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基(入緬作戰遠征軍老兵)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蔡振基,男,廣東梅縣程江鎮人,入緬作戰中國抗日遠征軍老兵。2009年10月24日,中國遠徵兵蔡振基經過近3天、行程數千公里的舟車勞頓,終於又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家鄉——廣東梅縣程江鎮扶外村。這位老兵向記者描述了自己的抗戰經歷,介紹了自己的戰後生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振基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廣東梅縣人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蔡振基出生在梅縣程江鎮扶外村蔡屋,3歲喪父4歲喪母。17歲那年與村里夥伴外出謀生,輾轉多個地方,最終來到雲南昆明,在黃土坡緬甸華僑開的汽車修理廠謀了份差事。汽車修理廠的老闆是廣東台山人,50多歲,由於是廣東老鄉,老闆對蔡振基很好,經常關照他,並教他汽車修理的獨門技術。
儘管老闆經常照顧他,但國難當頭,蔡振基心急如焚,沒有心思一心一意在汽車修理廠里做下去,他覺得拿鋼鉗還不如拿鋼槍。1943年時政府號召全國青年參軍抗日救國,他一聽到這個訊息,馬上向當地政府諮詢參軍事宜。當了解到昆明市通訊兵二團為回響政府號召招收無線電通訊兵時,他興奮不已,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立即到北教場報名投考通訊兵。
當時報考通訊兵的青年有300多人,考試涉及語文、數學、歷史和參軍志向等內容,第三天揭榜了,被錄取的75人中,他榜上有名。自拿到通知書後,蔡振基整天樂呵呵的,乾什麼活都帶勁,連做夢還偷偷地笑呢。在規定期限內,蔡振基到北教場報到,但由於他報考的是通訊兵,需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後才能投入戰鬥,因此,他與來自各種部隊的300多名戰友一起軍訓了2個月,被分到軍事委員會駐滇幹部訓練團無線電培訓專業班學習。
經過6個月的培訓後,蔡振基和另外8名學員被派到中國駐印軍總指揮部,一個星期後,乘飛機到達印度北部汀江機場。經過洗澡、消毒、理髮、換穿英軍軍服等程式後,各位學員到各自的專業組集訓併到各自分派單位報到。蔡振基被分到50師150團團部電台工作,做實習少尉兼譯報員,從此與無線電通訊有了不解情緣。
1943年8月10日,50師150團接到上級指示,要求全團於11日9時整裝待發,做好戰鬥準備。得知訊息後,全團官兵激動地相互擊掌和擁抱,戰友們激情昂揚,個個摩拳擦掌。11日9時,蔡振基隨50師準時向緬甸北部進發,由於所經過的是深山老林,沒有人走過,只能由工兵在前面開路,大部隊緊隨其後。蔡振基說,山高路險,部隊有時一連走兩三天不見天日,蚊子、旱螞蝗遍地皆是,而且每個戰士所帶的糧食不足,只能靠美國運輸機空投糧食和軍用物資來補給。因此,部隊一天最多只能行進十到二十公里。當時恰逢大雨,沒有雨衣的士兵們忍著饑寒繼續行軍,期間,不少戰士死去了。
經過5次物資補給,部隊全部到達平原地區,離緬北重鎮——密支那只有40多英里。突然,前方傳來清晰的槍炮聲,年青的戰士們只要聽到槍響,鬥志就被激發起來了,但團里又沒有接到發起總攻的命令,於是,戰士們只能按捺心中的激動。團長聽到前方槍炮聲覺得有些蹊蹺,派了士兵去打探前方訊息,原來38師111團得到密支那機場無日軍駐守的情報,在未請示上級的情況下自行決定搶攻機場,並迅速占領了機場。但不幸的是,次日,該團就遭到30多架日機的輪番轟炸、低空掃射,傷亡近千人。
1945年8月15日,國內傳來日本投降的訊息,全師兵營“炸”開了,舉行了熱烈的慶祝大會。9月中旬,上級批示,駐印全體官兵必須在一個月內返回中國。但蔡振基當時認為自己以華僑的身份參戰,並且遠在家鄉的6個姐姐都已嫁人,沒必要回國了。就這樣,蔡振基留在了緬甸。
起初,蔡振基到南坎的雜貨店裡做工,5個月後,他轉到九穀的加油站工作。直到1948年緬甸獨立,汽油站被緬甸政府收回,蔡振基下崗了。憑藉著那幾年的積蓄和工作經驗,夫妻倆在畹町開了一家咖啡室。起初,畹町車輛、生意人來往多,咖啡室生意比較興隆,直到1950年初保山發生共革盟事件,公路被封鎖了兩個多月,茶店生意無法再經營下去,只好關門大吉。1970年,九穀解放後,蔡振基積極參加了九穀的各種活動,入選臨管會工作,3年後到華僑學校董事會工作,之後承擔起管理華僑國小的重任。
蔡振基的女兒告訴記者,家裡的條件並不算差,但老人現在依舊與兒女們經營小吃生意。每天早上,他習慣過路人給他打招呼,“阿爹,起床啦?”他更喜歡每天都有不少小孩子圍著他要零食。

主要貢獻

中國遠征軍是抗日戰爭時期為支援英軍在緬甸抗擊日本侵略軍,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而派遣的出國作戰部隊。當年十萬遠征軍從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畹町縣出境抗日,目前尚在人世的遠征軍老兵已屈指可數,而由於種種原因,至今仍有不少老兵流落在緬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