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蔌蔌
- 拼音:sù sù
- 另作:簌簌
- 舉例:蔌蔌風威
- 含義:形容風聲、花落、液體流動等
基本信息,解釋,出處,
基本信息
詞語:蔌蔌
部首:艹,部外筆畫:11,總筆畫:14 ; 繁體部首:艸,部外筆畫:11,總筆畫:17
筆順編號:1 2 2 1 2 5 1 2 3 4 3 5 3 4
蔌:sù ㄙㄨˋ
◎ 〔~~〕
a.形容鄙陋;
c.花落的樣子,如“又有牆頭千葉桃,風動花落紅~~”,亦作“簌簌”;
d.液體流動的樣子,如“清泉~~先流齒”。
◎ 菜餚:山餚野~。
英語:vegetables
解釋
出處
《詩·小雅·正月》:“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 毛 傳:“蔌蔌,陋也。”
《文選·鮑照》:“稜稜霜氣,蔌蔌風威。”李善註:“蔌蔌,風聲勁疾之貌。”
唐韓愈《雨》詩:“坐來蔌蔌山風疾,山雨隨風暗原隰。”
明高啟《梅花》詩之八:“枝頭誰見花驚處,嫋嫋微風蔌蔌霜。”
宋 蘇軾 《食甘》詩:“清泉蔌蔌先流齒,香霧霏霏欲噀人。”
宋 蘇軾 《賀新郎·夏景》詞:“共粉淚,兩蔌蔌。”
《南史·王晏傳》:“見屋桷子悉是大蛇,就視之,猶木也。 晏 惡之,乃以紙裹桷子,猶紙內搖動,蔌蔌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