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山東是農業大省,也是中國最大的菜園子,位於山東的壽光更是中國出名的蔬菜之鄉,在中國蔬菜行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中國一次次的農業革命中,壽光的“菜鄉人”在廣袤的大地上,在奔騰的歷史洪流中,在脫貧攻堅的壯闊行進中創造了“綠色奇蹟”,形成了“壽光模式”。紀錄片《蔬菜改變中國》圍繞“壽光模式”,進行了多維度、深層次、全方位解讀。全程展現由山東壽光冬暖式大棚引發的“綠色革命”,全景描繪蔬菜改變命運、改變中國、助力整體脫貧、實現全面小康的壯麗畫卷。
分集劇情
第1集 破土拔節
本集回溯冬暖式大棚的源起、發展,講述一場“綠色革命”是如何藉助於一群人的勇氣和先人一步,最終影響了近十億中國人的生活與飲食;展現了三十年的蔬菜產業化,引領帶動農民富裕、助推區域經濟發展的歷程。
第2集 綠潮競流
這一集裡,有銷售孟令欣帶領村民闖蕩電商藍海,風險和機遇並存的故事;有蔬菜經理人張滿義把蔬菜直銷俄羅斯,帶領貧困縣的村民闖蕩俄羅斯市場的故事;有企業老總李興華把小小的胡蘿蔔賣全球的故事;有企業副總王濤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開拓高端市場的故事。
第3集 多彩矽谷
科技創新,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變化。從1989年的十七個大棚,到2021年超過十七萬個蔬菜大棚,大棚也從第一代更新到第七代,物聯網、智慧農業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從高價進口蔬菜種子,到自主研發不斷實現新突破;新型農業園區遍地開花,傳統種植模式在向現代、高端、標準化的模式轉變。即便這裡已經是中國設施蔬菜產業發展的技術高地,但是壽光人對科技創新的熱情沒有絲毫減退,他們保持著永遠向前的勁頭,在智慧農業、種子研發、耕地保護、標準制定等蔬菜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上,繼續鑽研探索,勇攀高峰。
第4集 眾行者遠
自1991年,壽光人將農民技術員送出家鄉;至2021年,有8000多人活躍在中國各地,用他們累積了30多年的技術,為一棵棵菜苗保駕護航;中國新建的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壽光元素”,通過援建蔬菜大棚帶動當地民眾致富增收;從北到南,已經有27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試驗示範基地,正在輸出“壽光模式”和標準。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期間到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和視察山東時,兩次講到“壽光模式”。為落實總書記指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廣播電視台創作了四集紀錄片《蔬菜改變中國》。
拍攝過程
2019年12月,該片開機,節目組歷時一年,從“中國蔬菜之鄉”山東濰坊壽光出發,輾轉北京、廣州、西藏日喀則、新疆烏蘭察布、江西贛州等地及俄羅斯、韓國等與壽光有蔬菜業務往來的國家和地區採訪拍攝。總計拍攝了中國不同區域三十餘組菜農、以及與蔬菜產業密切相關的人物故事。攝製組還用微距鏡頭和延時攝影技術拍攝了茄子、黃瓜、西紅柿等蔬菜的萌芽、繞蔓、開花,從微觀視角記錄下蔬菜生長的過程。
主創團隊
出品人 | |
---|
總監製 | |
---|
顧問 | |
---|
學術顧問 | |
---|
策劃 | |
---|
總編導 | |
---|
編導 | 董雅麗(第一集)、李蘊琦(第二集)、王亞均(第二集)、史玉銀(第三集)、周棟(第三集)、王海麗(第四集)、張曉華(第四集)、劉博(第四集) |
---|
撰稿 | 董雅麗(第一集)、劉衛斌(第一、二、三、四集)、李蘊琦(第二集)、王亞均(第二集)、史玉銀(第三集)、王海麗(第四集) |
---|
特別拍攝組 | |
---|
剪輯 | |
---|
解說 | |
---|
音樂設計 | |
---|
調色 | |
---|
後期技術 | |
---|
統籌 | |
---|
幕後花絮
攝像王政平和張華寧一邊向菜農仔細請教、學習種植經驗,摸索蔬菜生長的習性,一邊精心設計光線、機位進行拍攝,半年時間完成了超過100000幅的延時攝影。
在內蒙古赤峰拍攝時,因為拍攝對象要到不同的鄉鎮考察土地,攝製組打不到車只能從當地租車,攝像閻恆還要兼職司機。
編導李蘊琦因為甲亢需要定期到醫院檢查,經常在拍攝地和醫院之間穿梭,夜裡還遭受失眠的困擾,但只要工作需要,她都會精神抖擻的出現。
2020年大年初二,疫情形勢趨緊,攝製組不得不從村子裡撤離,原有的拍攝計畫中斷。大年初三壽光的菜農開始摘菜往武漢捐,攝製組跟著捐菜的車從壽光一路到武漢,後來這段素材成了片子的重要組成部分。
獲獎記錄
發行信息
前期宣傳
2021年4月16日,該片在北京舉行研討會。
播出信息
收視率
截止2022年10月25日,該片在學習強國、嗶哩嗶哩、今日頭條等平台的點播量超過7000萬。
作品評價
《蔬菜改變中國》在呈現農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土地與人民關係的同時,也映照出鄉村與城市、國家政策和民族文化之間的關係。該片藉由生動鮮活的個體故事,揭示了“中國蔬菜之鄉”不斷探索創新的生命力所在。片中在敘述個體的創業故事時,善用人物生活中的矛盾和衝突來製造懸念與跌宕起伏,攝像機與生活同步,忠實地記錄矛盾發生、發展和解決的進程,增強了作品的紀實性和現場感。
除了現在進行時的在場式影像記錄,該片還結合泛黃地區的歷史影像資料,以及對壽光“冬暖式大棚”發展初期帶頭人的採訪,全景展現了壽光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帶來的鄉村變遷,生動描繪了一幅山東半島一個小城如何憑藉蔬菜發展高質量、高科技農業並改變自身命運,助力整體脫貧、實現全面小康的瑰麗畫卷,既體現了時代溫度,又有一定的歷史厚度,堪稱中國鄉村發展歷程中一段可貴的影像記憶(《中國藝術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