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老站變遷,新站建設,建築規模,建築設計,整體布局,站台線路,運營情況,自助購票,便民設施,客運流量,交通換乘,公交線路,軌道交通,長途汽車,出租汽車,建設規劃,
歷史沿革
老站變遷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7月,安徽省鐵路公司在蕪湖陶溝征地50畝,成立鐵路辦事處,籌建
江南鐵路,後稱
京贛鐵路、
皖贛鐵路,但工程舉步維艱。至清宣統三年(1911年)4月,僅建成蕪湖至灣沚間32公里路基和橋涵,便因無法籌募股銀而停建。
民國元年(1912年)6月,北洋政府與英國中央股份有限公司簽訂800萬英鎊的契約,準備續建江南鐵路,但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借款無著落,續建的計畫也因此變成了泡影。
民國21年(1932年),商辦蕪乍輕便鐵路公司創立。
民國22年(1933年),商辦蕪乍輕便鐵路公司更名為江南鐵路股份有限公司,5月21日,在蕪湖怡和碼頭舉行開工典禮,修建蕪湖至孫家埠鐵路,全長76公里,當年11月25日通車,蕪湖建立了陶溝火車站。
民國27年(1938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階段,為阻止日寇南進,國民政府下令拆軌毀路,蕪湖最早的“江南”鐵路在一波三折之後最終夭折。直到解放後轉,江南鐵路被轉為民用車站。
解放後,先後由鐵道兵、鐵道部第五工程局、鐵道部第二設計院等單位來到皖南贛北,修建這條江南鐵路。
“文化大革命”時期,鋼材、木材、水泥缺乏,工程進展緩慢,其間上馬下馬,修修停停,折騰多年。知識青年要“上山下鄉”,乘降所(即康復路火車站,原來用於供鐵路內部職工和少數人上下車使用)成了最熱鬧的的地方,因此乘降所對於火車站的客運史來說,起到非常重要的運輸作用。康復路火車站還曾承擔了39年前唐山地震災區傷員的運送任務。
1984年5月,修建近80年的
皖贛鐵路建成,交付上海鐵路局運營。
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因陶溝火車站和康復路乘降所不能適應客流量增多的需要,決定新建一座蕪湖火車站。80年代初期,陶溝火車站、康復路乘降所停辦客運業務。
1992年,赭山路兩站廣場的蕪湖火車站落成,隸屬上海鐵路局管轄,為全國二等站。新落成的火車站總共有5股道,第一道(1號站台)是上行客車升降道;第二道上行貨運列車通過道;第三道(2號站台)和第四道(3號站台)是下行客車升降道;第五道是下行貨運列車通過道。
新站建設
2013年6月18日,蕪湖站東廣場地下空間工程全面動工。8月20日,蕪湖站站房主體正式動工。
2015年11月09日下午2點14分,隨著一聲長笛,K8553次列車在蕪湖站停靠,這標誌著新蕪湖站下行站台啟用。11月27日,蕪湖新火車站正式啟用,東站房正式運行,老蕪湖站關閉。
2016年5月9日,蕪湖汽車站位於火車站東廣場的配客站正式運營。
2017年10月,蕪湖火車站西站房主體顯現。
2018年4月,蕪湖火車站東廣場汽車客運站(蕪湖旅遊集散中心)建成。至5月,西站房立面、候車層、站場層、出站層施工已經結束,室內裝飾裝修已完成至95%,機電安裝工程已完成至95%。據8月
大江晚報記者調查,包括蕪湖貨運中心大樓等應徵收建築遲遲不能拆除,導致春節前就準備動工的西廣場,尤其是西廣場地下工程無法開展。
建築規模
建築設計
蕪湖站以主體站房為核心,沿東西軸線布置東、西雙廣場和高架候車站房。其中,東廣場站前路結合站區規劃路與弋江北路相接,西廣場站前路結合既有梅蓮路和
北京東路,與
赭山東路相接。主體結構俯瞰呈“工”字型,建築造型取長江、青弋江兩江交匯,孕育“皖江明珠”之寓意,是
神山、赭山之間城市視覺走廊上的重要亮點之一。
鳥瞰造型採用動感有力的曲線勾勒主體輪廓,以完整的體量造型一氣呵成,以大尺度應對城市關係,與神山、赭山相輝映、站房以磅礴之勢,彰顯蕪湖未來發展雄心。
整個建築時代感強,以現代、抽象手法表達了蕪湖新時期發展的活力,拒絕套用傳統建築物的形式表達如此大體量的公共建築。立面線條以中國畫大寫意的方式,表達了“雙江融匯興皖中”的概念,流暢、大氣、一氣呵成。兩側奔涌的線條,如滔滔江水,仿佛長江和青弋江向中央融匯,形成具有徽州意向的畫框,隱喻著皖中的興起。向世人展示,蕪湖已經發展成了中部特色鮮明、具有競爭力的新型現代化城市。
蕪湖站採用“上進下出”的客運組織方式,蕪湖市內採用“鐵路四線高架”的方式全線穿越蕪湖市區。蕪湖站整個設計大氣磅礴,造型之中既有現代動感的線條,也有徽州古民居的寫意與凝重,體現出長江文化、皖江明珠、現代鐵路樞紐的形象特徵,體現蕪湖開放、包容、創新的城市品質。
中國中鐵電氣化局建築公司在建設過程中大量運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針對施工過程的難點與關鍵點,施工項目部通過對不同形式支座進行多遇地震反應譜分析、彈性時程分析,比較不同支座類型與布置的結構周期、位移、支座反力等計算結果,從而獲得地震荷載作用下該鋼桁架結構支座最佳化設計的必要性,為後續的養護維護提供科學依據,保證了施工過程的安全與質量。
整體布局
蕪湖站分為高架候車進站層、地面站場層、出站大廳層和地下出站層共4層。同時,以火車站為核心,打造一個連線公車、計程車和社會車輛,兼顧長途汽車、
軌道交通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
蕪湖站分東西站廣場,候車室架於鐵路線上方。
東廣場一期為東廣場與高鐵站房連線處地下空間及地面進出站匝道、公車站、旅遊集散中心臨時車場,與站房同步實施,滿足進出站人流的換乘需求及配套商業服務需求,用地83196平米,包括兩層地下樞紐空間、進出站平台及匝道、地面道路車站廣場綠化景觀,工程總面積128101平米。
東廣場二期為一期南北兩側的旅遊集散中心和公交綜合體,預留用地18445平米,規劃地上建築面積13000平米。東廣場三期為商業綜合體,預留用地24663平米,規劃功能為商業、酒店、辦公,總建築面積112000平米,地下兩層,地上限高100米。
東廣場三期為商業綜合體,預留用地24663平米,規劃功能為商業、酒店、辦公,總建築面積112000平米,地下兩層,地上限高100米。
西廣場為站前廣場、公車場、社會車場、大巴車場,通過廣場地下空間,與北京東路西側的長途汽車站實現無縫對接,規劃用地66022平米,設計地下建築面積49780平米。
站台線路
蕪湖站共設計3場(寧安場、商合杭場兼顧皖贛複線、普速場)、8台(6個島式站台、2個基本側式站台,總計14台面)、20條線。
蕪湖站位於寧蕪、寧銅、皖贛、淮南,以及寧安和商合杭(截至2015年10月,在建)兩條高鐵交匯處。
運營情況
自助購票
截至2015年10月,蕪湖新火車站東站房售票處設定在一層進站口兩側,其中東南售票處自動售(取)票機14台、人工視窗6個、東北售票(取)票機10台、人工視窗3個。
便民設施
截至2015年10月,蕪湖新火車站東站房一層進站前廳約1800平方米,配有5個進站安檢通道;整個東站房擁有自動扶梯33部,垂直電梯13部。
候車大廳內共有有A、B17個檢票口。其中6-9號為普速列車檢票口,每個檢票口都設定了自動檢票閘機,旅客可以憑藉二代身份證或者車票自動檢票入站,更加的方便快捷。
蕪湖新火車站改變以往要到民警辦事處辦理臨時身份證的麻煩,在東北售票廳的三個售票視窗中,1號視窗不僅可以購票,還可以為旅客制證。
截至2015年12月,蕪湖站地上公車場、地下計程車停車場和社會車輛停車場一共設有停車位近700個。
客運流量
在2017年1月13日~2月21日,總計40天的春運期間,蕪湖火車站累計傳送旅客85.2萬人次,較2016年增加16.5萬人次,同比增長24%,其中寧安傳送38.7萬。
2017年,為期62天的暑運,蕪湖火車站傳送旅客142萬人次,其中寧安高鐵客流高達70萬人次。
2018年清明小長假期間,蕪湖汽車站、火車站客運量超過22.76萬人次,其中火車站創下2018年以來單日旅客傳送量最高紀錄,達5.1萬人次。
交通換乘
公交線路
據2018年5月蕪湖市公共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官網查詢顯示,經過火車站的共有11班公車。
2015年11月27日,蕪湖新火車站東站房正式運行後,乘客從站台下樓進入地下通道,經由地下二層出站口出站,出口兩側均有自助扶梯通往負一層和進站口,坐公交的旅客進入負一層(站前廣場)後步行至蕪湖站公交東樞紐。
線路 | 全程公里 | 起訖站 | 首末班時間 |
---|
| 17.9公里 | 蕪湖站東廣場——弋江站公交樞紐 | 5:30—19:30 |
| 21.9公里 | 弋江站公交樞紐——市氣象局 | 6:00—19:00 |
| 14.7公里 | 蕪湖站東廣場——利民東路首末站 | 6:00—19:30 |
| 23.1公里 | 蕪湖站東廣場——信義特種玻璃 | 6:00—19:00 |
蕪湖公交104路(晚) | 14.4公里 | 鳩江開發區——鳩江飯店 | 19:10—22:00 |
蕪湖公交112路(晚) | 13.4公里 | 清水公交停調場——蕪湖站東廣場 | 19:30—22:00 |
蕪湖公交113路(晚) | 16.2公里 | 蕪湖站東廣場——高校園區 | 19:40—23:00 |
| 15公里 | 清水公交停調場——蕪湖站東廣場 | 6:00—19:00 |
蕪湖公交特4路 | 3.5公里 | 蕪湖站東廣場——長途汽車站 | 7:00—18:30 |
蕪湖公交遊2 | 14.8公里 | 方特夢幻王國——蕪湖站東廣場 | 6:30—18:00 |
蕪湖公交遊3 | 6公里 | 蕪湖站東廣場——新市口 | 6:30—18:00 |
軌道交通
2012年12月24日,蕪湖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項目正式開工。蕪湖軌道交通2號線路起於北京路站,經弋江北路,下穿蕪湖火車站,沿汀苑路、赤鑄山路、夢溪路、緯一次路,至終點萬春湖路站,建設工期48個月。
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站點:育文學校站-夢溪路站-方特樂園站-海晏路站-河清路站-政務中心站-鳩江北路站-蕪湖火車站-弋江路站-東郊路站-北京路站-海事局站。
軌道交通2號線二期站點:江北火車站站-緯三路站-經四路站-經三路西站-經三路東站-經二路站-商貿中心站-海事局站。
長途汽車
在火車站東廣場汽車客運站已經建成。
在北京東路西側、火車站西站房對面的蕪湖汽車站,可到達江浙滬地區及省內以及武漢、長沙、廣州、等省會,截至2018年2月,總計傳送128條班線,部分班線途經蕪湖南站、蕪湖高鐵站、蕪湖東站、蕪湖大橋站。
出租汽車
蕪湖站的機動車進出通行方面,車站高架車流導向為“北進南出”,車輛可經由站北路與站南路實現快速進出站。進站時,車輛取道弋江北路(205國道市區段)由北向南行駛,進入站北路後直接進站。出站時,車輛可經由站南路行駛至弋江路。
2015年11月27日,蕪湖新火車站東站房正式運行後,乘客從站台下樓進入地下通道,經由地下二層出站口出站,出口兩側均有自助扶梯通往負一層和進站口,需要乘坐計程車的乘客可直接向出站口南側行走約100米進入計程車待客區。
2015年12月,蕪湖新能源汽車運營商安徽易開汽車運營股份有限公司投入約60輛新能源電動汽車於東廣場負一層停車場。
建設規劃
作為改擴建工程,蕪湖新站站房主體面積將由原來的7200平方米擴大到50000平方米,其中地上4.3萬平米,地下0.7萬平米,設東西雙廣場、雙站台。
2015年11月27日,啟用的蕪湖新火車站是新火車站“東邊的一半”,為3.5萬平方米,成為專門的高鐵站場,擁有5個站台7股道。東站房高24米,候車室有4500平方米,大小相當於10個籃球場,設有2800個座位,候車大廳內共有17個檢票口。
老火車站將建成新火車站“西邊的一半”,為2萬平方米的普速站場,設有3個站台5股道。
兩邊的站房完全建成後,硬體設備滿足一次性疏散1萬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