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橋村(上海奉賢區奉城鎮下轄村)

蔡家橋村(上海奉賢區奉城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蔡家橋村地處奉城鎮朝北六公里,新場鎮朝南五公里,是上海奉賢區奉城鎮下轄村,該村東鄰東新市村,南鄰二橋村三橋港,西鄰金匯中心村,北鄰金匯華星村、東新市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蔡家橋村
  • 行政區類別:上海奉賢區
  • 下轄地區:奉城鎮
  • 地理位置:上海奉賢區奉城鎮下轄村
上海奉賢區奉城鎮下轄村,地理位置,歷史概況,上海奉賢區奉城鎮下轄村人口收入,

上海奉賢區奉城鎮下轄村

地理位置

蔡家橋村地處奉新港畔,奉新公路線路設蔡橋車站,區級大葉公路貫穿北半個村,現為蔡家橋所在地。

歷史概況

解放前,蔡家橋地處奉賢、南匯兩縣邊境,抗日戰爭期間,北邊新場,南邊頭橋駐有日偽軍,民眾不敢貿然前往,只能就近進行集市貿易,促使一度繁榮。有稻草為原料之造紙廠、輾米廠、手工業、商業相繼開設。 解放後,全村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土地改革”,從互助組到初級社,再從初級社到高級社,經過一個階段,又一個階段的社會主義教育、建設和改造,一步一步地走向勝利。教育事業不斷發展,辦有完全國小一座。 一九五八年,積極回響黨的號召,開始“三化”運動,以及開展大煉鋼鐵等大生產運動。
一九六四年,全國農村全面開展“四清”運動,通過憶苦思甜,糾正“四不清”等問題,進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使幹部民眾進一步提高了政治、思想覺悟。
一九六六年,全國上下,進入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時期,開展“破四舊、立四新”運動,為了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迷信”,開始對古蹟的東西和田間的墳墓土墩全部剷除。
一九六八年,興修水利,疏浚奉新港,蔡家橋一座歷史久遠的“鴻運橋”和單邊沿河老街及南楊家橋、國小旁邊營房橋、北楊家灣橋、同家橋、夏家橋同時被拆除。 一九六九年起,較早興辦大隊工業,有上海儀表、電訊工業加工配件的膠木廠、農機具修理廠、塑膠印刷、針織內衣、糧飼加工廠等,還創辦了為民服務的服裝加工、豆製品廠、理髮等多種經營項目。頭橋供銷社設立蔡橋分站,有日用雜貨、布匹、肉莊等生活資料和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的供應。
一九七0年起,全大隊揭起“農業學大寨”運動幹部民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開始開河、築路、修渠道等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在大隊中部開挖一條“長濱港”,接通奉新港。 一九七一年,再在大眾南部開挖一條“七一河”,接通奉新港。接著,馬上修築貫通南北的地下渠道。 一九七四年春,在大隊北部開挖一條“豐字河”。就這樣,三條河和一條地下渠道機耕路,在地形圖表上形成了一個豐收的“豐”字。
一九八0年後,隨著貫徹黨的十一屆三種全會精神,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落實,開始對生產隊集體的土地承包到戶。大部分農民白天到工廠上班,早飯在承包地里勞動。經濟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水平逐年好轉。各家各戶開始將原來的草房、平房翻建成樓房,過著象集體農莊一樣的生活。
二00二年起,是新時期、新世紀,隨著改革開放、發展經濟、招商引資的進一步深入,在七、八、九組的地界上,一條東西向四車道的大葉公路修築通車。這對村的經濟發展、交通運輸等帶來了無限的商機。高潮集團公司的興建,帶來了人氣,又興建了夾板、木材交易市場和瓜果、蔬菜等農貿物資交易市場。為村名出售自己種植的瓜果、蔬菜等農副產品,既方便、又實惠。民營(私營)企業(公司)的老總紛紛前來投資落戶。由自然村蔡家橋組成。

上海奉賢區奉城鎮下轄村人口收入

總人口8004人。其中:本村戶數1045戶,本村人口2420人,農保人口606人,鎮保人口632人,城保人口86人;外來人口3164人。其他人口0人。耕地2856.00畝,糧田550.00畝,常年菜田1280.00畝,林地130.00畝,魚塘765.00畝,畜禽場8.00畝。我村2008年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37.50萬元,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7865.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