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教授
主要學習經歷:
1987年9月-1991年7月 德國Saarland大學材料系,博士
主要工作經歷
1991年8月-1992年12月 德國Saarland大學材料系,Postdoc
1993年1月-1994年9月 英國Liverpool大學物理系,Research Fellow
1994年10月-1996年9月
丹麥技術大學物理系,Assistant Professor
2003年12月至今
浙江大學材料系 浙江大學新結構材料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研究領域
大塊金屬玻璃功能材料和納米功能材料的製備、表征和性能;同步輻射技術
獲獎情況
2006年獲得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
200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
1999年在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tastable Mechanically Alloyed and 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上榮獲“青年科學家” 金獎, 1999年獲得丹麥技術部頒發的傑出青年基金。
1996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
科研成果
作為共同通訊作者,
浙江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science一篇,在美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納米科學與技術百科全書中撰寫了一章。1996年獲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1999年在國際亞穩機械合金
納米材料大會上榮獲“青年科學家 ” 金獎,1999年獲得丹麥技術部頒發的傑出青年基金,2004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2006年獲得教育 部長江特聘教授。在國際一流期刊上總發表論文170篇左右,包括Phys.Rev.Lett.1篇,Appl.Phys.Lett.28篇,Phys.Rev.B.14 篇,Europhys.Lett.5篇,Chem. Commun. 1篇, Chem. Mater. 2篇,Acta Mater. 1篇和 J. Appl. Phys.7篇。73篇被SCI檢索,第一作者27篇,通訊作者42篇;44篇被EI檢索,第一作者16篇;被他引843次。首次製備了新結構純立方體ZnO功能材料。成功地製備了大塊立方體新結構Si3N4先進功能材料,確定立方體Si3N4的原子結構、硬度為39.3GPa,成為世界第三超硬材料。 發現立方體Si3N4在空氣中熱穩定性非常好, 一直到1400℃(最硬的金剛石材料在空氣中從700℃就開始不穩定了 )。首次從原子尺度上揭示了這種新材料的 熱膨脹行為。這些科研成果將促進立方體Si3N4新功能材料的開發套用 。提出體積改變的比值、表面能和內能的 變化這三個因素決定納米功能材料結構的穩定性。 玻璃溫度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還未解決的基本關鍵問題,其 中玻璃溫度的壓力效應是一個關鍵課題 ,開創了原位測量玻璃溫度壓力效應的方法,揭示了晶化的壓力效應和時 間關聯形核。揭示了新結構Fe-Cu合金是在原子尺度上發生, 原子結構,合金的動力來源以及合金的磁學性能和 熱穩定性。
社會兼職
國際機械化學學術委員會理事,中國物理學會同步輻射專業委員會理事,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金屬間化合物與 非晶合金分會理事,丹麥晶體學會理事,國家科技部”十一五”863材料領域專家組成員,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計畫 評價專家組成員,美國材料研究學會會員,丹麥冶金學會會員, 丹麥物理學會會員,
德國物理學會會員。
獲獎與榮譽
2006年獲得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
200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
1999年在“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tastable Mechanically Alloyed and 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上榮獲“青年科學家” 金獎,
1999年獲得丹麥技術部頒發的傑出青年基金。
1996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
2004年獲得國家自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2004年獲德國漢堡同步輻射實驗室客座教授;
2005年獲德國卡爾斯魯厄研究所客座教授。
2006年獲德國漢堡同步輻射實驗室客座教授;
2007年獲德國烏爾姆大學客座教授。
2008年獲德國烏爾姆大學客座教授。
科研成果
在美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納米科學與技術百科全書”中撰寫了一章。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材料工程大典百科全書”中主編一篇。1996年獲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1999年在國際亞穩機械合金納米材料大會上榮獲“青年科學家” 金獎,1999年獲得丹麥STVF頒發的傑出青年基金,2004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2006年獲得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在國際一流期刊上總發表論文220篇左右,H因子26,包括PNAS1篇, Phys.Rev.Lett.2篇, Appl.Phys.Lett.33篇,Phys.Rev.B.15篇,Europhys.Lett.5篇,Chem. Commun. 1篇, Chem. Mater. 2篇,Acta Mater. 3篇,Nanotechnology.1篇,J PhysChem 6篇和 J. Appl. Phys.10篇。
國家發明專利
1. 超聲液相還原製備單分散鍺納米晶的方法 (ZL200510049684.5)(已授權)
2. 壓力誘導通過高溫高壓製備大塊金屬玻璃的方法 (ZL200510049355.0)(已授權)
3.反向微乳液法製備單分散氧化鍺納米材料的方法(ZL200510050550.5)(已授權)
4.兩步法製備氧化錫納米材料的方法(ZL200510060454.9)(已授權)
5.熱分解製備單分散鍺納米晶的方法(ZL200510061750.0)(已授權)
6.Ni-Nb系大塊非晶合金及其製備方法(申請號: 200510061749.8)
7.熱分解製備不同形貌納米氧化鋅的方法 (ZL200610049176.1)(已授權)
8.厘米級塑性Zr-Cu-Al-Ag系大塊非晶合金(申請號:200610049885.X)
9.厘米級La0.5Ce0.5基大塊非晶合金(ZL200610051664.6)(已授權)
10.La基大塊非晶合金(ZL200610051665.0)(已授權)
11. Ni-Nb-Zr系大塊非晶合金(申請號:200610154726.6)
12.Zr-Cu-Al-Ag系大塊非晶合金(申請號:200710067785.4)
13. Ni-Nb-Zr-Co系大塊非晶合金(申請號:200710067092.5)
14.厘米級塑性Cu-(Zr,Ti)-Al系大塊非晶合金(申請號:200710067091.0)
15. 離子注入法提高大塊非晶合金的腐蝕性能的方法(申請號:200710067786.9)
16.製備納米過氧化鋅的方法
17.Fe-Mo-Y-B系塊體非晶合金
18.大塊金屬玻璃教學用具和智力開發裝置
19.Ni-Nb-Zr-Co-Sn系大塊非晶合金
學術成績
研發世界上尺寸最大的稀土基金屬玻璃材料:直徑為35毫米的鑭基金屬玻璃體系。第一次在大塊金屬玻璃合金體系中觀察到非晶多形態相變的現象。研發具有大角度彎曲、扭曲鋯銅基大塊金屬玻璃合金材料。首次合成純立方體ZnO材料、大塊立方體Si3N4材料,確定立方體Si3N4的原子結構、硬度為39.3Gpa,成為世界第三超硬材料。發現立方體Si3N4在空氣中熱穩定性非常好,一直到1400℃(最硬的金剛石材料在空氣中從700℃就開始不穩定了)。首次從原子尺度上揭示了這種新材料的熱膨脹行為。這些科研成果將促進立方體Si3N4新功能材料的開發套用。提出體積改變的比值、表面能和內能的變化這三個因素決定納米功能材料結構的穩定性。玻璃溫度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還未解決的基本關鍵問題,其中玻璃溫度的壓力效應是一個關鍵課題,開創了原位測量玻璃溫度壓力效應的方法,揭示了晶化的壓力效應和時間關聯形核。揭示了新結構Fe-Cu合金是在原子尺度上發生,原子結構,合金的動力來源以及合金的磁學性能和熱穩定性。
主要學術
國際機械化學學術委員會理事,中國物理學會同步輻射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金屬間化合物與非晶合金分會理事,丹麥晶體學會理事,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計畫評價專家組成員,美國材料研究學會會員,丹麥冶金學會會員,丹麥物理學會會員,
德國物理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