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選豐,男,博士,教授,現任職於湖北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蔣選豐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化學
- 任職院校:湖北大學
- 性別:男
- 職稱:教授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學術成果,
人物經歷
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湖北省黃岡師範學院化學系,本科
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廣西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碩士
2009年9月至2014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化學系,博士
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北京工業大學環能學院,博士後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博士後
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化學系,研究助理(博士後)
2018年5月至今,湖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2017年湖北省教育廳“楚天學者計畫”特聘教授
2017年湖北省委組織部”湖北省百人計畫”青年項目特聘專家
研究方向
超分子化學;新型金屬有機催化劑開發與室溫催化水解脫硫;高分子多孔材料的設計與製備。長期致力於利用非共價鍵作用(如:配位鍵、金屬-金屬成鍵和氫鍵)作為自組裝驅動力,將不同功能磚塊通過模組化設計、程式化分級自組裝構築一系列新穎超分子自組裝體與功能材料,包括:有機-金屬超分子簇合物催化劑、手性超分子囚籠、全金屬骨架大環以及超分子框架材料等。
學術成果
成功將超分子功能材料套用到惰性含硫小分子的高效綠色催化脫硫,環境污染物的感測、吸附和分離等方面,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目前,蔣選豐博士發表SCI收錄期刊論文25篇(IF>25,1篇;IF>10,2篇),其中以唯一第一作者分別在國際化學頂尖期刊《Nature Chemistry》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發表論文一篇。另外,以共同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發表論文一篇。蔣選豐博士在超分子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興趣與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
(1)利用配位鍵的驅動作用,可控組裝一系列順式水溶性雙核金屬鈀(II)超分子簇合物催化劑,並將其運用於活化水解脫硫研究,在多金屬的協同作用下,首次成功實現了在水溶液中室溫常壓條件下高效可循環催化水解脫硫。2017年,申請人利用一系列順式水溶性雙核金屬鈀(II)超分子簇合物催化劑,首次實現了在水溶液中室溫常壓條件下高效可循環催化水解二硫化碳(CS2)和羰基硫(COS)脫硫(產率>95%)。這項原創性成果為石油天然氣中含硫分子的高效綠色脫硫淨化技術開闢了新思路和途徑。部分成果以蔣選豐博士作為論文唯一第一作者正式發表在國際化學頂尖期刊《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2017,9, 188-193)上,並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受理年份:2016年5月24日,專利號:2016103 44390.3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新聞頭條的形式在其官網上對該成果進行實時報導,認為申請人開發的這項技術成果是綠色高效低溫水解脫硫領域突破性進展和原創性成果。
(2)利用金屬-金屬成鍵作用作為組裝驅動力以及程式化分級自組裝策略,實現了一些具有特異性結構的手性超分子囚籠、全金屬骨架Au(I)大環多級結構超分子層狀材料的自組裝,並運用於螢光分子開關研究,實現了環境有害重金屬離子感測、富集和吸附。利用杯芳烴基含硫配體作為連線子,與Au(THT)方向性磚塊通過程式化配位自組裝得到一系列含有連續金-金成鍵作用全金屬骨架二維超分子材料。這類二維全金屬骨架超分子材料在螢光感測以及雜金屬成鍵驅動的螢光分子開關、OLED以及“人工自組裝酶”催化等方面有潛在套用價值。部分成果以全文形式發表在國際化學頂尖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4,136 (31), 10921–10929)。
(3)利用多重氫鍵作用作為組裝驅動力以及單晶到單晶轉化交聯方法,構建了一系列彈性超分子框架材料,並利用同步輻射單晶衍射技術對其結構進行了確認。在此基礎上,將其運用於環境污染物的吸附分離研究,成功實現了核廢水中微量放射性物質碘的高效可循環吸附移除。結合COFs和HOFs的優點,運用氫鍵自組裝技術和單晶到單晶轉化交聯方法(SCSC),成功實現了晶體內部高度有序地光照誘導共價交聯,最終合成了一類具有更高的化學穩定性的高單晶態有機共價框架材料(hydrogen-bonded cross-linked organic frameworks,HcOFs)。這類單晶態超分子框架材料最大特點是具有巨觀可視彈性,可以高效吸附富集水中放射性碘,碘釋放後其晶體外形又恢復到初始狀態,最終實現了多次循環吸附。該項目中部分成果以蔣選豐博士作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發表在國際化學頂尖期刊《美國化學會志》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7,139 (21), 7172–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