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鍔鄉

蔡鍔鄉

大祥區蔡鍔鄉是我國近代史上“護國倒袁,再造共和”名將——蔡鍔將軍的故鄉,地處邵東、蔡鍔將軍故居邵陽縣3縣市(區)交界處,下轄16個行政村,221個村民小組,6325戶,20819人。境內山多土廣水豐,鐵、錳礦產儲量豐富。農產品主要有稻穀、花生、西瓜、茶油、生豬、鮮魚、家禽等,是大祥區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道路交通便利,通鄉公路邵毛路貫通東西,通村水泥公路縱橫交錯,相互連線。旅遊景點有蔡鍔故居蔡鍔故居位於湖南邵陽大祥區蔡鍔鄉蔡鍔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蔡鍔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邵陽市大祥區
  • 電話區號:0739
  • 郵政區碼:422003
  • 地理位置:邵陽市區東南部距市區21.6公里
  • 人口:20819
  • 火車站:邵陽站
  • 車牌代碼:湘E
簡介,經濟概況,政區沿革,生態發展,經濟發展,

簡介

蔡鍔鄉,東與邵東縣魏家橋,黃草坪林場相連;西南和邵陽縣酈家坪鎮,谷洲鎮接壤;北與大祥區板橋鄉,檀江鄉交界.是舊民主主義革命先驅蔡鍔將軍的故鄉,全鄉轄16個行政村,221個村民小組,總面積40.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7324畝.2004年底,全鄉工農業總產值25360萬元,人均純收入2630元.全鄉境內有學校8所,中心衛生院1所,水庫5座各類企業實體50餘家,還有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蔡鍔故里.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有14,20,30,21,27路公交汽車直達市區,邵毛公路穿境而過,先後建有聯通基站1座,移動基站2座.近年來,全鄉緊扣發展主題,招商引資成績明顯。
蔡鍔將軍故居蔡鍔將軍故居

經濟概況

該鄉著力打造“城市的後花園和菜園子”的發展之路,以建設生態型、園林式、多樣性的現代農業為目標,確保農業基礎地位,鞏固壯大優勢產業,推廣發展特色項目,大力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推進集約化發展方式,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經濟效益,全鄉農林牧漁業產值連年遞增。修改標點符號一處加大資源整合,多形式吸納外資,先後引進宏冠生態、鴻鑫農牧、林源科技等10餘家企業,其中規模企業3家,總投資2億元的市重點工程——生活垃圾填埋場項目也落戶該鄉。2008年,該鄉實現GDP1.343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規模工業產值2551萬元;完成招商引資8500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970萬元,同比增長2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950元,同比增長8.6%。凸現工業經濟對區域經濟強有力的支撐,形成以農促工、以工興農的經濟發展格局。

政區沿革

1948年,屬邵陽縣親睦鄉。1950年3月,屬蔣河橋鄉。1952年3月,邵陽縣析置邵東縣,為邵東縣第三區蔣河橋鄉。1956年6月,撤區並鄉,為蔣河橋鄉。1958年9月,由邵東縣劃入邵陽市,10月與板橋公社合併為邵陽市板橋人民公社,公社駐現蔣河村。1961年3月,板橋公社析出蔣河橋公社。 1962年11月,由邵陽市劃入邵東縣,為渡頭橋區蔣河橋公社。1984年6月,公社改鄉,大隊改村。1985年3月,劃為邵陽市郊區蔣河橋鄉。1996年 5月,更名為蔡鍔鄉。1997年8月,撤銷邵陽市西區、東區、郊區,調整設立邵陽市大祥區雙清區北塔區,屬大祥區,轄16個建制村。

生態發展

大祥區蔡鍔鄉是護國討袁名將蔡鍔將軍的故鄉,同時也是大祥區最邊遠的鄉鎮。近年來,該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走生態發展的路子,全鄉經濟社會呈現出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
——堅持以生態立鄉為第一戰略。全鄉森林覆蓋率達58.6%,有小I型水庫3座、小Ⅱ型水庫1座,農業優勢和資源優勢十分明顯。確保又好又快發展,必須保護生態優勢,這是興農之基、興工之利。該鄉始終把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作為首要任務,“寧願發展慢一點,寧願不要金山銀山,也要保住綠水青山”。一方面狠抓非煤礦山整治,堅決打擊境內錳礦、採石場的濫挖濫采和林地的濫砍濫伐行為;一方面大力實施荒山造林和退耕還林工程,年均造林面積1800畝以上,種植桉樹、東北松和楓樹等樹苗20萬多株,著力構建“以林養水活農業,以農興工促發展,以工促農保生態”的大循環經濟格局。
——堅持以生態產業為第一支撐。該鄉立足鄉情實際,以建設“生態型、園林式、多樣性、現代化”農業為目標,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相繼建成了一批帶動力強、示範作用大的種養基地。全鄉共發展種植桉樹速生經濟林達2000公頃,建成苗木花卉、油茶、精品水果等規模基地6個,達5000餘畝。引導成立桉樹、苗木花卉協會等各類經濟合作組織4個,數百戶農戶被吸納進入了農業產業化服務體系,享受方便快捷的信息技術服務。牲豬養殖是該鄉的一項支柱產業,具有良好的民眾基礎和技術優勢,建有年出欄上萬頭的大型養殖場2個、中小型養殖場5個及養殖小區1個。新增肉兔和黑山羊特色養殖基地2個。創辦了休閒垂釣基地2處,漁業發展明顯加快,水產品產值連續兩年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同時,加快發展大宗農產品精深加工,大力發展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逐步走出了一條“以農興工、以工促農”的發展之路。 ——堅持以生態項目建設為第一抓手。過去由於受地緣劣勢、交通不便、基礎薄弱等諸多矛盾的制約,蔡鍔經濟發展相對落後。近年來,該鄉緊緊圍繞工業產業、城鎮建設、農業產業化經營、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著力點。採取企業收購、征地建設、聯合經營等方式,先後引進宏冠生態、林源科技、鴻鑫農牧等民營企業8家,其中規模企業3家。總投資近2億元的市重點工程——生活垃圾填埋場項目自去年落戶該鄉以來,已征地600餘畝,完成投資1.2億元。同時,該鄉依託該項目附屬工程中的道路建設,積極推動和統籌規劃中心地段小城鎮建設。近兩年,該鄉以村容整潔、環境美化為改善民生主要抓手,完成通村公路建設近60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建成飲水安全工程3處,解決了7500多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經濟發展

日前,大祥區蔡鍔鄉小城鎮建設項目的規劃圖和施工圖設計全部完成,項目規劃占地225畝,將建設集鎮幹道、農貿市場、垃圾中轉站、停車場等公益基礎設施。這是該鄉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後發趕超戰略,堅持轉變作風抓項目促發展的生動寫照。
蔡鍔鄉地處遠郊,是一個無區位優勢、無資源優勢的鄉鎮。今年來,新上任的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把幹部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明確了“以作風優環境,以環境引項目,以項目促趕超”的工作思路,把項目建設作為錘鍊幹部作風的主戰場,要求機關幹部每周住鄉鎮不少於3天、深入項目不少於4次,落實24小時服務項目責任制。投資2億元的市生活垃圾填埋場項目,從征地拆遷到建設施工的各個環節,矛盾糾紛時有發生,鄉黨政主要領導帶頭深入一線指揮,鄉村幹部放棄節假進村入戶做工作,今年共調處場內各類矛盾糾紛19起,確保了各項建設任務的有序推進。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征地550餘畝,完成主體工程量的75%,完成投資1.35億元。
該鄉堅持建立健全激勵約束、監督考核工作機制,確保工作有章可循。為讓幹部安心基層工作,該鄉堅持從大家最盼望的事情做起,從大家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共投入資金10萬餘元,對辦公樓、食堂和宿舍進行了裝修,對機關院落進行綠化、靚化,添置辦公設施和生活用品,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開展談心活動,班子成員分線、分塊與幹部職工深入交換意見,以坦誠交流凝聚共識,促進了幹部作風的轉變。
幹部作風建設,有效地強化了幹部真抓實幹的意識,最佳化了經濟發展環境,加快了項目建設進度,全鄉經濟綜合實力不斷提升。今年前三個季度,該鄉完成生產總值26491萬元,同比增長22%;啟動項目建設5個,實現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50萬元,同比增長13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278元,同比增長8.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