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锺翔自選集:生生不息的中國文論》是蔡锺翔先生畢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與學術研究的結晶。作品主要為通論中國古代文論的文化特質與研究方法的更新以及與當代文論的關係等,鮮明體現出20世紀80年代學術的啟蒙與解放思想的特點;並包括對於中國古代文論一些重要專題與範疇的研究和對於中國古代文論的斷代研究(主要關於魏晉南北朝文論與明代文學思想)。本自選集大部分遴選自曾發表於核心期刊的學術論文,另收錄部分未刊稿,凝聚著一位老教授對於中國文論的摯愛與學術生涯的成果,具有深厚的精神蘊涵。
基本介紹
- 書名:蔡锺翔自選集:生生不息的中國文論
- 出版社:中國書店
- 頁數:404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書店出版社
- 作者:蔡锺翔 等
- 出版日期:2010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663758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蔡锺翔自選集:生生不息的中國文論》為中國人民大學名師論著。
作者簡介
蔡锺翔(鐘祥),1931-2009,江蘇吳縣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1952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同年分配到中國人民大學任教。曾任中國古代文論學會理事、副秘書長,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論、古代美學的教學和研究。著有《中國文學理論史》(與黃保真、成復旺合著)、《中國古典劇論概要》、《美在自然》、《中國古代文藝學》(與袁濟喜合著)等,與鄧光東共同主編《中國美學範疇叢書》。
圖書目錄
第一輯 古代文論與人文蘊涵
現實主義的概念在古典文學研究中能不能引進?
說“兩極兼容”——關於中國傳統思維模式的一點感悟
“意在筆先”與“意隨筆生”
略談中國文學批評史與中國哲學史的溝通
略談對古代藝術思維理論的開發
以古為鑑和中西互補——漫議古代文論的當代意義
古代文論與當代文藝學建設
關於中西藝術自然論的思考
談中西文論的比較研究
古代文論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第二輯 古代文論與專題探析
範疇研究三人談
中國古代的文藝本體論
中國古代文學的創作論
中國美學“自然”的制約因素
中國古典劇論的情節論
對古典戲曲理論中主情說的評判
第三輯 古代文論與歷史透視
先秦兩漢文學理論概述
情感的發現——試論先秦兩漢的情性論與古代文論的發端
魏晉南北朝文學理論概述
《典論?論文》與文學的自覺
略論魏晉玄學家的哲理散文
論劉勰的“自然之道”
王弼哲學與《文心雕龍》
中國古代宇宙論與劉勰的文學觀
劉勰的雜文學觀念和泛文論思想
劉勰的藝術思維理論
劉勰與緣情說——兼論魏晉南北朝時期情感的解放
釋“通變”
蕭氏兄弟文學思想異同辨
明代哲學情性論的嬗變與主情論文學思潮
論李贄的“以自然之為美”
天才?超人?赤子——從王國維的作家論看中西文化的融合
第四輯 序評及其他
巨觀:向深層探詢——評《中國詩學與傳統文化精神》
學術研究需要反思——《回顧與反思——古代文論研究七十年》序
視野開闊的個案研究——評《李贄與晚明文學》
語文修養與性情陶冶
參考文獻
後記
現實主義的概念在古典文學研究中能不能引進?
說“兩極兼容”——關於中國傳統思維模式的一點感悟
“意在筆先”與“意隨筆生”
略談中國文學批評史與中國哲學史的溝通
略談對古代藝術思維理論的開發
以古為鑑和中西互補——漫議古代文論的當代意義
古代文論與當代文藝學建設
關於中西藝術自然論的思考
談中西文論的比較研究
古代文論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第二輯 古代文論與專題探析
範疇研究三人談
中國古代的文藝本體論
中國古代文學的創作論
中國美學“自然”的制約因素
中國古典劇論的情節論
對古典戲曲理論中主情說的評判
第三輯 古代文論與歷史透視
先秦兩漢文學理論概述
情感的發現——試論先秦兩漢的情性論與古代文論的發端
魏晉南北朝文學理論概述
《典論?論文》與文學的自覺
略論魏晉玄學家的哲理散文
論劉勰的“自然之道”
王弼哲學與《文心雕龍》
中國古代宇宙論與劉勰的文學觀
劉勰的雜文學觀念和泛文論思想
劉勰的藝術思維理論
劉勰與緣情說——兼論魏晉南北朝時期情感的解放
釋“通變”
蕭氏兄弟文學思想異同辨
明代哲學情性論的嬗變與主情論文學思潮
論李贄的“以自然之為美”
天才?超人?赤子——從王國維的作家論看中西文化的融合
第四輯 序評及其他
巨觀:向深層探詢——評《中國詩學與傳統文化精神》
學術研究需要反思——《回顧與反思——古代文論研究七十年》序
視野開闊的個案研究——評《李贄與晚明文學》
語文修養與性情陶冶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第一輯 古代文論與人文蘊涵
現實主義的概念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中能不能引進?
在中國古典文學的創作和理論的研究中能不能引進“現實主義”這個概念?這是關係到中國文學史和中國文學批評史的研究道路的重要問題,值得展開深入的討論。
筆者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可以引進,不能硬套。
“現實主義”的內涵和外延,現在有多種多樣的理解,所以首先要澄清這個概念的含義。
一種是以現實主義和反現實主義對舉,把一切具有進步性、人民性的文學創作統統歸入現實主義,也包括積極浪漫主義在內。這是最廣義的現實主義。我認為,這樣的現實主義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因為它指的是政治上進步和反動的分野,而不是創作方法的區別。從創作方法上講,積極浪漫主義和消極浪漫主義具有共同的特徵,不應該分割在兩個營壘里。運用這樣的現實主義概念只會引起混亂。
另一種是以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對舉,這又有三種情況:
一、現實主義作為19世紀歐洲的一種文學流派,即同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等並列。這些流派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沒有產生過,因此這樣的現實主義概念當然是不能引進的。
二、作為“兩大主潮”之一,即不同其他各種流派相提並論,而是同浪漫主義一起突出為兩種主要的文藝思潮。這是高爾基的說法。但是“兩大主潮”也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並沒有形成兩大主潮,因此這樣的現實主義概念也是不能引進的。
三、作為兩種基本的創作方法之一。這是今天比較流行的一種解釋。如果這個說法能夠成立,那么這樣的現實主義概念是可以引進的。
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作為文學的基本創作方法同作為文學的流派、思潮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用朱光潛先生的話來講,其區別是前者屬於美學的問題,後者屬於文藝史的問題。
現實主義的概念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中能不能引進?
在中國古典文學的創作和理論的研究中能不能引進“現實主義”這個概念?這是關係到中國文學史和中國文學批評史的研究道路的重要問題,值得展開深入的討論。
筆者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可以引進,不能硬套。
“現實主義”的內涵和外延,現在有多種多樣的理解,所以首先要澄清這個概念的含義。
一種是以現實主義和反現實主義對舉,把一切具有進步性、人民性的文學創作統統歸入現實主義,也包括積極浪漫主義在內。這是最廣義的現實主義。我認為,這樣的現實主義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因為它指的是政治上進步和反動的分野,而不是創作方法的區別。從創作方法上講,積極浪漫主義和消極浪漫主義具有共同的特徵,不應該分割在兩個營壘里。運用這樣的現實主義概念只會引起混亂。
另一種是以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對舉,這又有三種情況:
一、現實主義作為19世紀歐洲的一種文學流派,即同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等並列。這些流派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沒有產生過,因此這樣的現實主義概念當然是不能引進的。
二、作為“兩大主潮”之一,即不同其他各種流派相提並論,而是同浪漫主義一起突出為兩種主要的文藝思潮。這是高爾基的說法。但是“兩大主潮”也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並沒有形成兩大主潮,因此這樣的現實主義概念也是不能引進的。
三、作為兩種基本的創作方法之一。這是今天比較流行的一種解釋。如果這個說法能夠成立,那么這樣的現實主義概念是可以引進的。
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作為文學的基本創作方法同作為文學的流派、思潮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用朱光潛先生的話來講,其區別是前者屬於美學的問題,後者屬於文藝史的問題。
後記
這本自選集是蔡锺翔先生畢生從事教學與學術研究的結晶,它凝聚著一位老教授對於中國文化的摯愛與學術生涯的成果,具有深厚的精神蘊涵。
自選集中的作品,昭示著中國文論在20個世紀中後期從衰微到復興的過程,見證了“歌謠文理,與世推移”(《文心雕龍·時序》)。從自選集之中的《我懷念……》一文中我們可以知道,蔡老師畢業於名校復旦大學,自1952年分配到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之後,一直從事語文寫作的教學,為此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1978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校後,蔡老師回到人民大學開始了中國古代文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當時也正是我們77、78級大學生開始人校學習的時期。
讀這本集子中的論文,可以明顯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在那個特定年代中的鳳凰涅架、浴火重生的氣息,而我也有幸在那個年代成為首次聆聽蔡老師上課與輔導的78級學生。蔡老師與黃保真、成復旺三位老師當時對我們78級本科生所上的“中國文學理論史”這門課,成為我們這一屆大學生在校學習的永遠的美好回憶。記得當時我們用的教材是在每次上課前放到課桌上的油印的講義,隨講隨印,正式出版後,便是那本產生廣泛影響的卷帙宏大的《中國文學理論史》①,序言中深情回憶:“當年三人促膝而談、意趣融融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而如今,這一切都已經成了美好的記憶,這部書也就成了這些美好記憶的載體。”當時思想解放、傳統復興的時代精神,融人了蔡先生的寫作與教學之中。那時,每當蔡老師講完課,我們經常向他求教與討論,而蔡老師也非常注意聽取學生的意見。記得他和其它幾位老師編寫《中國文學理論史》時,有一次還專門將我和另一位同學王毅(後任社科院文學所《文學遺產》雜誌編輯)叫到他在東華門萬慶巷的老房子中,聽取我們對於這本教材的意見與修改建議。我與王毅當時還真提了不少建議與意見,因此每每讀到這本書,總會情不自禁地回想起當年教學相長、其樂融融的情形。
閱讀這本集子中的一些論文,可以看出作者對於中國古代文論理論思維與研究方法上的創新。
自選集中的作品,昭示著中國文論在20個世紀中後期從衰微到復興的過程,見證了“歌謠文理,與世推移”(《文心雕龍·時序》)。從自選集之中的《我懷念……》一文中我們可以知道,蔡老師畢業於名校復旦大學,自1952年分配到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之後,一直從事語文寫作的教學,為此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1978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校後,蔡老師回到人民大學開始了中國古代文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當時也正是我們77、78級大學生開始人校學習的時期。
讀這本集子中的論文,可以明顯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在那個特定年代中的鳳凰涅架、浴火重生的氣息,而我也有幸在那個年代成為首次聆聽蔡老師上課與輔導的78級學生。蔡老師與黃保真、成復旺三位老師當時對我們78級本科生所上的“中國文學理論史”這門課,成為我們這一屆大學生在校學習的永遠的美好回憶。記得當時我們用的教材是在每次上課前放到課桌上的油印的講義,隨講隨印,正式出版後,便是那本產生廣泛影響的卷帙宏大的《中國文學理論史》①,序言中深情回憶:“當年三人促膝而談、意趣融融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而如今,這一切都已經成了美好的記憶,這部書也就成了這些美好記憶的載體。”當時思想解放、傳統復興的時代精神,融人了蔡先生的寫作與教學之中。那時,每當蔡老師講完課,我們經常向他求教與討論,而蔡老師也非常注意聽取學生的意見。記得他和其它幾位老師編寫《中國文學理論史》時,有一次還專門將我和另一位同學王毅(後任社科院文學所《文學遺產》雜誌編輯)叫到他在東華門萬慶巷的老房子中,聽取我們對於這本教材的意見與修改建議。我與王毅當時還真提了不少建議與意見,因此每每讀到這本書,總會情不自禁地回想起當年教學相長、其樂融融的情形。
閱讀這本集子中的一些論文,可以看出作者對於中國古代文論理論思維與研究方法上的創新。
序言
我很懷念中學時代所接受的語文教育,因為正是語文教育決定了我一生走過的道路。
我上中學是在遙遠的20世紀40年代,但記憶還十分清晰,在各門課程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語文課。引起我莫大興趣的,倒不是教師的講解,而是選讀作品的無窮魅力。那時選做教材的都是千古傳誦的名篇。除了教科書上所載的以外,教師還補充了一部分《北新活頁文選》(即北新書局出版的活頁文選),用作補充教材,很靈活,很方便。教師的講解很簡單,似乎也沒有下多大工夫,上課時主要是解釋課文的生詞難句,歸納段落大意,難懂的文章要逐字逐句串講,餘下、的時間就是領著學生反覆吟誦,有時一節課全部是吟誦,直念得“搖頭擺尾”,十分投入,有些課文還要求背誦。我想這種上課方式,教師不必花很多時間備課,然而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許多清詞麗句牢牢地刻印在心頭,自己寫作的時候,合用的語彙句式就會從筆尖上汩汩流出。後來我才理解,這樣吟誦、背誦,就是古人所謂的“涵泳”、“體味”、“深浸酞郁,含英咀華”。作品的味道是通過熟讀“品”出來的,尤其是文章的氣勢,不朗讀是無法直接感受到的。當然語文教育的思想教育功能也是不容忽視的,但那是得之於潛移默化之中的,毋須教師的饒舌,點到為止即可。如讀《正氣歌》、《左忠毅公逸事》,自然會受到偉大的人格力量的感染,促進道德上的淨化和升華。
引起我對語文課的興趣的另一個環節就是寫作。我記得當時寫作的方式多種多樣。有命題當堂作文,也有自選題課下作文。還有一種是“改寫”,如將敘事詩改寫為敘事文,將文言的記人記事改寫成白話小說。又有一種是“擬作”,如讀了歐陽修的《秋聲賦》,就模擬寫一篇秋聲賦,字句不許抄襲,內容不許雷同,但必須是名副其實的秋聲賦,這也是很費腦筋的。教師的評點起著很大的激勵作用。卷子發下來後,我特別注意教師的批改,有些句子被加上密圈密點,我也要仔細誦讀幾遍。有時我感到莫名其妙,怎么靈機一動會寫出如此精彩的文辭?有一次教師的總評說我用的詞語如“精金美玉”,我更是得意非凡,連續高興了好幾天。更使我獲益匪淺的是記周記。
我上中學是在遙遠的20世紀40年代,但記憶還十分清晰,在各門課程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語文課。引起我莫大興趣的,倒不是教師的講解,而是選讀作品的無窮魅力。那時選做教材的都是千古傳誦的名篇。除了教科書上所載的以外,教師還補充了一部分《北新活頁文選》(即北新書局出版的活頁文選),用作補充教材,很靈活,很方便。教師的講解很簡單,似乎也沒有下多大工夫,上課時主要是解釋課文的生詞難句,歸納段落大意,難懂的文章要逐字逐句串講,餘下、的時間就是領著學生反覆吟誦,有時一節課全部是吟誦,直念得“搖頭擺尾”,十分投入,有些課文還要求背誦。我想這種上課方式,教師不必花很多時間備課,然而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許多清詞麗句牢牢地刻印在心頭,自己寫作的時候,合用的語彙句式就會從筆尖上汩汩流出。後來我才理解,這樣吟誦、背誦,就是古人所謂的“涵泳”、“體味”、“深浸酞郁,含英咀華”。作品的味道是通過熟讀“品”出來的,尤其是文章的氣勢,不朗讀是無法直接感受到的。當然語文教育的思想教育功能也是不容忽視的,但那是得之於潛移默化之中的,毋須教師的饒舌,點到為止即可。如讀《正氣歌》、《左忠毅公逸事》,自然會受到偉大的人格力量的感染,促進道德上的淨化和升華。
引起我對語文課的興趣的另一個環節就是寫作。我記得當時寫作的方式多種多樣。有命題當堂作文,也有自選題課下作文。還有一種是“改寫”,如將敘事詩改寫為敘事文,將文言的記人記事改寫成白話小說。又有一種是“擬作”,如讀了歐陽修的《秋聲賦》,就模擬寫一篇秋聲賦,字句不許抄襲,內容不許雷同,但必須是名副其實的秋聲賦,這也是很費腦筋的。教師的評點起著很大的激勵作用。卷子發下來後,我特別注意教師的批改,有些句子被加上密圈密點,我也要仔細誦讀幾遍。有時我感到莫名其妙,怎么靈機一動會寫出如此精彩的文辭?有一次教師的總評說我用的詞語如“精金美玉”,我更是得意非凡,連續高興了好幾天。更使我獲益匪淺的是記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