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洞口春紅飛蔌蔌》是五代十國時期詞人和凝的一首詞。首句刻畫了暮春落花紛紛的景象。第二句寫仙女含愁的模樣。第三句將春愁的內容具體化,是因為阮郎一去不歸。寫仙女因相思而懶於燃爐燒香,以表相思之苦。結尾用“流水落花”的殘春景色,收束全篇,進一步抒發仙女良辰空度之情,並照應首句“紅飛蔌蔌”的殘景。此二首詞均為借仙女之身,而抒凡人之情。本詞想像劉晨、阮肇別去後山中仙子的纏綿繾綣的相思之情,想像瑰麗奇特。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天仙子·洞口春紅飛蔌蔌
- 創作年代:五代十國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和凝
- 詞牌名:天仙子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評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天仙子
洞口春紅飛蔌蔌⑴,仙子含愁眉黛綠,阮郎何事不歸來⑵?懶燒金⑶,慵篆玉⑷,流水桃花空斷續。
作品注釋
⑵阮郎——阮肇,此泛指所愛之人。據《神仙傳》和《續齊諧記》載,漢明帝永平時,剡縣有劉晨、阮肇二人人天台山採藥,迷失道路,忽見山頭有一顆桃樹,共取食之,下山,得到澗水,又飲之。行至山後,見有一杯隨水流出,上有胡麻飯屑。二人過水行一里左右,又越過一山,出大溪,見二女顏容絕妙,喚劉、阮二人姓名,好像舊時相識,並問:“郎等來何晚也!”因邀還家,床帳帷慢,非世所有。又有數仙客,拿三五個桃來,說:“來慶女婿。”各出樂器作樂,二人就於女家住宿,行夫妻之禮,住了半年,天氣和暖,常如春二、三月。常聞百烏啼鳴,求歸心切。女子說:“罪根未滅,使君等如此。”於是送劉、阮從山洞口去。到家,鄉里怪異,經查尋,世上已是他們第七代子孫。二人於是又想回返女家,尋山路,不獲,迷歸。至太康八年,還不知二人下落。以後詩詞中就常用“劉阮”、“劉郎”、“阮郎”來指久去不歸的心愛男子。
⑶懶燒金——懶於去燃金爐。
⑷慵篆玉——懶於去燒盤香。篆(zhuàn 賺)玉:指用以薰香的料,盤香之類。“篆”在此用為動詞,與上句“燒金”互文,意思相同。
作品評析
這一首是承前首《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縷鳳》,繼續寫仙女春愁。首句刻畫了暮春落花紛紛的景象。第二句寫仙女含愁的模樣。第三句將春愁的內容具體化,是因為阮郎一去不歸。傳說漢代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溪邊有二女子,忻然如舊相識,乃留劉、阮止焉,居數月,而還人間,已隔數世,遂復入天台,迷不知其處矣。這裡的“阮郎”,也就是仙女所戀的男子,仙女怨他,何事不歸?“懶燒金,慵篆玉。”寫仙女因相思而懶於燃爐燒香,以表相思之苦。結尾用“流水落花”的殘春景色,收束全篇,進一步抒發仙女良辰空度之情,並照應首句“紅飛蔌蔌”的殘景。此二首詞均為借仙女之身,而抒凡人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