蔄

姓,聚居于山東省威海文登區埠口鎮嶅山村,不足千人,後陸續遷出,現在在七台河市以及承德市都有較多蔄姓聚居,加之其他散戶,約三千人;現在蔄字已有簡化字,上“艹”下“問”字,此姓者身份證都也修改成簡體字,可能是當地政府自造字,不過計算機字型檔還無此字。無奈此姓者外出打工一般用苘字代替姓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蔄
  • 拼音:màn 
  • 部首:艹
  • 部外筆畫:11
漢字字義,筆畫拼音,基本字義,溯源始末,蔄姓由來,蔄字解析,使用與推廣,人口狀況,其他說明,古籍解釋,

漢字字義

筆畫拼音

總筆畫:14 ; 繁體部首:艸,部外筆畫:11,總筆畫:17
五筆86&98:AUKF 倉頡:TANR
筆順編號:12225112511251 四角號碼:442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504
拼音:mànㄇㄢˋ

基本字義

蔄,姓氏,聚居于山東省威海文登市埠口鎮嶅山村,不足千人,後陸續遷出,現在在七台河市以及承德市都有較多蔄姓聚居,加之其他散戶,約三千人。
現在蔄字已有簡化字,上“艹”下“問”字,此姓者身份證都也修改成簡體字,可能是當地政府自造字,不過計算機字型檔還無此字。無奈此姓者外出打工一般用苘字代替姓氏。

溯源始末

蔄姓由來

由於蔄姓的特殊性和蔄氏族人較為鮮見,使我從小對蔄姓和蔄氏祖居地充滿了好奇和憧憬,而後來幾乎從事了一生的史志專業,讓我對蔄氏家族的了解和編纂家譜萌生了強烈的使命感。然而,由於蔄氏家族歷史奇特而又悠久,人員分布極為廣泛,加之我本身工作也十分繁忙,這項工作一直未能順利進行。
蔄姓為造字作姓,少有字典刊登,就連《百家姓》中都沒有此字。讀高中時,我才知道蔄字能夠在《康熙字典》里查到。這部編自清初、解放後有少許印刷的辭典,是通常人難能得到的。但我由此得出判斷,蔄字不僅存在,而且在清代就有。後來,我隨遼寧省市、縣參觀團前往文登考察工作時,特意到老家嶅山,並得到祖傳《蔄氏家譜》。家譜開篇寫道:“蔄氏一族於明洪武二年從雲南遷至文登嶅山”。這就又把蔄姓來源追溯至元明以前。而後又查到宋代的《廣韻》、唐朝的《唐韻》刊載蔄字,又把蔄姓追溯自隋唐以前。蔄字後又見自於三國時代的《埤倉》。這部由魏國大學士張揖編寫的辭書這樣記述:“蔄,姓也”。而遍查我國東漢以前各種辭書,都沒有關於蔄字的記載,從而把蔄字的產生確定在“三國”前的東漢時期。可以說蔄姓產生自東漢,蔄氏家族是一個主要以辭書譜諜維繫傳承、繁衍發展起來的氏族,從漢至今已跨越近二千年。蔄姓是一個十分古老、奇特而又充滿睿智的姓氏。

蔄字解析

蔄氏家族世代相傳,“蔄”字是蔄氏先人為躲避官府追查而造。如今,由於蔄氏先人造字作姓刻意隱藏,造字人的身份已無從查考。但從蔄氏口口相傳的族史中,以及“蔄”字產生的時間和文字結構來分析,“蔄”字應為東漢末年政權更替期間的士大夫所造。其一,造字作姓應為有較深文化造詣的官宦階層。古代平民百姓多不識字,造字更不可能,即使是個別鄉紳雅士遇有災難而隱名埋姓,也不能造字作姓。其二,造字作姓,需要在辭典刊登以前的一個時期出現。造字開始時人數不會很多,寥寥幾人的姓氏是不會被朝廷認可、並被收錄編纂在典籍中的。而只會在延續一定時期後、氏族發展到一定規模才會被辭書收錄。“蔄”字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魏明帝太和年間出版的《埤倉》一書。據此可以推斷,造出蔄字作姓的時間應該在三國以前的東漢末年。其三,蔄氏先人造字為姓,不應是非局部的或臨時性的產物,而應是在國家政局激烈動盪的年代產生的。《埤倉》收錄“蔄”字的數十年前,恰是群雄逐鹿、狼煙烽起的東漢末年。從種種跡象看,造字作姓的蔄氏先人很可能是那些王朝覆滅後的東漢皇室成員或權貴人士,他們在朝代更迭後只能更名改姓、潛入民間,進而繁衍生存延續下來。
解析所造“蔄”字,上面為草字頭,表明自己成為“草民”中的一員,而“草民”恰是朝廷權貴對黎民百姓蔑稱的習慣用語。此時的民間也正是自己得以安身立命的最好所在。“蔄”字的下面由“門”和“口”組成,口為人口,門為門路。框架結構設定獨特、精當,充滿睿智,意喻隱藏在民間的家人,定會門路暢通,人丁安康。而標音“慢”字,意喻更名改姓後更需行事謹慎,韜光養晦,進而假以時日,圖謀大業。

使用與推廣

造字作姓並得以收入辭典,彰顯了蔄氏先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雄厚的社會根基。但由於蔄字為造字,又只為姓氏使用,加之深藏其故的原因,所以在蔄姓傳承和推廣使用中存有許多困難。儘管從漢代已經出現蔄姓,唐代的《唐韻》、宋代的《廣韻》、清代的《康熙字典》中也均有此字,又均為姓用。可是在此後的舊中國和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各種辭書卻沒有載有“蔄”字。特別是解放後發行量最大的《新華字典》、《學生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和最具權威性的《辭海》也沒收錄,給蔄字的使用帶來不便。但在實際上,源自三國時代中原地區的蔄姓,歷代王朝的辭典均予收錄,並標以(慢)音,蔄氏家族也世代相傳、延續至今。我於80年代便開始從事地方志和年鑑編纂工作,並長期在中國年鑑研究會擔任地縣工作秘書長一職。而中國年鑑研究會會長尚丁、常務理事胡均又恰是負責出版《辭海》的上海辭書出版社社長和編委,我就於此捷徑向其反映此事,他們均予應允並表示在今後再版《辭海》時給以刊出。但由於再版時間相隔很長,一時未能解決。而後,我聽到國務院責成四川出版社編纂《漢語大字典》的訊息。這部文字浩繁的大型辭書又引起我的注意,我當即給《漢語大字典》編纂處寫信,反映蔄字的使用現狀與困惑,希望能將蔄字收入其中。編纂處很快復函,告之“蔄”字將收錄在《漢語大字典》中。回信說:“蔄字除注有màn(慢)音外,還有lòu(漏)和biàn(辨)兩個讀音,在即將出版的《漢語大字典》中,將尊重你們一族人的意見,蔄字將以‘慢’音出現”。這部收錄56000多字的辭書於1986年出版,成為建國後第一部收錄蔄字的辭書。而且標註蔄姓以màn(慢)為唯一讀音,這對蔄字的使用起到了極為重要的導向作用。此後,含有85000多字的《中華字海》收錄蔄字。含有20000多個姓氏的《中國姓氏大字典》和40000多個姓氏的《中國姓氏書法大字典》也都收錄蔄字,也都標註màn(慢)音。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社會科學院於2006年和2012年分別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均收錄蔄字,並標註“慢”音,這對蔄字的推廣使用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然而值得說明的是,有個別省、市對蔄字予以簡化使用,而這種作法與國家語委關於“姓氏不能簡化”的精神相悖,因而不能進入規範字字型檔,微機不能輸出此字,由此就給先行使用簡化蔄字的地區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人口狀況

蔄氏家族分布廣泛,但主要聚居區有四處。一處為山東文登,一處為河北灤平,一處為黑龍江七台河市。另外,散居在遼寧各地的蔄氏後裔人數也較多。然而,由於蔄氏後裔散居在祖國各地,相互之間鮮于聯繫,給編寫族譜帶來困難。1998年,我去河北豐寧參加全國年鑑會議返回途中,專程趕到灤平縣碾子溝村會見蔄氏族人。2014年,我又去黑龍江省七台河市尋親考察。我還於1982年、1998年、2014年三次前往文登老家祭祖探親,從而對蔄氏家族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據最新統計,蔄氏後裔在山東文登(嶅山村為主)約800人,河北灤平(碾子溝村為主)約260人,在黑龍江七台河市(以七台河煤礦為主)約100多人,而散居在遼寧各地的蔄氏後裔也有100多人。另外在雲南、山西、吉林、北京、天津、上海、安徽、福建、廣東、陝西、浙江、江蘇、湖北、內蒙古、新疆及台灣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也有蔄氏後裔,總計2000餘人。
相傳,蔄氏一族祖居雲南。據《蔄氏家譜》記載:明初,蔄氏一族從雲南遷至嶅山,原有兩支。其中一支西去,以上僅為嶅山一支。而始自河南遷往雲南和其他地區的蔄姓族人,或因戰亂,或因災荒,或因讀音不清已難見蹤跡,但約有數十萬之眾。一般情況下,古代姓氏人口按奇數發展計算,近兩千年間的氏族繁衍至今可達數十萬之眾。如春秋時代的孔子後裔已有數十萬人,而文登始於漢代的叢姓已達四十萬之多,蔄姓的情況應當大體相同。但緣於古代發生的重大戰事和嚴重自然災害及其它不可知原因,人員銳減乃至稀少亦有可能。
從雲南遷至嶅山的蔄氏一族,歷經明清兩個朝代的開拓建設,有了很大的發展。而進入民主革命時期,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蔄氏家族成員更展現出了罕見的聰明才智,在各自崗位上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解放戰爭中,蔄氏一族有50多人參軍支前,一些人光榮犧牲,一些人成為我軍高級指揮員。蔄氏一族在文化素養上亦屬上乘,清代就有太學生,這在有“文登學”美譽的文登市倍受推崇。目前,僅於解放前後從嶅山村走出來的蔄氏後裔,有軍級、廳級及以下各級領導幹部近百人,高、中級知識分子也達50餘人,並有數十人在美國、英國、德國、挪威、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留學、定居。這表明,蔄姓人不僅遍布全國,而且有的還正向其他國家遷徙。

其他說明

1、辭書譜牒與蔄姓
和中華民族大多姓氏不同,蔄氏家族主要是靠辭書譜牒延續傳承、繁衍發展起來的氏族。從首次載入三國時代的《埤倉》開始,唐、宋、明、清和現代辭書都收錄蔄字,並註明僅作姓用,這在全國兩萬多個姓氏中是極為罕見的,並以此使蔄氏一族跨越十幾個朝代、歷經1800多年而經久不衰、繁衍發展。蔄氏一族的發展還與譜牒記錄相關。從明初遷至嶅山的蔄氏一族,也已歷經600餘年。其間,於清雍正八年、嘉慶十九年和光緒十三年三次編修家譜,對家族歷史予以詳實記載。而地方辭書——《文登市志》、《灤平縣誌》也對蔄氏一族發展變遷予以記錄。如將作為地名的蔄山、蔄子溝分別記述為‘始於清初和清代中葉’,標明均由為嶅山蔄氏後裔所建。《蔄氏家譜》記載:蔄山系嶅山蔄氏近祖第四代開發,後因人丁不旺折回。只留下兩座墳塋,命名蔄家墳山(簡稱蔄山)。蔄山是蔄氏先塋地,但並無蔄姓人居住。蔄山村因蔄山取名是在民國年間,演繹成蔄山鄉、蔄山鎮,更僅僅是近二、三十年中的事情,那種憑想像或道聽途說認為嶅山蔄姓是從蔄山鎮而來顯然是極為錯誤的。而後又因在蔄山出土秦權(秤錘),網上由此引發蔄姓為秦皇所賜的言論,這更是不著邊際的戲言。河北灤平蔄子溝系嶅山蔄氏近祖第五代的開發。不過蔄氏後裔在蔄子溝北邊的碾子溝居住,也不在蔄子溝居住。
2、媒體宣傳與蔄字
蔄氏家族的繁衍發展和興旺發達,首先取決於蔄氏家族自身。由於幾乎遍及全國的蔄姓後裔日趨活躍,他們中一些人或成為某個單位的排頭兵,或成為某條戰線的領軍人物,在各個領域熠熠生輝、影響廣泛,並通過媒體宣傳使蔄字成為中華字海中較為活躍的一分子。而以蔄家墳山發展成的蔄山鄉、鎮,原為文登市倒數第一,現一躍而居文登市、威海市首位,山東省十大名鎮,全國十大園林鎮,又被國務院樹為“蔄山模式”加以推廣,使蔄字在中央各大媒體和省市宣傳機構頻頻出現,這無疑對蔄字的使用是一個有力地推動。另外,對於這一古老奇特姓氏的宣傳推介,作為現代信息手段網際網路的作用也功不可沒。於本世紀初紫光3輸入法開始使用蔄字,使蔄字在現代便捷的網路信息中開始出現,對蔄字的推廣使用更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3、根在河南
山東嶅山為明初從雲南遷來蔄氏後裔的祖居地,不僅《蔄氏家譜》記載,就是在明初從有“小雲南”之稱的山西洪洞大槐樹遷來的800多個姓氏中也有遷徙蔄姓的記載,兩者之間完全契合。那種把明初嶅山先祖說成是元代中葉移民,並經過榮城、蔄山等地再到嶅山的說法毫無史料依據。蔄字最早見諸於曹魏政權的《埤倉》,說明蔄氏先祖始自三國以前的東漢時期。而東漢和魏國的都城均在河南洛陽。被迫改姓的東漢上層人物當時應當在中原地區的河南一帶。尤其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三足鼎立,曹魏政權只是盤踞在黃淮流域的中國北部地區,並沒能統轄全國。所說蔄氏始祖出自更遠地區或邊陲地帶不太可能。清代編制的《蔄氏家譜》所記蔄氏一族從明初洪武二年遷至嶅山,僅記載著600年前蔄氏家族的一次遷徙。所記蔄氏一族從雲南遷入,應該是經過從漢至明1000多年演變的眾多蔄氏家族的一支,並不是全部,其根還應在河南。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亡莧切。人姓,見《姓譜》。《正字通》作莫半切,音慢,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