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縣誌》是安徽省地方志叢書,蕪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16開本,精裝,59印張,16插頁,110萬字,1993年第l版第1次印刷,印數1—3100冊,彩色插圖45幅,黑白插圖2幅,表格178個。
基本介紹
- 書名:蕪湖縣誌
- 作者:蕪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ISBN:9787802385467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蕪湖縣誌》是安徽省地方志叢書,蕪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16開本,精裝,59印張,16插頁,110萬字,1993年第l版第1次印刷,印數1—3100冊,彩色插圖45幅,黑白插圖2幅,表格178個。
《蕪湖縣誌》是安徽省地方志叢書,蕪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16開本,精裝,59印張,16插頁,110萬字,1993年第l版第1次印刷,印數1—3100...
《蕪湖縣誌(1990-2000)》是王萬明編著的地方志。... 《蕪湖縣誌(1990-2000)》是王萬明編著的地方志。書名 蕪湖縣誌(1990-2000) 作者 王萬明 ISBN 978-7-...
國貨路原名半邊街,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老街。乾隆19年(1754年)以前就已存在。乾隆19年(1754年)、嘉慶12年(1807年)的《蕪湖縣誌》、民國8年(1919年)《蕪湖縣誌》...
古蕪湖八景為赭塔晴嵐、荊山寒壁、玩鞭春色、吳波秋月、鏡湖細柳、雄觀江聲、蛟磯煙浪、白馬洞天等。...
蕪湖縣儒學宮,又名文廟、夫子廟,位於古城儒林街(原市十二中學校園內),現今的大成殿是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建成的。...
蕪湖神山由神山、赤鑄山、大小火爐山和馬鞍山五座山頭和盆地組成,地貌變化豐富,最高海拔赤鑄山高73.72米,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山水景觀、植物景觀。...
蕪湖鐵畫原名“鐵花”,安徽省蕪湖地區特產,為中國傳統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是蕪湖市特有的工藝美術品。鐵畫製作起源於宋代,盛行於北宋。清代康熙年間,安徽蕪湖...
神山位於蕪湖城區的中心位置,特別是新老城區建設的快速發展,神山將和曾經的蕪湖赭山一樣,成為城中之山,是一塊鬧中取靜的好地方。神山有五座山峰組成,分別是南面...
蕪湖剪刀,系安徽蕪湖傳統產品,素以“軟剪絲棉不打滑,硬剪銅片不崩刃”而馳名。其形“剪尖刃利鯽魚背,扁如燕尾蘆筍形。體形明亮四方齊,梢圓潤似鼠尾靈”。原...
蕪湖灘簧戲又稱湖陰曲,是和蕪湖泥簧戲同時流行於蕪湖地區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民國初年,鮑實(字筱齋)與友人共同定名為《湖陰曲》。曾以優美聲腔和表演藝術...
蕪湖梨簧戲舊名泥簧,是流行於安徽省江南蕪湖、當塗(含今馬鞍山市)、江北和縣、含山沿江一帶地方戲曲劇種,其發生、發展和形成職業演唱班子在蕪湖,又稱蕪湖泥簧,...
蕪湖神山公園位於蕪湖城區的東北部,但隨著城區的擴張,特別是三環路的建成,神山公園將和曾經的蕪湖赭山一樣,成為城中之山,是一塊鬧中取靜的好地方。 神山公園有...
大礱坊位於蕪湖市,早在清康熙以前,金馬門外就有大礱坊地名。其地理位置大約在今鐵橋一帶。據康熙《蕪湖縣誌》載:“東河沿大街長二里許計礱坊八十所。”而“二...
安徽省志載:青弋江全長275千米,有大小支流30餘條,流域面積8178平方千米,(蕪湖市志(1999年版)、蕪湖縣誌、南陵縣誌:在關門洲注入長江,全長291公里 [2] ,有...
芮昌南,號流雲齋主。1944年生,安徽蕪湖人。曾任蕪湖縣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蕪湖縣誌》主編,國家文聯中國書畫總網簽約書畫家。中國書畫名家名作編輯委員會副主任...
鮑光民(1913--1936)生於蕪湖,昆仲七人,光民行四,其父鮑實為民國八年《蕪湖縣誌》主纂。...
蛟磯廟(原名靈澤夫人祠、梟姬祠或蛟磯孫夫人廟),民間俗稱蛟磯娘娘廟,位於今安徽省蕪湖市鳩江區二壩鎮長江岸邊的蛟磯山上。為紀念三國時期孫權之妹、劉備之妻孫尚香...
孤山寺,又名弋江區孤山寺、安徽孤山寺或蕪湖孤山寺;位於安徽省蕪湖市。 始建於明末清初,占地面積約12000平方米,前身為“仁知庵”,開山祖師為釋無痴。 孤山寺...
鮑實(1882——1940)名文秀,祖籍徽州,生於蕪湖。辛亥革命後,任省教委科長,1922年,任定遠縣縣長,涉身政務。民國《蕪湖縣誌》編纂,歷時四年,著60卷(8冊),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