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以“蔡元培時期北京大學治理”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蔡元培時期北京大學治理的背景、模式、特點和成果,總結蔡元培時期北京大學治理觀及其對當代大學治理的啟示。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曾創造過輝煌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大學治理方面,前人留下了可資借鑑的教育理念和實踐經驗。20世紀二三十年代,蔡元培、
蔣夢麟、
胡適、
郭秉文、
梅貽琦等歸國留學生積極投身於教育事業,以實現教育管理民主化、科學化和國際化為目標,主導高等教育現代化改革運動,眾多一線教師和教育人士紛紛參與。在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史上,蔡元培時期北京大學治理是一個重要的事件。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擔任北京大學校長,將西方大學制度的核心觀念——“教授治校”移植於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北京大學得以成功治理,一躍成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國立大學、新文化運動中心、五四運動策源地和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基地。在這個過程中,北京大學形成了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學術氛圍;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和馬克思主義傳統。基於此,《蔡元培時期北京大學治理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核心觀點如下:大學治理內容豐富,重要的是完善大學內部治理結構。蔡元培時期北京大學治理的成功之道在於注重充分發揮教授的作用,建立了教授治校管理體制。教授治校管理體制既是蔡元培自上而下推行改革的結果,又是教授群體自下而上共同努力的產物。蔡元培在擔任校長期間,積極延聘“學問家”和“模範人物”,維護教授在治學和治校方面的核心角色;由於蔣夢麟、胡適等一批“熱心而積學的教員”積極參與,評議會、教授會等學校組織得以運轉起來,有力地維護學術自由、學校自治,打破了受政府官僚制約和影響的學術生態和管理體制。21世紀以來,中國大學“去行政化”的呼聲日益高漲,但教育改革進度緩慢,學術力量與行政力量的衝突一直是大學治理的頑疾。“教授治校”模式可以為當代高校“去行政化”提供有益借鑑。大學首先是一個教學和科研機構,在資源配置方面應以學術權力為主。教授是學術創新的中堅力量,必須保證教授在大學治理中的主導地位。“去行政化”不是不要行政,而是改變管理方式,重視學術力量對行政力量的制約和監督。
蔡元培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是當時北京大學得以成功治理的關鍵因素。就“教授治校”而言,“非校長之清公雅量,則此制度不克成立,非師生絕對信任校長,此制度不易推行也”。學校的穩定發展和師生的齊心合力在很大程度上緣於對蔡元培的尊敬和信服。面對教授群體中的紛爭、師生之間的矛盾、學府與政府的衝突,蔡元培屢次以辭職來調整大學的內外關係,但這種“卡里斯馬效應”終難避免“人去政息”的結局。1930年蔣夢麟在繼任北京大學校長後,提出“校長治校”模式。這不僅是當時南京國民政府推行“黨化教育”的客觀結果,還是應對校內外風潮的無奈之舉。
歷史是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教育發展有其特殊的規律。在蔡元培時期北京大學治理實踐中,北大學人闡明大學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學術人才;確立以文、理兩科為重點的發展方向,“融通文、理兩科之界限”;主張“兼容並包,思想自由”的原則,給學術研究提供廣闊的空間;倡導“教授治校”的理念,把大學治理的權力交給教授;實行學生自治,提出“讀書不忘愛國,愛國不忘讀書”;面對北京政府的干涉,呼籲“教育獨立”。這些系統的思想內涵豐富,鐫刻著時代烙印。雖然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任務,當代大學發展的方向是研究性、綜合性大學,但是學術自由、兼容並包、大學自治仍是大學治理的真諦。人們要繼承歷史的“遺產”,重構新時期大學精神。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張傳泉,1987年生,山東泰安人。2012—2016年,在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習,獲法學博士學位;2016年後,在北京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工作,講師,碩士生導師,入選北京市思政課教師“揚帆資助計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