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孑民

蔡孑民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別號孑民,中國近代革命家、教蔡元培育家,1916年12月—1927年7月任北京大學校長。

履歷,著作和辦學思想,

履歷

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出生於浙江紹興。17歲考取秀才,18歲設館教書。1890年中進士,1894年授翰林院編修。留心新學,同情維新派。戊戌變法失敗後,深感清廷政治改革“無可希望”,斷然離開翰林院南下,任紹興中西學堂監督,提倡新學。
1902年,在上海與章炳麟等發起成立中國教育學會,並擔任會長。同年秋又創立愛國學社和愛國女學,創辦《俄事警聞》(後改名《警鐘日報》),提倡民權,鼓吹革命。
1904年,與龔寶銓等在上海建立光復會,密謀武裝起義。次年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主張教育應從造成現世幸福出發,提出修改學制、男女同校、廢除讀經等改革措施,摹仿西方資本主義教育制度,確立了我國資產階級教育體制。不久因不滿袁世凱的專制統治而辭職,旅居德、法,從事教育、哲學和美學研究。1915年與李石等組織留法勤工儉學,次年與吳玉章等組織華法教育會。
1916年回國,次年任北京大學校長,著手改革北京大學。改革北大領導體制和學科、學制設定,創辦科研機構,倡導平民教育,首行男女同校。他採取“兼容並包”的方針,大量引進新人物,不拘一格招聘眾家。北京大學很快即開學術研究、思想自由之風氣。蔡元培還支持日益興盛的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贊成文學革命,反對封建復古主義,倡導以科學和民主為內容的新思潮。他的努力終使北大成為“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提倡民主與科學,宣傳勞工神聖,在全國大學中,第一次招收女學生。
赴任前,蔡元培的眾多友人認為北大校方腐敗,如赴任有礙名望。孫中山認為,“北方當有革命思想的傳播,像蔡元培這樣的老同志,應當去那歷代帝王和官僚氣氛籠罩下的北京,主持全國教育。”蔡元培慨然領命。
由於延聘和支持李大釗、陳獨秀、魯迅等人任教講學,使北大不僅成為全國學術研究中心,而且成為新文化運動搖籃。五四運動中同情學生愛國鬥爭。1923年1月被迫辭職出走歐洲。 1926年2月回國,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工作。1927年倡議成立大學院作為全國最高學術教育行政機關,被任為大學院院長,後改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九·一八事變後,奔走呼號,倡導抗日。1932年,與宋慶齡、魯迅、楊杏佛等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對國民黨的特務統治,積極開展愛國民主抗日活動,擁護國共合作。1938年被推為國際反侵略大會中國分會名譽會長。
1940年3月5日病逝於香港。

著作和辦學思想

其著作輯有《蔡元培選集》。
任校長時實行的辦北京大學的方針  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思想自由,兼容並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