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蔡廟是古老的鄉村集市,民風淳厚。相傳集南有一座古廟,為蔡姓所建,故稱蔡家廟,簡稱蔡廟。1992年3月撤區並鄉時,原蔡廟鄉與曹集鄉合併成蔡廟鎮,鎮政府駐地為蔡廟集。
民國初年,蔡家廟系鄉間小鎮,隸屬第五區蔡家廟堡,民國未年屬大黃區,稱蔡廟集。建國後,蔡廟先後劃歸高廟區、稅黃區。一九五○又劃歸雙浮區,在蔡廟集先後設立蔡廟區、蔡廟農業生產合作社、聯豐社、人民公社。一九七九年冬季設立蔡廟區公所,新建中共蔡廟區委員會,一九九二年撤區並鄉,設立蔡廟鎮。
行政區劃
蔡廟村 新建村 李宋村 公李村 史莊村 郭橋集村 張板橋村
人口
2010年末,轄區總人口3.52萬人,其中集鎮常住人口4600人。總人口中,男性1.87萬人,占52.5%;女性1.69萬人,占47.5%;18歲以下9070人,占25.48%;18~35歲10550人,占29.63%;35-60歲11200人,占31.46%。60歲以上4680人,占13.41% 。2010年人口出生率13.5‰,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長率7.9‰。轄區東西最大距離7.5 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1.5公里,總面積36.1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989人。
常住人口28801人(2017年)。
交通狀況
太鄲路和舊許路穿境而過,原蔡路貫通東西,交通便利。
經濟發展
蔡廟鎮是一個農業大鎮,農產品資源豐富。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逐步形成了優質小麥、養殖、農產品加工、木材加工、廢舊塑膠加工五大主導產業。生產是純紅芋冬粉,色澤白亮,柔韌耐煮,口感爽滑,很受消費者青睞。
耕地面積37922畝,人均1.06畝,全部為水澆地,以種植小麥、大豆、玉米、蔬菜為主。2010年農業總產值14727萬元。糧食作物以小麥、大豆為主。主要經濟作物為西瓜、桔梗、蔬菜。2010年蔬菜種植面積4000畝,畜牧業以豬、家禽為主。2010年生豬飼養量1.2萬頭,年末存欄5000頭;家禽年飼養量45萬隻。
工業以塑膠製品、板材加工、食品加工為主。2010年工業生產總值8236萬元。擁有工業企業36家,職工1412人。雙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食品遠銷周邊省市。
轄蔡廟集、曹集、郭橋集3個集貿市場。2010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0.38億元,比上年增長15.5%。
財政金融 2010年財政總收入87萬,比上年增加8.4%,人均純收入4963元,比上年增長14.7。2010年未境內金額機構種類存款1.92638億元,存款餘額 2.22638 億元,以上年增長24.44%。各項貸款餘額 3163.57萬元,比上年降低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