蔌蔌

蔌蔌

蔌蔌,漢語詞語,讀音為sùsù,可形容風聲勁疾、花落的樣子、液體流動的樣子,又有菜餚的意思,如宋代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蔌蔌
  • 拼音:sù sù
  • 另作:簌簌
  • 舉例:蔌蔌風威
  • 含義:形容風聲、花落、液體流動等
基本信息,解釋,出處,

基本信息

詞語:蔌蔌
部首:艹,部外筆畫:11,總筆畫:14 ; 繁體部首:艸,部外筆畫:11,總筆畫:17
筆順編號:1 2 2 1 2 5 1 2 3 4 3 5 3 4
蔌:sù ㄙㄨˋ
◎ 〔~~〕
a.形容鄙陋;
b.風聲勁疾,如“稜稜霜氣,~~風威”;
c.花落的樣子,如“又有牆頭千葉桃,風動花落紅~~”,亦作“簌簌”;
d.液體流動的樣子,如“清泉~~先流齒”。
◎ 菜餚:山餚野~。
英語:vegetables

解釋

  1. 勁烈
  2. 象聲詞,輕微之聲
    ①形容風疾:蔌蔌風威。
    ②形容花落:風動落花紅蔌蔌。
    ③形容水流:清泉蔌蔌。

出處

《詩·小雅·正月》:“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 毛 傳:“蔌蔌,陋也。”
林紓《讀》:“於是佌佌蔌蔌者布滿朝列,國豈有不卒斬者耶!”
《文選·鮑照》:“稜稜霜氣,蔌蔌風威。”李善註:“蔌蔌,風聲勁疾之貌。”
韓愈《雨》詩:“坐來蔌蔌山風疾,山雨隨風暗原隰。”
五代和凝天仙子》詞之二:“洞口春紅飛蔌蔌,仙子含愁眉黛綠。”
宋 蘇軾 《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詞:“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
高啟《梅花》詩之八:“枝頭誰見花驚處,嫋嫋微風蔌蔌霜。”
宋 蘇軾 《食甘》詩:“清泉蔌蔌先流齒,香霧霏霏欲噀人。”
宋 蘇軾 《賀新郎·夏景》詞:“共粉淚,兩蔌蔌。”
《南史·王晏傳》:“見屋桷子悉是大蛇,就視之,猶木也。 晏 惡之,乃以紙裹桷子,猶紙內搖動,蔌蔌有聲。”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何經文》:“會夜,大霧晦黑,乃設伏。縱羊山中走,齕草,蔌蔌有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