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藩中國歷代史演義:五代史演義

蔡東藩中國歷代史演義:五代史演義

《蔡東藩中國歷代史演義:五代史演義》記述了從秦始皇到民國期間2100多年中國歷史上發生的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內容豐富,敘述有法,理趣兼備,以事必紀實、語不求深為本,力求即古證今,懲惡揚善,為通俗史著經典。他以十年之功,窮一人之力,終於完成了他的宿願,他把以歷史悠久而著稱的中國的全部歷史——活生生地呈現在筆下,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文化工程。作者並不把他的“正史演義”視作“尋常小說”,而是“歷史”的“通俗化”、“演義化”。“小說”的“歷史化”自覺追求和傾向,使得蔡東藩有著“可與列代史策並傳不朽”的自信。蔡東藩的歷史通俗演義跨度大,朝代多,人物眾多,頭緒紛繁,史事複雜。卻史料翔實,敘述得當,前後貫好,文采飛揚,讀起來,情意濃,趣味深。

基本介紹

  • 書名:蔡東藩中國歷代史演義:五代史演義
  • 出版社: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 頁數:339頁
  • 開本:16
  • 作者:蔡東藩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蔡東藩中國歷代史演義:五代史演義》是風靡海內外的一部通俗歷史巨著,是毛澤東案頭的一部常備書。浩浩一千餘回,寫盡幾度春秋。這是一部通俗得人人都看得懂的政治教科書、生活教科書、歷史教科書、文學教科書。《蔡東藩中國歷代史演義:五代史演義》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記述了2166年的歷史。

圖書目錄

第一回 睹赤蛇老母覺異征 得艷鳳梟雄償夙願
第二回 報親恩歡迎朱母 探妻病慘別張妃
第三回 登大寶朱梁篡位 明正義全昱進規
第四回 康懷貞築壘圍潞州 李存勖督兵破夾寨
第五回 策淮南嚴可求除逆 戰薊北劉守光殺兄
第六回 劉知俊降岐挫汴將 周德威援趙破梁軍
第七回 殺諫臣燕王僭號 卻強敵晉將善謀
第八回 父子聚鹿慘遭剎刃 君臣討逆謀定鋤凶
第九回 失燕土偽帝作囚奴 平宣州徐氏專政柄
第十回 逾黃澤劉郡失計 襲晉陽王檀無功
第十一回 阿保機得勢號天皇 胡柳陂輕戰喪良將
第十二回 莽朱瑾手刃徐知訓 病徐溫計焚吳越軍
第十三回 嗣蜀主淫昏失德 唐監軍諫阻稱尊
第十四回 助趙將發兵圍鎮州 嗣唐統登壇即帝位
第十五回 王彥章喪師失律 梁末帝隕首覆宗
第十六回 滅梁朝因驕思逸 冊劉後以妾為妻
第十七回 房幃溺愛牝雞司晨 酒色亡家牽羊待命
第十八回 得後教椎擊郭招討 遘兵亂劫逼李令公
第十九回 郭從謙突門弒主 李嗣源據國登基
第二十回 立德光番後愛次子 殺任圜權相報私仇
第二十一回 王德妃更衣承寵 唐明宗焚香祝天
第二十二回 攻三鎮悍帥生謀 失兩川權臣碎首
第二十三回 殺董璋亂兵賣主 寵從榮驕子弄兵
第二十四回 斃秦王夫妻同受刃 號蜀帝父子迭稱雄
第二十五回 討鳳翔軍帥潰歸 入洛陽藩王篡位
第二十六回 衛州廨賊臣縊故主 長春宮逆子弒昏君
第二十七回 嘲公主醉語啟戎 援石郎番兵破敵
第二十八回 契丹主冊立晉高祖 述律後笑罵趙大王
第二十九回 一炬成灰到頭孽報 三帥叛命依次削平
第三十回 楊光遠貪利噬人 王延羲乘亂竊國
第三十一回 討叛鎮行宮遣將 納叔母嗣主亂倫
第三十二回 悍弟殺兄僭承漢祚 逆臣弒主大亂閩都
第三十三回 得主援高行周脫圍 迫父降楊光遠伏法
第三十四回 戰陽城遼兵敗潰 失建州閩主覆亡
第三十五回 拒唐師李達守危城 中遼計杜威設孤寨
第三十六回 張彥澤倒戈入汴 石重貴舉國降遼
第三十七回 遷漠北出帝泣窮途 鎮河東藩王登大位
第三十八回 聞亂驚心遼主遄返 乘喪奪位燕王受拘
第三十九回 故妃被逼與子同亡 御史敢言奉母出戍
第四十回 徙建州晉太后絕命 幸鄴都漢高祖親征
第四十一回 奉密諭王景崇入關 捏遺詔杜重威肆市
第四十二回 智郭威抵掌談兵 勇劉詞從容破敵
第四十三回 覆叛巢智全符氏女 投火窟悔拒漢家軍
第四十四回 弟兄構釁湖上操戈 將相積嫌席間用武
第四十五回 伏甲士駢誅權宦 潰御營竄死孱君
第四十六回 清君側入都大掠 遭兵變擁駕爭歸
第四十七回 廢劉宗嗣主被幽 易漢祚新皇傳詔
第四十八回 陷長沙馬希萼稱王 攻晉州劉承鈞折將
第四十九回 降南唐馬氏亡國 征東魯周主督師
第五十回 逐邊鎬攻入潭州府 拘劉言計奪武平軍
第五十一回 滋德殿病終留遺囑 高平縣敵愾奏奇勳
第五十二回 喪猛將英主班師 築堅城良臣破虜
第五十三回 寵徐娘賦詩驚變 俘蜀帥得地報功
第五十四回 李重進涉水掃千軍 趙匡胤斬關擒二將
第五十五回 唐孫晟奉使效忠 李景達喪師奔命
第五十六回 督租課嚴夫人歸里 盡臣節唐司空就刑
第五十七回 破山寨君臣耀武 失州城夫婦盡忠
第五十八回 楚北鏖兵闔城殉節 淮南納土奉表投誠
第五十九回 懲奸黨唐主施刑 正樂懸周臣明律
第六十回 得遼關因病返蹕 殉周將禪位終篇

序言

讀史至五季之世,輒為之太息曰:“甚矣戰中國之亂,未有逾於五季者也!”天地閉,賢人隱,王者不作而亂賊盈天下,其狡且黠者,挾詐力以欺凌人世,一或得志,即肆意妄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鋌而走險,雖夷虜猶尊親也,急則生變,雖骨肉猶仇敵也。元首如弈棋,國家若傳舍,生民膏血塗草野,骸胳暴原隰,而私鬥尚無已時,無歟人歟?何世變之亟,一至於此?蓋嘗屈指數之,五代共五十有三年,汴、洛之間,君十三,易姓者八,而南北東西之割據一隅,與五代相錯者,前後凡十國,而梁、唐時之岐燕,尚不與焉。遼以外裔踞朔方,猾諸夏,史家以其異族也,而夷之,遼固一夷也,而如五代之無禮義,無廉恥,亦何在非夷?甚且恐不夷若也。宋薛居正撰《五代史》百五十卷,事實備矣,而書法未彰。歐陽永叔刪蕪存簡,得七十四卷,援筆則筆,削則削之義,逐加斷制,體例精嚴。既足聲奸臣逆子之罪,復足樹人心世道之防,後人或病其太略,謂不如薛史之淵博,誤矣!他若王溥之《五代會要》,陶岳之《五代史補》,尹洙之《五代春秋》,袁樞之《五代紀事本末》,以及路振之《九國志》,劉恕之《十國紀年》,吳任臣之《十國春秋》等書,大都以裒輯遺聞為宗旨,而月旦之評,卒讓歐陽。孔聖作《春秋》而亂賊懼,歐陽公其庶幾近之乎?鄙人前編唐、宋《通俗演義》,已付手民印行,而五代史則踵唐之後,開宋之先,亦不得不更為演述,以饜閱者。敘事則蒐證各籍,持義則特仿廬陵,不敢擬古,亦不敢違古,將以借粗俗之蕪詞,顯文忠之遺旨,世有大雅,當勿笑我為效顰也。抑鄙人更有進者,五代之禍烈矣,而推厥禍胎,實始於唐季之藩鎮。病根不除,愈沿愈劇,因有此五代史之結果。今則距五季已閱千年,而軍閥乘權,爭端迭起,縱橫捭闔,各戴一尊,幾使全國人民,塗肝醢腦於武夫之腕下,抑何與五季相似歟?況乎綱常凌替,道德淪亡,內治不修,外侮益甚,是又與五季之世有同慨焉者。殷鑑不遠,覆轍具存。告往而果能知來,則泯泯棼棼之中國,其或可轉禍為福,不致如五季五十餘年之擾亂也歟?書既竣,爰慨然而為之序。中華民國十有二年夏正暮春之月,古越蔡東帆自識於臨江書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