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行

蓮子行

蓮子行,也稱唱蓮子,是指邊行邊歌的唱班。蓮子行曾是天台城鄉最為風光的民間表演。它最早流傳於天台,在清光緒年間盛極一時,每逢燈會、廟會、送水、迎神等重大活動,都會看到蓮子行表演。上世紀80年代初,蓮子行被載入《中國民間音樂集成》,2006年,蓮子行被列入台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蓮子行的必唱曲目是《十二月歌》,從正月起逐月唱下去,都是描寫月令和吉祥祝福的內容。表演時主要由蓮子行頭領唱,唱詞一般用七言,也有用九言、十一言等。每節唱詞分為四句,前二句稱為下句,後接四段和句,講究對偶和壓韻。據記載,原來伴奏樂器有二胡、笛子二種,還有少數用板胡演奏,開場和演唱間隙還用鑼鼓吸引觀眾,現今一般不再使用這些樂器。

如今的蓮子行表演者大多換成了老年人,不再是父輩口中的少男少女蓮子行,但看著蓮子行頭,左手持銅鈿鞭,右手握剎啦啦簽,用地道的天台方言發音領唱,依然還有叫好聲和鼓掌聲。這朵入選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民俗奇葩,以獨特的說、唱、演表現形式,傳承了民間藝術風骨,源於民、唱於民、樂於民。

2010年9月,天台縣申報的蓮子行被台州市人民政府命名為第一批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為民間音樂。 西王蓮子行(丐幫)於2010年10月被紹興市人民政府命名為紹興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蓮子行
  • 起源時間:清光緒年間
  • 類別:民間音樂
  • 流行地區:台州市、紹興市
歷史淵源,民俗特色,服飾,詩歌,曲目,民俗傳承,民俗保護,

歷史淵源

蓮子行流傳於新昌和嵊州農村,興起於清鹹豐年間,為當時廟會的群體舞蹈。扮演者40至100人。舞裝有兩種:新昌縣大市聚鎮青宅班,冰戴草圈,身穿茶坊衣,腰束草繩,腳蹬草鞋;同縣新林鄉查林班,頭扎花巾,身穿緊袖排扣衣,腰縛闊帶,腿裹綁帶。表演時,一人手執“開口龍頭棒”(竹竿筒內以鐵絲串銅錢,舞動時發出“切察”聲)和“蓮相”領舞、領唱,其他人手執“竹板”(俗稱“七姐妹”,用七塊竹板組成)群舞、群唱。舞步有踏步揮打、踏步敲碟、踏步打權等,隊形有“八”字形,斜“二”字形等。曲調輕鬆活潑,節奏感強,唱詞由領唱者即興隨編。1950年起,多用於宣傳社會新風尚。早先參加者全為男子,1950年起改男女合舞。
蓮子行蓮子行
迎神賽會,不缺蓮子行.過去,每逢迎神賽會,兩行少男少女邊唱邊舞的隊伍總是特別突出,每節歌都以“荷花啷呀啊”作結,因此稱作“蓮子行”。
蓮子行流傳於天台城關、白鶴、平橋、街頭等地。遠在清光緒年間即已相當盛行。過去,每逢元宵燈會、廟會、迎神、送水等重大活動時都有蓮子行表演。清代的蓮子行皆由十四、五歲的男少年表演,後來出現女子表演的女隊,由男子表演的則稱男隊。至民國後期,多由女隊表演。
平橋伍佰村的蓮子行較多的保存了原始風味。據說,是伍佰村的張氏祖先根據八仙傳說,創製了由八人組成的蓮子行形式。後來慢慢流傳下來,人數也有了改變。一般來說,蓮子行由16-20餘名少女或少男組成,無論男班、女班都是經過挑選,各個形貌俊俏、長短適中、擅長唱歌。表演時,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列由一位“蓮子行頭”率領。蓮子行頭善於應變、色藝雙全,左手持銅鈿鞭(板長1尺,板寬一寸,上方有三個小洞,串有數隻銅錢),右手握剎啦啦簽(又稱“竹尺劍”,即帶齒的小竹劍,長1尺,寬一寸),發音領唱。蓮子行尾(隊員)手拿小竹板和串兒(又稱“七姐妹”,長5寸,每格串有銅錢一隻),接唱應聲。歌聲伴隨著行進的步伐,蓮子行頭的銅鈿鞭與行尾的串兒,以相同的節奏,發出“剎啦啦啦”的響聲,此起彼伏,聲情並茂。
西王村的西王蓮子行這一民間表演藝術始於明朝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系由戲曲《雙貴圖》演繹而來。相傳村內有一位叫蘭繼子的青年,隨母親改嫁於當地村民蘭荒草。繼父死後,兄叢林、叢秀外出趕考得中後在朝廷做官。母親逼迫兄嫂白天磨粉,晚上紡紗織布,吃盡苦頭。蘭繼子同情兄嫂遭遇,背著母親,組織村人千里尋兄。蘭繼子臨行前,嫂子偷殺雞給叔吃後分別,母親看到血後誣嫂殺叔而報官府,被入獄問斬。而蘭繼子打扮成乞丐模樣,一路唱蓮子行歷盡艱辛,終於兄弟相逢,救嫂子於法場。由此事件後,皇上招蘭繼子為駙馬,賜封《雙貴圖》。西王蓮子行從此就沿襲前輩表演技巧,在農曆10月15日參加沃洲山真君殿廟會時,隨“三十六行”遊行隊伍一道表演,歷經清代、民國。解放後因廟會屬於封建迷信而一度停演,直到1993年,這一民間傳統表演藝術才得以恢復。現由村人呂紹秋為主組隊原汁原味承襲表演。
蓮子行
每逢有重大活動需要蓮子行表演時,各村便挑本村少年組成蓮子行班,請師傅教唱。待表演結果,蓮子行班即解散,下次活動,則另行再行組織訓練。表演期間,各村的蓮子行班竭盡所能,力爭上遊,被公認優勝的蓮子行班在民眾中廣為稱頌,村民們亦以此為榮。

民俗特色

服飾

蓮子行的服裝,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如今的蓮子行多穿傳統的艷麗服裝,大多是上紅下綠的大襟面衫,十分喜慶。但據八九十的老人們回憶,解放前,蓮子行頭都是頭套草帽,腳穿草鞋,打扮成乞丐模樣,上街表演的。這一習俗的改變,究竟是為何已經不得而知了,民俗專家猜想跟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改變,有很大的關係。
蓮子行

詩歌

融說、唱、演為一體
淡淡胭脂畫牡丹,
百客人前開口難,
四周都是高師父,
細聽奴們說一番。
……
唱一陣來又一陣,天台還有八大景;
清溪落雁有名聲,赤城棲霞有仙音;
螺溪釣艇黑沉沉,雙澗回瀾在國清;
這是褚定濟先生蒐集的,流行於天台縣桐柏山的百丈蓮子行,中間唱的是天台山八大景。據天台縣文化館辦公室副主任龐民介紹,天台蓮子行的唱詞大致分兩種。一種是廟會期間在神廟前演唱的固定曲目,如平橋三義廟廟會的《桃園結義》、《千里走單騎》、《古城會》、《華容道》、《單刀赴會》等,內容一般改編自歷史演義或民間傳說;另一種是重大活動時沿街演唱的唱詞,由蓮子行頭結合當時的情境隨編隨唱,見什麼唱什麼,行話稱“憧”。沿街的每一片店鋪,店鋪中的每一種貨物都是蓮子行詠唱的對象,以詠唱的品種齊全,想像奇特、語句詼諧取勝。比如,有時由於表演出色,觀眾圍住不放,她們就會用唱詞要求放行,如求雨回來路上被圍,她們唱到:
兩旁眾兄勿用團團圍住鬧盈盈,
蓮子行
且聽奴家說分明:山又高,路又遠,
今日日子又來短,奴們要送龍王回廟轉。
沒有功夫再陪伴,要求眾兄放我去。
日後相見再相敘。
這種情況下,一般圍觀民眾都會讓出一條路來。蓮子行便唱著“小夥計,慢慢走,慢慢行,大哥姐姐放我上路行”的詞繼續前行。

曲目

蓮子行的必唱曲目是《十二月歌》,從正月起逐月唱下去,都是描寫月令和吉祥祝福的內容。表演時主要由蓮子行頭領唱,唱詞一般用七言,也有用九言、十一言等。每節唱詞分為四句,前二句稱為下句,後接四段和句,講究對偶和壓韻。蓮子行尾在其間插入襯句,襯句中多用具有代表性的襯詞,如“剎啦啦啦啦啦”和“哎,荷花花兒開,曖得兒家中一朵鮮荷花開”等。蓮子行曲調簡單,蓮子行頭常以一種曲調反覆循環演唱。樂句短小、節奏明快、旋律流暢,其間以小竹板、串兒、銅鈿鞭打出節拍,增強節奏感。據記載,原來伴奏樂器有二胡、笛子二種,還有少數用板胡演奏,開場和演唱間隙還用鑼鼓吸引觀眾,現今一般不再使用這些樂器。
蓮子行

民俗傳承

蓮子行第一次彙編成冊,載入《台州風俗》一本書,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它的整理人是原天台文化局副局長曹志天。如今,為了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開展農村文化俱樂部活動。當時,天台縣文化館便開始全面的深入各鄉各地,蒐集關於蓮子行的曲目、服裝、隊形,以及流傳時間,館裡上上下下的人,都對蓮子行有了特殊的情結。
蓮子行
位於新昌縣大市鎮鎮西的西王村是遠近聞名的文化特色村,其中該村古樸原始的“蓮子行”已成為唱響當地民間藝術的主旋律。西王蓮子行(丐幫)是一種頗具特色的民間群舞,它有獨特的曲調,具一唱眾和、邊走邊唱邊舞的藝術特色。這一民間表演藝術始於明朝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系由戲曲《雙貴圖》演繹而來,在每年農曆十月十五開展沃洲山真君殿廟會時,西王蓮子行(丐幫)就沿襲前輩表演技巧,隨“三十六行”遊行隊伍一道表演,歷經清代、民國,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該項目已於2010年10月被紹興市人民政府命名為紹興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蓮子行隊伍可大可小,不拘一格,大約由20至80餘人,以至100餘人組成,少的一般在40人至50人左右。表演人員頭戴扎花草圈,身穿茶坊布衣,腰束草繩,腳蹬草鞋,右手專作表演動作,左手食指和大姆指夾住由5至7根竹片穿成的響器,響器上裝有數個彩色小絨球,領唱的另在右手握一長形尺板,起表演與指揮的作用。表演時,由一人帶頭領唱,其餘隊員在後列成兩行緊隨其後。領唱的隨機應變即興編唱,見到什麼就唱什麼,其內容有讚揚大姑娘漂亮的;有鞭笞為官、為富不仁的;有慨嘆百姓無鹽無糧的;有指桑罵槐斥責行為不規的等等。
蓮子行蓮子行
解放後西王《蓮子行》曾因廟會屬於封建迷信而一度停演,直到1993年,村人呂紹秋在多年潛心積攢唱詞、道具、服飾等知識的基礎上,主動串家走戶、摸排尋找演出人員,並自籌資金購服裝、制道具,拉出了20個人參演的《蓮子行》隊伍,以其原汁原味的表演在當年農曆十月十五的真君殿廟會中取得了成功。自此西王蓮子行(丐幫)這一民間傳統表演藝術得以恢復。
蓮子行
天台縣白鶴鎮繁榮村“蓮子行”表演隊隊長褚定詩。雖偏居白鶴鎮一隅,但是不斷豐富的文化生活,使繁榮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文化大村。村里拿手的蓮子行被列入台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正在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市聚鎮西王村,57歲的徐志洪是《蓮子行》的第三代傳人,因為愛上這一行,還被評上了浙江省首批優秀民間文藝人才。

民俗保護

《蓮子行》,一度銷聲匿跡近60載。3年前,繁榮村對《蓮子行》進行重新整理、排演。憑藉5分鐘生動完整的表演,《蓮子行》順利進入台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在,不管男女老少,繁榮村隨便拉出一個人,都能哼上幾句《蓮子行》。村里光是專業的《蓮子行》表演隊伍就有3支,涵蓋老年、中青年和少年。村委會主任徐永武逢人就說:“《蓮子行》,就是我們繁榮村的村歌。”
蓮子行
在繁榮村聽《蓮子行》,村民提到最多的是兩個人:一個是“老師傅”褚定詩,一個是“好媳婦”劉玉玲。“就是他們找回了《蓮子行》。”
蓮子行
1997年,國小老師褚定詩退休,回到村里,被推選為村老人協會會長。有一天,褚定詩突然想到了《蓮子行》,“我在8歲時就唱過,至今還記得好多歌詞。”70載春秋倏忽已過,褚定詩用手敲著桌板,唱起了他兒時的記憶:“荷花夏紅,菊花秋開,臘梅冬鬧,莎啦啦,芍藥花開賽牡丹……”就這樣,褚定詩譜曲、填詞,一首完整的《蓮子行》重現於世。隨後,老褚招募了16名少男、少女,成立了“蓮子行班”,趁著放寒假,邊教唱詞、邊教動作。大年初一,這群孩子穿紅戴綠地演繹起這曲《蓮子行》。
2010年,繁榮村“好媳婦”劉玉玲的出現,讓《蓮子行》煥發新的生命力。村民劉玉玲本來跟著老公在上海做模具生意,那年夏天,縣文廣新局的老同學王未火到上海看她,提起了《蓮子行》,“這是天台最有特色的表演,可惜一直銷聲匿跡,沒法在舞台上表演。”熱心文藝的劉玉玲,當年就放棄了生意,趕回村里,拉起隊伍重演《蓮子行》。
此後,“邊走邊演”變成了“載歌載舞”,傳統的《蓮子行》呈現出滿台生輝的藝術效果。由此,2012年下半年,《蓮子行》順利入選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進入村裡的後澤國小,成了小學生必修的藝術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