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農業生產以
種植業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有
冬小麥、
玉米、
高粱、
糜子、
蕎麥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籽、胡麻、黃豆、蔬菜、西瓜等,農副產品資源豐富,主要有黃花菜、杏乾、杏胡、白瓜子、藥材、羊毛、羊皮等;畜牧業中大牲畜以牛、馬、驢為主,家畜中有羊、豬、雞、兔等。全鄉境內已勘探開發的礦產資源主要是石油。
鄉黨委、鄉政府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搶抓機遇,加快全鄉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認真實施馬蓮河流域治理工程、退耕還林(草)工程,改變農業生產條件。全鄉馬蓮河流域治理面積為92.2平方公里,占全鄉總面積的80%,覆蓋10個行政村,分北岔溝、齊溝門、大堡子三條小流域。現已累計完成治理面積43734畝,其中梯田8675畝,造林18275畝,果園2184畝,人工種草14600畝,修治溝骨幹壩2座,淤地壩5座。按照連片治理,整村推進的方針,完成退耕還林12000畝。結合鄉情、村情、民情,確定了“川區瓜菜果、山區草畜豆(油)”的發展思路和“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奮鬥目標,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開發支柱產業,突出抓了油豆、草畜、藥材、瓜菜、果品等開發,既培植了地方財源,又增加了農民收入。2005年全鄉糧食總產量達到5032.5噸,人均產糧493.5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1861.95萬元,人均純收入1388元。累計脫貧726戶,3321人,分別占貧困戶的91%和89%。貧困面下降到4%,全鄉已實現整體脫貧。全面推進各項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實現了“兩基”目標,通過了省、市驗收。衛生事業主要抓了村級衛生所的建設,達到一村一所,基本實現了所址、牌子、設備、人員、管理和報酬六到位。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徹底改變了廣大農民民眾就醫難的問題。計畫生育由突擊性轉變為經常性,由孕後管理轉變為孕前管理,計畫生育率達到95%。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95%,實現了“村村通”,極大地豐富了農民民眾的
文化生活,解決了民眾了解科技知識難的問題,使廣大民眾逐步了解了種植、養殖等方面的科技知識。
概況
蔡家廟鄉位於慶城縣中部。北靠翟家河鄉、卅鋪鎮,南接驛馬鎮、白馬鋪鄉,東連慶城鎮,西毗桐川鄉。2008年末,面積248.95平方千米,農業人口3911戶17700人。轄1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蔡家廟村,距縣城22千米。地處山區,平均海拔1127米。主要河流有蔡家廟溝、魏家河、北岔溝、南溝。有石油資源。
沿革
1957年設蔡家廟鄉,1958年併入阜城公社,1961年析置蔡家廟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149.9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轄蔡家廟、徐家莊、西王家塬、土橋子、谷家大堡子、樊塬、齊溝門、東王塬、黃草塬、史家店、萬家莊、北岔溝12個行政村。2009年?(不包含葛崾峴辦事處),面積115.6平方千米,2296戶10137人,轄10個行政村,73個村民小組。
行政區劃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城鄉分類
| 名稱
|
621021209200
| 220
| 徐新莊村委會
|
621021209201
| 220
| 史家店村委會
|
621021209202
| 220
| 北岔溝村委會
|
621021209203
| 210
| 蔡家廟村委會
|
621021209204
| 220
| 萬家莊村委會
|
621021209205
| 220
| 土橋子村委會
|
621021209206
| 220
| 齊溝門村委會
|
621021209207
| 220
| 樊家塬村委會
|
621021209208
| 220
| 大堡子村委會
|
621021209209
| 220
| 西王塬村委會
|
621021209210
| 220
| 葛崾峴村委會
|
621021209211
| 220
| 天子村委會
|
621021209212
| 220
| 賈塬村委會
|
621021209213
| 220
| 二郎山村委會
|
621021209214
| 220
| 辛龍口村委會
|
621021209215
| 220
| 高廟村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