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民華

蔣民華

蔣民華(1935.8.16-2011.5.6),浙江臨海人,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山東大學終身教授,是中國功能晶體研究和開發的先驅者和帶頭人之一。

蔣民華於1956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化學系;1978年,任山東大學晶體材料研究所所長;1987年,任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89年,任山東大學副校長;1991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同年任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新材料領域第三屆專家委員會專家組長、首席科學家;2000年,任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2004年,任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蔣民華長期從事功能晶體研究,他提出的DKDP晶體的亞穩相生長理論和方法,打破了國際上在低溫穩定相中生長DKDP的慣例,首次探索並生長出“中國牌”的LAP晶體,並在此基礎上開拓有機金屬絡合物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系列的研究領域,形成了國際上稱為半有機非線性光學材料的新方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蔣民華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臨海
  • 出生日期:1935年8月16日
  • 逝世日期:2011年5月6日
  • 職業: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
  • 畢業院校山東大學
  • 主要成就: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1996年)
    首屆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2003年)
    求是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2007年)
    亞洲晶體生長與晶體技術獎(2008年)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87年)
    國家發明一等獎(1988年)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果,論文著作,人才培養,社會任職,獲獎記錄,所獲獎項,榮譽稱號,人物評價,後世紀念,

人物經歷

1935年(中華民國二十四年)8月16日,蔣民華出生於浙江省臨海縣(今臨海市)。
蔣民華院士蔣民華院士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蔣民華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52年,畢業於臨海回浦中學高中部,蔣民華的父親便變賣家當,送他到杭州參加考試。蔣民華嚮往北方,考上了還在青島的山東大學化學系。
20世紀50年代,到蘇聯去留學是中國國內萬千學子的最大心愿,蔣民華也不例外。層層選拔考腳頂利通過,到北京參加俄語培訓也已經達標。然而,僅僅因為一個“莫須有”的原因(蔣民華有一個遠在台灣的素未謀面的姑父),年僅18歲的蔣民華未能通過政審,只好帶著失望和惆悵歸來。
1956年2月,蔣民華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因成績突出,蔣民華獲準提前畢業,並留校任教。學校也對這位追求上進的年輕人格外器重,決定派他去廈門大學向著名的化學家盧嘉錫教授學習晶體學。
1956年至1964年,蔣民華任山東大學化學系助教、講師。
1964年至1978年,蔣民華擔任山東大學晶體生長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十年動亂開始,山東大學晶體生長研究受到很大的打擊。蔣民華被扣上走資產階級白專道路的帽子,白天挨批鬥,但他晚上仍不間斷的搞晶體實驗。
1977年10月至1979年12月,蔣民華留學於前聯邦德國科隆大學結晶學研究所,並於1980年作為訪問學者。
蔣民華蔣民華
1978年至1993年,任山東大學晶體材料研究所所長、教授。
1987年至1998年,任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1989年至1996年,任山東大學副校長。
1990年,蔣民華應蘇聯科學院的邀請,先後在蘇聯科學院結晶學研究所和哈爾科夫全蘇單晶研究所訪問和講學。
1991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1年至1996年,任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新材料領域第三屆專家委員會專家組長、首席科學家,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八五”期間的實施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榮獲一等獎。
2001年,當蔣民華得知家鄉的台州師專正在為升格台州學院而努力時,就倡議由台州籍院士聯名給國家教委寫信,以助台州師專早日升格為台州學院一臂之力。台州學院批准成立後,首任院長蔣承勇特聘蔣民華院士為兼職教授。
2004年,蔣民華任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同年12月,山東大學為首承擔的國家自然重大基金項目“功能晶體的低對稱性研究及其套用探索”獲得批准,蔣民華院士出任學術領導小組組長,指導這一項目。
2010年,由蔣民華院士為大會主席的第16屆國際晶體生長會議暨第l 4屆國際氣相生長與外延會議在北京召開,為提高中國晶體研究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2011年5月6日凌晨4時56分,在濟南因病醫治無效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 人工晶體的研製
蔣民華長期從事人工晶體的研製工作,1958年以來曾主持、直接參加和指導了20多種高新技術單晶的研究工作。
在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蔣民華和他領導的科研小組,從生長水聲用的水溶性壓電晶體人手,成功地培養出酒石酸鉀鈉(KNT)大晶體,在此基礎上他主持了生長難度更大的磷酸二氫銨(ADP)單晶生長規律和生長技術的研究,解決了ADP均一大單晶的生長問題,研製出ADP大單晶被海軍科研部門用於“聲納”,該晶體獲得國家三委(計委、經委、科委)的工業新產品二等獎。
20世紀70年代,研製在雷射技術中有重要套用的磷酸二氘鉀(DKDP)晶體,他和同事們通力合作,在總結生長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並實現了磷酸二氘鉀(DKDP)晶體的亞穩相生長理論和方法,打破了國際上在低溫穩定相中生長DKDP的慣例,成功地在常溫的亞穩相中,生長出高質量的DKDP晶體,滿足了國防科研的急需,並遠銷美國,該項工作得到國際學術界的好評,當時國際晶體生長組織主席,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著名晶體生長專家R. A勞迪斯博士稱之為“成功的亞穩相生長晶體的實例”。
20世紀80年代,他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研製高效倍頻晶體磷酸鈦氧鉀(KTP),KTP是80年代才出現的新型倍頻晶體,由於性能全面最佳化,成為國際公認最佳的中小功率倍頻材料,但當時KTP只能用水熱法在高溫高壓下生長,高光學質量的大單晶非常難生長,因而價格昂貴。蔣民華在充分了解和分析情況的基礎上,決定另闢蹊徑,提出用助熔劑法來生長KTP晶體,但助熔劑體系成分複雜,要用這個方法批量穩定地生長KTP晶體難度很大。蔣民華組織課題組從基礎研究和生長工藝兩個方面同時進行攻關,找到了比較理想的助熔劑體系和生長工藝,使助熔劑法穩定地生長高光學質量的KTP大單晶在國際上首次獲得成功,它為後來用助熔劑法批量生長其他非線性光學晶體起了很好的示範作用,並發展成為中國人工晶體的一大特色。助熔劑法生長KTP晶體的突破,使助熔劑法成了生長KTP的主要方法,大大降低了成本,打破了美國對KTP的壟斷,加快了KTP在雷射技術中的推廣套用,該項技術從研究到套用只用了3年時間,1986年即實現了批量出口創匯,至今10年長盛不衰,被譽為高技術產品出口“零的突破”,也為高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和國際化走出了一條路子。1987年KTP晶體生長的研究和開發,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新晶體材料的探索
20世紀70年代末,蔣民華指導他的第一個研究生從研究有機非線性光學晶體的基團和性能的關係入手,以尋找透紫外較好的有機非線性光學材料為目標,在大量篩選工作的基礎上,集中在具有手性結構的天然胺基酸及其衍生物中探索,根據合理的材料設計思想,較好地解決了有機非線性光學晶體探索中存在的共軛基團非線性效應和紫外透光特性互相制約而產生的困難,終於找到了一種新的有機非線性光學材料——L精氨酸磷酸鹽(LAP)。該晶體不僅具有較大的非線性極化率和短的吸收邊,而且還具有高的抗光傷閾值和易從溶液中生長出大尺寸晶體的優點,LAP的發現引起了國際上的重視,1986年美國由48名著名非線性光學專家參加的馬里蘭會議紀要認為LAP是目前最重要的六種非線性光學晶體之一。1988年該項成果獲得了國家發明一等獎。
蔣民華當奧運火炬手蔣民華當奧運火炬手
LAP的成功使蔣民華等較系統地形成了將有機分子和無機基團結合起來探索非線性光學晶體的學術思想,有機金屬配合物就是在此基礎上探索到的另一類非線性光學材料,這類材料品種繁多兼有有機和無機非線性光學材料的特點,在其結構中,無機和有機基團結合成一體,相互影響而使有機配合物基團呈現出較大的非線性效應。在探索實踐中他們選擇Cd,Hg等為中心離子,以比較簡單的硫脲及其衍生物和鹵素等作為配體,進行了合成、生長和測試工作,取得了較好的結果,在該系列中發現了許多新的性能不錯的非線性光學材料,如BTCC,TSCCC,ATCC等晶體。此後,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相繼開展了該類非線性光學材料的研究,並把這類(包括LAP在內)有機和無機基團結合的材料稱之為半有機非線性光學材料。
材料改性是新材料探索的另一個重要方面。鑒於功能材料在向小型化和多功能化方向發展,能否在一種晶體上實現多種功能的複合,如雷射自倍頻,是國內外材料和器件工作者共同關心的問題。蔣民華和同事一起指導研究生以自激活雷射晶體四硼酸鋁釹(NAB)為基礎,通過摻入釔形成混晶進行改性來探索自倍頻晶體。他們通過理論計算和對不同。Nd3+/Y3+配比的晶體樣品進行非線性性質的測量,找到了由1.06μm產生0.53μm雷射的最佳濃度比,生長出質量較好硼酸鋁釔釹(NYAB)晶體,並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NYAB晶體1.06~0.53μm的自倍頻雷射輸出,為套用廣泛的小型綠光雷射器提供了實用化的材料。該項成果獲得了1988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此外,“四方相鉭鈮酸鉀晶體”(1995)和“實現半導體雷射倍頻輸出新晶體”(1996),也獲得了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蔣民華蔣民華

論文著作

  • 著作出版
主編《晶體物理》、《功能材料概論》、《神材妙用叢書》
合編《晶體生長》、《無機合成與製備化學》
  • 論文發表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顯示,蔣民華在1985年至2007年共發表期刊論文479篇。
2007年論文發表舉例
論文題名作者年卷期發表刊物
Composite magnetic materials based on nanocrystalline powders for high-frequency applications
蔣民華
2007年 310卷 2 SUPPL. PART 3期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Study of photoconductivity and photoluminescence of organic/porous silicon complexes
蔣民華
2007年 253卷 10期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Preparation of Li2B4O7thin films by chemical solution decomposition method
蔣民華
2007年 61卷 3期
Materials Letters
Giant magnetoimpedance and permeability in nanocrystalline Fe-Nb-B ribbons
蔣民華
2007年 449卷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TRUCTURAL MATERIALS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AND PROCESSING
Preparation, electrical and gas-sensing properties of perovskite-type La1-xMgxFeO3semiconductor materials
蔣民華
2007年 68卷 4期
Journal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
CW and Q-switched laser output of LD-end-pumped 1.06μm c-cut Nd:LuVO4laser
蔣民華
2007年 15卷 6期
Optics Express
Synthesis, structures and photoluminescence of thiocyanate bridged metal-organic polymers containing functional imidazole ligand
蔣民華
2007年 26卷 6期
POLYHEDRON
Growth of GaN nanowires through a pyrolysis method with vapor-liquid-solid mechanism
蔣民華
2007年 201卷 9-11期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
Anisotropy of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in silicon carbide substrates
蔣民華
2007年 142卷 1期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 Solid-State Materials for Advanced Technology
Synthesis and optical absorption investigation on GaP/GaN core/shell nanocomposite materials
蔣民華
2007年 61卷 2期
Materials Letters

人才培養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1990年至2005年期間,蔣民華培養的碩士、博士、博士後共29名(其中碩士5人、博士19人,博士後5人),2000年至2005年情況如下:
2000年至2005年人才培養情況
論文題名作者指導老師學位
多孔矽的光電性能研究
趙岳
蔣民華
博士
Ⅲ族氮化物微納米材料的製備和表征
展傑
蔣民華
博士
溶劑熱合成納米氮化硼的反應過程及其控制方法探索
董守義
蔣民華
博士
新型強雙光子聚合引發劑的設計、合成及周期性微結構的製作
延雲興
蔣民華
博士
有序介孔SiO<,2>微球的製備與表征及介孔中鐵的負載
劉世權
蔣民華
博士
強雙光子吸收的吡啶鹽系列染料上轉換性能研究
周廣勇
蔣民華
博士
氮化物納/微米晶的軟化學合成研究
郝霄鵬
蔣民華
博士
AlGalnP高亮度發光二極體外延材料及器件研究
黃柏標
蔣民華
博士
新型釩酸鹽和氧硼酸鹽雷射晶體的生長、表征和雷射性能的研究
張懷金
蔣民華
博士
鋁合金的熔體結構及其遺傳性研究
邊秀房
蔣民華
博士
強雙光子吸收材料的理論計算及物理測試
趙顯
蔣民華
博士後
ZnO和GaP基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的MOVPE生長及高亮度發光二極體視窗層結構的改進
張兆春
蔣民華
博士後
參考資料:

社會任職

  • 學術機構任職
曾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矽酸鹽學學會晶體生長與材料分會理事長,國際晶體生長組織(IOCG)理事和執委會委員,中國儀表材料學會理事長,《人工晶體學報》編委會主任,《功能材料》第五屆編委會主任,美國《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主編(1995-2002),《Progress in Crystal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編委,美國光學學會資深會員。
蔣民華 院士蔣民華 院士
  • 黨政機構任職
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序號獎項獲獎等級獲獎年份
1
國家發明獎
一等獎
1988
2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1987
3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1988、1995、1996
4
山東省科學技術獎
最高獎
2003
5
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
1996、2006
6
山東省科技成果獎
一等獎
1981
7
山東省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1999
8
求是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
2007
參考資料:

榮譽稱號

序號榮譽名稱授予年份
1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87
2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1987
3
全國先進工作者
1989
4
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1987
5
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1987
6
山東省勞動模範
1988
7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1986年
參考資料:

人物評價

蔣老忠誠科學,師德高尚,職業操守,淡泊名利。關心政治、國家發展,在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期間,提出大量有建設性的議案、提案。在學校發展的關鍵時期發出了關鍵的富有遠見的聲音。傑出科學家、教育家,對中國材料學科和高等教育的貢獻,科學的樣板,教師的楷模,可以載入科學史和山大史冊。”(原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評)
共事多年,我對他(指蔣民華)的學術態度十分敬佩,晶體研究在山大能夠得到如此蓬勃的發展,蔣老功不可沒。(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克明評)

後世紀念

  • 蔣民華銅像
2012年5月,為紀念教育家、晶體學家蔣民華院士,蔣民華院士銅像揭幕儀式暨學術紀念會在山東大學功能晶體材料大樓舉行。
蔣民華院士銅像蔣民華院士銅像
  • 蔣民華班
2012年11月,山東大學首屆“蔣民華班”開班,“蔣民華”班是山東大學為紀念晶體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蔣民華先生,為了充分發揮晶體材料的辦學特色和優勢,為國家培養更多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設立山東大學晶體材料校級人才培養基地班(簡稱“蔣民華”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