也規劃了動態的音樂演奏及小型劇場的演出,以提供更多地方藝術界、教育界的人士來參與,希望藉由歷史空間之再生利用設計重點將其內在的藝文、文化內涵與休閒產業結合,讓更多的人來認識、了解蕭如松大師的繪畫風格、藝術成就與他的生活哲學,同時更提供大家更具文化氣息與藝術價值的休閒型態,讓本案成為竹東地區的文化藝術指標,提升縣內休閒產業的品質。
4、邁向國際的藝術文化交流
竹東地區,幅員廣大,人文藝術亦有許多傑出的成就,希望蕭如松藝術園區成立,扮演推展客家地方藝術文化或各項藝術成就,邁向國際文化界的助手,一方面,促進國際美術文化的交流,也打開了地方的國際知名度。初期的規劃將以故居作為藝術園區的中心,並將周遭的宿舍整建,附加其藝文性質功能,如:藝術作品的展示、藝文活動交流地點、藝文研討講座的舉辦、民眾的藝文休憩空間等…,並期望藉由專業經營團隊的進駐與營運,進而將蕭如松藝術園區形塑成為具紀念、展示、亦可推展當地文化特色,發揮永續經營精神之藝術園區。

藝術展

1993年因為承辦台北市立美術館「蕭如松藝術展」,在兩個月極為倉促的籌辦期間中,展開了對於蕭如松畫作的初步觀察。由於特立獨行的他於1992年驟然去世,一生活動行誼尚未留下清楚的紀事數據,而散佚各處徵集不易的作品又多半沒有標示創作年代,加上當時藝術學界對於蕭如松其人其畫的研究成果非常稀少,短時間內實在難以系統而深入的呈現蕭如松的藝術發展全貌,只能抱著在期限內儘量將重要作品呈現出來的心情來辦展,並將自己對蕭先生作品的觀察心得,發表在當年的展覽專輯中(注1),由於欠缺相關資料,那篇短文只能對蕭先生的創作題材及表現形式作簡單的歸類與分析,而無法深入探索蕭如松的作品斷代及其美學發展。雖然對於簫如松的作品依然抱持高度興趣,但因工作繁忙,這幾年間也無暇進一步展開調查研究工作;然而這次欣然得知新竹縣立文化中心將於1999年10月舉辦蕭如松先生的大型展覽,並答應交出一篇小感言,這時才又開始搜尋枯陽地希望擠出一點心得,六年前那種在書桌前發獃的場面彷佛又重來了一遍----

畫風發展

從蕭如松1975至1988年(該年自竹東高中退休)遣留下來的五張炭筆素描落款(注2),推斷這些應是在竹東高中上課時所畫的,這些畫稿反映出早年未曾進入美術專門學校的蕭如松,碳筆素描功大不見得非常細緻純厚,但他對物體造型與線條的掌握能力卻相當精準利落。另外,從許多描寫校園景色及新竹各地風光的作品中,除了剛柔並濟的線條之外,我們還看到碳筆素描沒能呈現的優美色彩;的確,細緻剛毅的線條與卓越的色彩感,才是蕭如松水彩繪畫的重要特色。然而除了天生巧手之外,漫長的自學過程中,還有什麼會是影響蕭如松畫風發展呢?
蕭如松(1922 ~ 1992)籍貫雖是新竹北埔,但他卻出生在台北市,南門尋常國小校畢業後(1929 ~ 1935),就讀於台北市立第一中學校(1935 ~ 1940),在十八歲少年時期之前,他都在台北都會地區活動;而1940至1942年在新竹師範就讀的那段時間,以及1946年定居新竹之後,蕭如松才開始對故鄉新竹有較長時閒的體會與觀察。早年台北生活對他創作影響最深的,無疑是少年時期受到鹽月桃甫的啟發。鹽月桃甫先生1921年來台之後,曾於台北一中。台北高校任教,當許武勇1933年就讀台北高校後,有七年時間與鹽月保持密切的師生關係(注3),而就讀台北一中的蕭如松並沒有許武勇那么幸運,他曾說:『…鹽月桃甫過於忙碌,經常沒有到課堂上來,儘管在北一中時期,我前後只有兩次機會,但是直到日後我反覆推敲鹽月老師的指導,依舊能夠從中獲益不少。』(注4)如果要從創作形式中看出鹽月畫風與蕭如松表現的直接關連,那么的確可以從蕭如松中晚年一些半抽象的樹間林木畫面看出其中的類似性,但比起技法的傳授,實際上創作觀念的啟發,才是鹽月對學生們更深遠的影響。若從繪畫表現形式來思索鹽月、許武勇及蕭如松師生三人的共通特點,那么應該就是「以獨立堅強的意志,表現極其浪漫唯美的意識,並在畫面中以獨創的表現形式,蘊蓄飽滿的情緒張力」的一種創作態度吧。

移居新竹

至於移居新竹後的藝術環境如何?新竹師範三年閒,他是否受到師長有川武夫的影響,目前尚未搜得相關資料,難以加以釐清;而青壯年時期參加新竹地區暑期教員講習會,受益於李澤藩,蕭如松則有以下的描述:「他用顏色表現校園夏日草地上的光線和亮度,啟發了我對光線處理、分析的靈感。」(注5)而這點被觸動的靈感,日後在蕭如松的桌上靜物或風景畫的創作實驗中,展現了多樣而深刻的發展;對光線處理分析的高度興趣,也就成為蕭如松畫風表現極為重要的一環。此外還有一個值得再觀察的線索是,蕭如松一些早期類似東洋畫(膠彩畫)風格的作品,似乎與郭雪湖的畫風頗為接近,關於兩人交遊及畫風的相關性,到待日後更多資料出現再行探究。
如果說台北鹽月桃甫啟迪蕭如松的,是一種在封閉的時代氣氛中,發掘在野的、獨創的、自發性的創作精神,那么新竹李澤藩教導他的,應該是一種謙遜觀察萬物,再藉由畫展觀摩的進修態度。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蕭如松與同輩藝術家相比,畫風的確充滿了創新的概念,他自己也曾說:「我的畫就是現代畫」、「靜物畫總是用暗的背景來襯托亮的主題,反過來不行嗎?」(注6),然而另一方面,蕭如松也極有恆心的年年參與歷史悠久風格較為保守的台陽展、青雲展以及全省美展,藉以觀摩砥礪畫技,甚至在擔任省展水彩畫部評審委員的同時,也沒有什麼身段的送件參加國畫二部而連連入選。

藝術評價

雖然蕭如松並沒有受到多少師長的教導與提攜,也不曾到日本的美術專門學校深造,數十年閉居新竹的漫長自修過程,只能從身邊有限的美術書籍或相關資料獲得養分,不斷努力觀察大自然四季晨昏的變化,隨時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然後一點一滴累積、修正、實驗出屬於自己的獨創畫風,就這一點而言,或許可以解釋為何他會以同一個取景,畫出好幾張類似的作品。就蕭如松藝術學習與發展歷程來看,這位默默創作、一生未曾踏出國門的畫者,的確是位深耕台灣藝土的傑出藝術家。
關於蕭如松作品風格的再觀察,限於時間,這次只能從極不齊全的省展目錄去尋求線索,幸而還是找出一些標的性作品的創作年代,不過就目前所得的數據,還不足以為作品做精確分期斷代,於是我只好還是承續六年前那種以題材分類的方式,來陳述這次的觀察結果。
一、 人物畫:
從現行出版畫冊及現存畫作來看,蕭如松早年對於實體量感的掌握與人物內心思緒的描寫都曾下過功夫。蕭如松1950年結婚後,幾幅以妻子為模特兒的女子坐像,是目前所見蕭如松人物畫中最具人間性的,蕭師母坐姿端莊、裝束簡單素樸,神情淡泊卻略顯輕愁,光線在人物身上所造成的強烈光影,更增加了畫面的抒情性。與這幾幅推測約60年代所作的不透明水彩畫像相比,1970年代具東洋畫風味的女子像,表現形式就較為概念化,並且更加抒情唯美,具有不食人間煙火的脫俗形象。雖然目前資料沒有任何有關於蕭如松正式學習東洋畫的記載,然而有趣的是,他卻能以不透明水彩平塗技法,畫出類東洋畫風味的作品送件參加省展國畫第二部。
二、風景畫:
蕭如松早期如花園、溪流等風景畫(圖九、十),構圖較注重景深與空間感,妥善掌握景物實體的質感量感
三、靜物畫:
蕭如松早期靜物作品,對於物體空閒位置是頗為注重的,1960年代,他大量嘗試多層次複雜空間的描繪,並且將景物平面化,其中尤以層層迭迭但可以穿逶的透明空間,處理最為獨到。這類畫面的基本元素多半是:在光線幽暗卻有著多扇門窗的室內,桌上放置幾個玻璃杯及幾株草葉;但在畫家巧思安排之下,原本陳設簡單的畫室,卻變成一個充滿神秘光影效果的魔術世界,在此物體與物體的關聯,由一種表面的相互依存空間,轉換成可以互相穿透的、自由進入的、多重的相互關係與位置。而除了畫面巧妙形式之外,這類作品傑出之處在於其所蘊含的深厚詩意,以及其所能激發觀者思緒穿逶飛升的力量。於是窗明几淨的靜物畫,幾乎成了蕭如松的商標,而他也從1960年代各種幾何分割畫面的實驗中,追尋出一種能夠兼融理性與感性的畫面形式,直至1980年代,他還是對於這樣的追尋樂此不疲,1984年39屆省展擔任水彩評審時的作品「窗」,幾何線條分割塊面的剛冷感與水彩渲染柔和風味,交迭剛柔並濟之感,只不過與人物、風景畫相類似的是,1980年代的靜物畫,更加強調減筆與幾何性的發展,雖然畫面更加利落簡明,但感性的成分相形之下便減少了。
有關對蕭如松繪畫發展的觀察,最後還需一提的是:
在省展多波折、屬於邊陲地帶的膠彩畫部門,蕭如松參所提出的類東洋畫風的人物畫,明顯與當時國畫第二部大多數類油彩厚塗表現技法的作品大不相同;當時台灣膠彩畫在林之助先生的提倡之下,一大批台中地區的畫家,幾乎全都傾向厚重膠彩畫風,並在省展屢獲佳績;在這股風潮之下,無師自通的蕭如松依舊堅持其一貫的淡雅品味,於是他的畫風便可視為邊陲中的邊陲。不但如此,蕭如松在西畫部門也選擇了較為邊陲的水彩畫,沿襲自日據時期的發展,水彩畫在官辦展覽中,總是無法占有重要地位,水彩畫家劉文偉在省展五十年的紀念文章中提到:「從整個西畫部氣勢衡量,水彩畫相形之下顯得微不足道……第28屆起增加「水彩畫」、「版畫」、「美術工藝」等三部,從此水彩畫不再寄油畫籬下……」。蕭如松因為沒錢買油畫顏料,數十年來只得以水彩為媒材創作,1975年蕭如鬆開始擔任省展水彩畫部的評審,直至去世為止,他都一直默默在水彩這個冷門的領域,研究開拓新的表現形式,這種沉潛自持的功夫,實在令人敬佩。
無論世事如何轉變,對於為人處世或是藝術風格的看法,蕭如松都自有定見,但耿介孤寂的蕭如松果真難覓知音嗎?其實早在1960年,王白淵對蕭如松就有相當肯定的評述:「蕭君的畫年年有進步,而且很堅實地站在造型藝術的大道上成長,沒有片刻走入偏途,一貫守著美術的界線與特性,這是非常可敬的。他對自然有非常熱烈的愛情,他透過這個愛情,將自然的種種相貌,很忠實的表現出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