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儹(zǎn)(781年—856年8月8日),字思本,南蘭陵(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人。唐朝官員。
基本介紹
- 全名:蕭儹
- 字:思本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南蘭陵
- 出生日期:781年
- 逝世日期:856年8月8日
- 身份:蕭俛弟
人物生平,親屬成員,夫人,子,女,
人物生平
唐故光祿卿贈右散騎常侍蕭府君墓志銘並序
公即司空第三子也。司空娶京兆韋氏,公乃韋之出也。皇朝中書舍人斌,公之外王父也。蕭氏世德官族,耿耀盛大。冠於他姓,著於史冊,言之者詳矣。公孝友慈仁,發於天性。閨門之內,行貫神明。祿廩所資,無不賙給。遠邇雖異,多寡畢均。況復志尚儒術,學窺聖旨。揭六藝之隱奧,搴百氏之菁英。不介懷於進趣,不屑意於求竟。讀其書,寥寥然若秋空焉。不以德行尚人,人自畏敬;不施要結於人,人自親慕。公早歲以門蔭補弘文館明經,調授同州參軍。丁司空公之憂,柴立茹荼,自毀不欲生。喪紀終制,復調授左龍武冑曹參軍。故太常少卿裴公茝,即公之姨兄也,謂公禮學優深,宜就科選。公曰:敬奉教。及隨鄉賦,有司果厚其學,大其志。列名奏第,擢在殊選。由是聞問藉藉於搢紳間。授大理評事,詳究法律,參酌得中。議讞之時,每以濟活為事,深得慎刑恤隱之道也。次授詹事府司直,官清事簡,頗協高韻。公乃曰:學然後知不足,儒有多聞以為富。余幸以秩散,得不賾先聖之典言,以資余不足之淺也。遂晝夜探討,忘食不倦。滿歲,授京兆府兵曹參軍。克奉官業,鹹稱修舉。朝廷以公禮法承家,士林清德,屈留府縣,合處班行,擢太常博士。時論以為此官掌辨五禮之儀用,本先王之法制,適變而損益焉。苟非其人,即隳官業。其於公之所志也,雅當其選。旋以太夫人年高,確請棄官,就養東洛。至於問安晨昏,衣不解帶者,將及周歲。丁太夫人憂,公毀不勝哀,親戚為之罷吊。去喪,復命為太常博士。公跡其功行,褒貶是非。眾推直筆,無愧於人。擢授侍御史,以持綱不撓,風望日高。改刑部員外郎,用法之司,必盡誠敬。轉河南縣令,貪俗歸厚,群吏自清。遷主客郎中,旋授倉部郎中,復改駕部郎中。優遊南宮,累歷清貫。休問益洽,指期顯榮。
無何,太夫人松檟為狂盜所傷,公即日棄官,憤將捕逐。孝感雖切,異論或乖。公之抱屈非辜,降授太子右諭德,分務東周。哀懇莫申,號天委運。杜門絕跡,履變星霜。後以事實自明,改授鄧州刺史。南陽郡當要衝,號為難理。公既至,先示之以清潔,人皆返廉;次示之以典章,人皆知禁;末撫之以仁惠,人鹹知感。是以一境之人,熏然大和。曾未十旬而功列明著,惠憐之速,有如是耶。未幾受代,方歌來暮之謠,俄起去思之嘆。遷太子左庶子,轉京兆少尹,復改太常少卿,俱優賢之秩也。復授左庶子。七年之內,兩命宮相。怡然自處,時論高之。遷光祿卿,祀事孔嚴,新規俱舉。
無何,遘疾深痼,更歷寒暑,漸至綿惙。以大中十年七月五日,薨於長安興化里之私第,享年七十有六。詔贈左散騎常侍,罷朝一日。時之不幸,朝喪清賢。嗚呼!聆公之言,不知人之果有喜怒也。大極精氣合諸,方寸自暢,百行自備。清和標韻,弘厚蘊中。素履不越於貞方,發論必根於雅正。居則怡怡然,未嘗誤於物。公之行實如此,其所報如此。悲夫!夫人滎陽縣君鄭氏,庫部郎中、衢州刺史群之次女也。生於德門,作配君子,先公二十年而歿。有子三人,長曰寬,前長安縣尉;次曰愨,前鄉貢明經。俱懷不器之才,皆負鄉里之譽。次曰隱,幼而聰惠,詩禮稟訓,孝友生知。而皆號護帷裳,克奉先遠。以其年十月二十四日,歸祔於司空塋之東,與鄭夫人同兆而異域,禮也。前三峰尚書,清德冠時,望壓當代。寅幸忝通舊,夙受恩知。矧給事親臨,及將尚書之命,手字三幅,發言感涕,令其紀述。即後進小生,敢不恭承榮命。是以忘其菲陋,第敘其全德耳。銘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