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澗縣公郎鎮蓋瓦灑村的彝族啞巴會(彝語:熱悶巴),是一種古樸、獨特的祭祀儀式,在南澗境內僅流傳於公郎蓋瓦灑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蓋瓦灑啞巴舞
簡介,特色,發展,
簡介
相傳很久以前,蓋瓦灑村下面有一個名叫阿須落的村莊,因村民多生啞巴,就請畢摩前來查看風水,畢摩說有啞巴神在作祟,必須在二月八日祭啞巴神才能把它趕走,於是阿須落每年農曆二月初八都要舉行跳啞巴活動,以期望把神魔送出村外,祈求村民在新的一年裡清吉平安,達到精神的寄託和心理的慰藉。選擇開春的第一個節日進行祭祀,一是表示村民敬神祭神的誠心,二是祈求在新的一年裡清吉平安。後來,由於瘟疫盛行,阿須落村民被迫遠走他鄉,啞巴神就落腳到蓋瓦灑村興風作浪,蓋瓦灑村只好接著跳起了啞巴舞,一直沿襲至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啞神”的認識人性化了,逐步用輕鬆詼諧的方式取悅於神,啞巴會成了村民們一年一度的娛神娛人的民俗傳承活動。這天村民無需講究過多規矩,啞巴會成了以驅神活動為核心的人神共娛的狂歡節。
特色
幾百年來,啞巴會主要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在整個活動中主要以啞巴們頭戴面具、身畫彩繪的裸舞為主。它通過系列祭神娛神驅神活動,表現出當地彝民的自然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神崇拜現象和原始的宗教崇拜現象,是古老的生殖文化的遺存和延續,是原始生殖文化的活化石。在整個活動中借用“啞巴”這一特殊角色來驅邪逐疫,同時也因啞巴區別於常人而讓他們來做人們羞於表現的肢體動作,來進行性知識、性啟迪等性教育活動,使較為神秘的神事活動增添了更多的世俗色彩,啞巴會古老而特別的這一行祭方式及其從中蘊藏的文化內涵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是雲南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藝術中一朵燦爛的藝術奇葩。
發展
近年來,蓋瓦灑啞巴會以其獨特的活動方式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引起了中外很多專家的關注,有關蓋瓦灑啞巴會的多篇理論文章相繼在《人文地理雜誌》、《雲南畫報》、《大理文化》、《大理學院學報》、《今日民族》、《南澗通訊》等報刊、雜誌及《中國知網》、《南澗縣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等網站刊出,經過南澗縣文化工作者加工整理編排出的舞蹈《熱悶巴》多次參加省、州級演出並獲得多種獎項。2005年8月31日被列入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