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叔

蕭叔

蕭大心,子姓,字叔,名大心,春秋時期宋國商丘人,宋國公族。原為宋國蕭邑大夫,因平定宋國內亂有功而被宋桓公封於蕭邑建立子爵蕭國,為宋國的附庸國。後來蕭國被楚國所侵併,子孫就以國為姓,為蕭氏。子孫世代尊蕭大心為蕭姓始祖。謚曰“桓公”。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文獻記載,

人物生平

子大心,子姓,名大心,宋國人,宋國公族宋戴公裔孫,春秋時期宋國蕭邑大夫、蕭國開國國君。據《史記·宋微子世家》記載,宋閔公十年(公元前682年)夏,宋國在攻打魯國時,宋國猛將南宮萬被魯國俘虜,後經請求,才將南宮萬放回。次年秋,宋閔公帶南宮萬外出打獵,因遊戲而發生爭吵。閔公怒,用侮辱性的語言說南宮萬做過俘虜。南宮萬惱羞成怒將宋閔公打死,更立公子游為君。
宋國諸公子見勢不妙,大多數逃到蕭邑(今安徽蕭縣西北),公子御說逃到亳邑(今河南商丘谷熟鎮西南)。蕭邑大夫大心,是宋國公族子弟,他與諸公子共同組成一支軍隊,於當年冬天擊殺南宮萬之弟南宮中和新君游,立御說為君,是為宋桓公。大心因在這次平亂中有功,受封在蕭地建立蕭國,稱為“蕭大心”,為宋國的附庸國。

文獻記載

《左傳·莊公十二年》:“秋,宋萬軾閡公於蒙澤。遇仇牧於門,批而殺之。遇大宰督於東宮之西,又殺之。立子游,群公子奔蕭,公子御說奔毫,南宮牛、猛獲帥師圍毫。冬十月,蕭叔大心及戴武宣穆莊之族,以曹師伐之,殺南宮牛於師,殺子游於宋,立桓公。”杜預注曰“叔,蕭大夫名。”孔穎達疏曰:“卿大夫采邑之長則謂之宰,公邑之長則曰大夫。此則是宋蕭邑大夫也。以此年有功,宋人以蕭邑別封其人為附庸。二十三年《經》書:‘蕭叔朝公。’附庸例稱名,故杜以叔為名。”①《春秋·莊公二十三年》又記載,二十三年夏,“公及齊侯遇於谷,蕭叔朝公。”杜預注:“蕭,附庸國。叔,名。”孔穎達疏曰:“無爵而稱朝,知是附庸國也。鄰儀父貴之,乃書字。此無所貴,知叔為名也。”②
根據以上材料,可以大致看出蕭叔的身份:宋大夫,名叔。也有人認為,蕭叔,字叔,名大心③。因平定宋內亂有功而被封,采邑於蕭,屬於宋的附庸國。魯莊公二十三年,曾經在谷朝見過魯莊公。《漢書·古今人表》也記有蕭叔大心,列在中中,生活時代與管仲相近。
我們認為該人是《列子》中與皇子對話的“蕭叔”,有兩個證據:第一,從生活時代看。據《史記·齊太公世家》,齊桓公在執政七年(公元前679年)會諸侯於甄,“於是始霸”。《莊子·達生篇》記皇子告敖問病於桓公時,桓公尚未稱霸,則此事發生在公元前679年以前。《春秋左傳》中兩次提及蕭叔,一次是魯莊公十二年(前682年),一次是魯莊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71年)。看來皇子告敖與蕭叔是同一時代的人。第二,從活動地域看,宋國在齊、魯的西南面,彼此接壤。蕭國又在宋的東部,《張氏春秋集注》:注曰:“蕭,今徐州蕭縣。’,(魄守節《史記正義》引《括地誌》雲“徐州蕭縣,古蕭叔之國,春秋時為宋附庸”⑤。該國東部靠近齊、魯,公元前671年蕭叔朝見魯莊公的谷,即為齊地,胡安國注曰:“谷,齊地。蕭叔,附庸之君也。"從地域上說,蕭叔與皇子告敖是有條件對話的。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大致有以下認識:《列子》“皇子”是齊桓公時期的人,“姓皇子,字告敖,齊之賢人也”⑦,與宋大夫蕭叔生活於同一時代。以上看法,俞械先生曾有過提及,“《廣韻·六止》‘子’字注:‘複姓十一【氏】,《莊子》有皇子告敖。’則以皇子為複姓。《列子·湯問篇》末載餛悟劍火烷布事,雲皇子以為無此物,殆即其人也”⑧,只是未做深考,也沒有得到學人的重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