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古船博物館

蓬萊古船博物館

蓬萊古船博物館位於山東省煙臺市蓬萊閣景區小海西南岸,是一座以古登州港與出土古船為主題的專業性遺址博物館,2012年5月18日正式對遊客開放。館內主要展示了在蓬萊出土的四艘元明時期的中外古船、紫檀木舵桿、黃花梨造船木、木錨、雲龍紋白釉罐、宋耀州窯刻牡丹紋執壺、碗口炮等國家珍貴文物,是研究我國古代軍港、傳統造船技術和東方海上絲綢之路不可多得的實物史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蓬萊古船博物館
  • 外文名稱:Penglai Ancient Ship Musuem
  • 地理位置:山東省蓬萊市
  • 氣候類型:溫帶海洋性氣候
  • 占地面積:8603平方米
  • 開放時間:旺季:早7:30—17:30 淡季:8:00—16:30
  • 景點級別:國家AAAAA級景區
  • 門票價格:執行蓬萊閣大門票
  • 展廳面積:5000平方米
地圖信息,
蓬萊,古登州治所所在地。自古以來,蓬萊就是古代中國北方對外交往的重要港口,是連線東方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隨著蓬萊軍事地位的日漸突出,明朝政府在原來刀魚寨的基礎上建造了備倭城,後來擴建成為水城,水城成為我國現存唯一完整的古代海防要塞建築。作為蓬萊水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小海在1984年和2005年進行了兩次大規模清淤,共發掘出了4條古船,既有戰船,又有貨船,既有中國船,又有韓國船,另外還有鐵錨、纜繩、炮彈、殘鐵劍、貨幣、陶瓷器等大量文物,這對研究中國古代航海史、造船史、軍事史以及登州古港在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和海防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為了對古船和其他出土文物進行展示、保護和研究,根據2005年10月“蓬萊水城小海古船保護討論會”專家的意見,決定在發掘古船遺址上建設蓬萊古船博物館。
蓬萊古船博物館總投資1億元,2008年7月破土動工。古船館整體建築是由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的總設計師崔愷設計,總建築面積7276平方米。古船館的設計結合古船展示和保護的特點,將博物館主體基本埋與地下,地面僅保留綠坡和古船台展示場,並根據歷史文獻和考古發掘復建城牆和部分古建築,從而保持了水城風貌的歷史真實性和完整性。屋面復原的三艘古船展示台為遊客提供一個真實體驗和了解古船的場所。根據考古研究復原的三艘古船,營造出戰船停泊在海灣的景象。整體建築2009年4月30日竣工,2012年5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
蓬萊古船博物館在建設中注重與蓬萊水城環境相結合,著重發掘蓬萊港口文化的深厚底蘊,建築外部形式與水城明代古軍港風貌相協調,建築外環境緊扣古港、古船主題,使古船博物館真正融入蓬萊水城的大環境,有助於觀眾充分了解古船與登州的關係,登州在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作用,以及出土古船在中國造船及航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古船館展示區分昔日回眸、瑰寶再現、船業史話、互動體驗和室外展示區等四個部分。
“出土古船”是古船館的核心展示內容,為了讓觀眾更好地了解出土古船的背景、意義以及與古登州港的關係,“古登州港”和“船業史話”是出土古船的兩個重要的背景展示。其中,“古登州港”幫助觀眾了解出土古船與登州的關係,特別是登州在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和海防中的地位和作用。“船業史話”幫助觀眾了解中國古代造船技術的發展、主要船型等。
古船館展陳運用了雕塑、壁畫、模型、沙盤、大型幻影成像、場景復原、古船線條勾勒、發掘遺址展示等多種藝術手段及聲、光、電、多媒體互動等現代化手段,用動態的影像營造活的歷史,主要突出“登州古港”和“蓬萊古船”兩大主題。
步入館內,一架棧橋穿越古船遺蹟展示區。從橋上俯瞰,古船的整體形象盡收眼底。類似於甲板的棧道上,三塊青銅臥地浮雕點明了古船館所要表現的三大主題“船、港、城”。棧道盡頭的大型影片展示了登州古港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帶領觀眾經歷一段古港變遷的歷史旅程。
第一部分昔日回眸以展示登州港歷史文化為主題,以朝代順序為主線,宋代以前主要從海上絲綢之路的角度展示登州港在中、日、朝之間的貿易文化交流;明代以後主要從海防角度展示登州港在我國海防中的地位和作用,兼及海上漕運。以大型幻影成像手段,通過虛實結合的形式鮮活生動的表現唐代登州古港“日出千桿旗,日落萬盞燈”、舟船飛梭、商賈雲集的繁榮景象。唐代登州街景實景復原,通過建築復原、形形色色的人物塑像、藝術畫面延伸現結合,將唐代登州著名的人物典故、事件融入其中,輔以場景道具、音效等手段,使觀眾仿若穿越時空,真正置身其中去感受和聆聽古港的繁榮與昌盛。
第二部分瑰寶再現。出土古船是蓬萊古船博物館的靈魂,它們的發現為我國古船研究增添了新的重要資料,具有重大史料價值,本展廳主要展示蓬萊出土的四條元明時期的古船及出土文物,通過剖析式古船展示,讓觀眾在觀看古船時,除了有感於它們的滄桑和壯觀外,進而了解它們的技術特點和歷史故事。一號古船被微微托起,輔以金屬線框勾勒出古船殘骸之外的輪廓,通過木質與金屬材質的反差,營造強烈的視覺效果,給觀眾震撼的感覺。二、三號古船放置在出土發掘的地方,以還原發掘現場的展示手法讓觀眾切身體會到二、三號古船出土時的滄桑模樣,激發觀眾去探索古船原有的形態、技術以及它們身後的迷人身世。各種構件模型、視頻投影、微縮造船場景向觀眾展示介紹古代傳統造船的工藝流程及技術特點。
多媒體互動區主要結合中國古代傳統航海技術設計了多人搶答、競技划槳、海底抓寶、登桅觀星、海上搏擊、打水手結等互動項目,讓觀眾參與動手操作,從而體驗與學習古代航海技術和知識。
古船館展出文物900多件,出土的四艘古船是展示的核心內容。1984年出土的1號古船,屬明代戰船,船總長32.2米,寬6米,船身修長,是我國已出土古船中最長的一艘;蓬萊1號、2號古船所採用的水密艙技術、艙壁周邊肋骨、構件連線方式、龍骨補強材、桅座等,反映了中國古代先進的造船技術;蓬萊3號古船船底板用長槊穿連、外板用皮槊釘接、上角型搭接的魚鱗式外板、平底和平面船首船尾、向後傾倒的船尾,具有韓國古船的典型特徵;而其艙壁結構、龍骨補強材、鐵釘與木釘並用、設定桅座等又具有中國造船技術,這反映中韓古代造船技術的交流。館內陳列的紫檀木舵桿、黃花梨造船木、木錨、雲龍紋白釉罐、宋耀州窯刻牡丹紋執壺、碗口炮、千佛缸等都是國家珍貴文物,這對研究我國古代軍港、古代造船技術和對外貿易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蓬萊古船的出土,也為更好的研究中國古代造船史、古登州港史提供了史證和資料。以蓬萊古船、登州港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屢次召開,與此相關的學術論文、專著不斷發表和出版。1987年10月“蓬萊古船與登古港學術討論會”在蓬萊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造船、航海、中外交通史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對1號船的用途、年代及復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與會論文集結並出版《蓬萊古船與登州古港》。2005年蓬萊二號、三號、四號古船出土後,2006年8月來自荷蘭代爾夫特科技大學、日本神戶商船大學、韓國海洋大學、韓國全南木浦市國立海事遺物展示館、澳門海事博物館、葡萄牙考古研究所、香港海事博物館、台灣成功大學及國內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武漢理工大學等50多家國內外權威古船科研機構的100多名專家學者,齊聚蓬萊圍繞軍事、港口、海防、海運、古船保護等多學科、多領域進行了研討,這是國內參加人數最多、檔次最高、範圍最廣的一次古船學術研討會,會上44篇精品論文被收錄入《蓬萊古船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並出版。此外,《蓬萊古船》、《登州港與海上絲綢之路》、《登州港與中韓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山東半島與海上絲綢之路》、《朝鮮使節詠山東集錄》等都是蓬萊古船、登州港與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重要成果。
2012年5月18日,蓬萊古船博物館建成開放之際,舉行海上絲綢之路與蓬萊古船·登州港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國內、韓國、日本研究海絲、海洋文化、海交史、古港史、古船史的三十餘名頂尖學者,圍繞海上絲綢之路、蓬萊古船、登州港以及中外航海文化交流等進行深入研討,會議共提交論文五十餘篇,其中35篇精品論文集結後出版了《海上絲綢之路與蓬萊古船·登州港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蓬萊古船博物館是一座以古登州港及其出土古船為主題,集收藏、研究、展示、旅遊、教育為一體的多功能的專業性博物館,強調科普性、知識性、教育性、休閒娛樂性。另外,在四艘古船的發掘遺址上新建古船館,營造出古船出土的真實場景,又是國內遺址博物館的代表。蓬萊古船博物館將會更好的發揮科普和教育功能,普及文物考古知識、講解古航運文化,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為我國的文物保護和利用做出更大的貢獻。
蓬萊古船博物館位於蓬萊閣景區小海西南岸蓬萊古船博物館位於蓬萊閣景區小海西南岸
古船館外景古船館外景
百船圖百船圖
蓬萊一號古船蓬萊一號古船
古船博物館錨具展古船博物館錨具展
展廳內展出的紫檀木舵桿展廳內展出的紫檀木舵桿
傳統造船場景傳統造船場景
展廳展廳
蓬萊2、3號古船(3號船為韓國船)蓬萊2、3號古船(3號船為韓國船)
展廳展出的文物展廳展出的文物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蓬萊市迎賓路59號蓬萊閣景區內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