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民族,歷史沿革,地理環境,自然資源,經濟,農業,林業,畜牧業,鄉鎮企業,主要物產,基礎建設,教育,鄉鎮榮譽,文化旅遊,納兌瑤寨,天河瀑布,風土人情,地圖信息,
人口民族
1997年底,全鄉轄古立、萬福、萬全、黎村、甲板、蒲蘆街、福文、橋樂、下龍等9個村委會,116個自然村,11 727人,其中瑤族4219人,占總人口的35.98%。2000年統計人口數為9255人。2003年末總人口1.04萬人。2005年全鄉現轄蒲蘆社區居委會;萬福、萬全、黎村、甲板、古立、福文、橋樂、下龍8個村委會,104個自然村,年末人口1.08萬人,其中
瑤族人口4400多人,占全鄉總人口的41%,瑤民屬
盤瑤,又叫過山瑤。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9681人。
歷史沿革
據《蒲蘆鄉記》記載,明代以前,蒲蘆山區一片荒涼,虎狼出沒,人跡罕至。明代初至清代,始有人從湖南、山東、廣東、江西等地陸續遷來,墾荒種地,建村築寨,經過三百餘年的繁衍發展,蒲蘆如今已成為瑤、壯、漢等多民族聚居區。
蒲蘆設鄉,始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當時稱蒲蘆鄉公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荔浦縣調整鄉鎮,蒲蘆與榮香合併,稱定西鄉。新中國成立之後,又於1950年4月將蒲蘆從定西鄉劃出,獨設一鄉。1984年7月,撤原蒲蘆公社,設蒲蘆瑤族鄉。
地理環境
蒲蘆瑤族鄉地形南北狹長,大部分屬泥盆紀地層,北部木帶、牛角灣、石練等地為寒武紀古生代砂頁岩或碳質頁岩,土壤種類主要有淹育型、瀦育型、沼澤型水稻土和酸性紫泥土、水化紅壤、中層砂頁岩黃紅壤黃泥土等。全鄉地勢南、西、北三面高,東面低,屬中、低山區,古板尾海拔1241米,為全鄉最高峰。境內有木帶河、蒲蘆河、下龍河三條河流。由於地屬山區,山高谷深,日照少,氣溫也相對偏低,年均氣溫18.7℃。
蒲蘆瑤族鄉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達1660毫米,土地肥沃,極適宜各種林木和農作物生長。
自然資源
蒲蘆瑤族鄉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蒲蘆河全長49.9公里,河口年均流量5.8l立方米/秒。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8239千瓦,可開發3853千瓦,
全鄉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各種飛禽隨處可見。
該鄉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重晶石礦儲藏量約200萬噸。
經濟
農業、林業是當地經濟的傳統主導產業。全鄉總面積365 452畝(河流、道路和村莊除外),其中林地247 765畝,占67.7%,荒地106 185畝,占29%,旱地5454畝,占1.49%,水田6048.7畝,占1.65%。
農業
農業生產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水稻是當地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各村均有種植。解放前即種兩造,早稻畝產約150公斤,晚稻約50公斤;其次是玉米,多種於旱地,畝產一般在50公斤以上,近年來引進一些新品種,產量進一步提高。紅薯的種植也相當普遍,實行承包責任制以後,全鄉每年種植面積都在1500畝左右,畝產200公斤~250公斤。解放前,當地民眾為解決主糧不足的問題,還經常在田頭地角間種、套種一些其他雜糧作物,如高粱、粟米、䅟子、蕎麥等,這種情況,一直延續至20世紀五六十年代。近年來,隨著商品經濟在農村的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種植在農業生產中的比重不斷增加,主要表現為花生、黃豆種植面積擴大,部分農戶在一些過去長期種植水稻的水田裡改種了用於出售的水果、蔬菜和其他經濟作物。
林業
蒲蘆瑤族鄉林業資源豐富,林木種類繁多。解放前,由於交通不便,出境困難,當地絕大部分林木處於自生自滅狀態,無人問津。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當地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蒲蘆豐富的林木資源逐步得到開發和利用。但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受當時“左”的思潮影響,對林木的採伐、使用缺乏科學的認識,“重採伐、輕造林”一度給當地的森林資源造成極大的破壞。80年代以後,一方面黨和政府逐漸認識到了植樹造林的重要性,不斷加大政府的造林力度;另一方面,隨著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山界林權得到明確,利益直接與農戶掛鈎,農民的造林積極性空前高漲,這使得蒲蘆鄉的造林面積不斷擴大,全鄉木材蓄積量有所增加,森林覆蓋率也隨之提高。
全鄉有林面積98813畝,其中松林28346畝,杉林11132畝,油茶林6192畝,竹林4958畝,除松杉林外,還有雜木林38744畝,年產竹木為全縣之冠。鄉鎮個業亦以竹木加工為主,有木衣架廠5個,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及香港、東南亞、日本等地。
畜牧業
以家庭養殖業為主要形式的畜牧業在蒲蘆鄉經濟中也占有相當比重,是當地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養殖的畜禽品種主要有豬、牛、雞、鴨、鵝等,其中以養豬最為普及和大宗。一般家庭,一年可以出欄生豬2~3頭,除春節宰殺1頭外,其餘出售。養牛多用做畜力,但少數家庭也養來出售。橋樂村的專業戶陸某,曾養牛達數十頭。但近年來,全鄉養牛量呈下降趨勢。飼養的雞、鴨、鵝主要用於自食,當地瑤人好客,每遇客至,往往殺雞宰鴨以待,異常熱情。
鄉鎮企業
荔浦市作為廣西經濟十強縣(市),鄉鎮企業比較發達,但蒲蘆瑤族鄉鄉鎮企業卻相對落後。
主要物產
蒲蘆鄉主種水稻,兼種玉米、紅薯、木薯等,特產香菇,木耳、松脂,油茶產量在全縣名列第三,其中盛產八角、毛竹、生薑、秋植荷蘭豆、中藥材等。由於地處山區,污染小,山地氣候獨特,非常適合八角生長,種植面積達7500畝,年產乾八角2000噸以上。
2005年末全鄉已建成11000畝毛竹生產基地、120畝羅漢果種植園、12000畝八角、1000畝生薑基地,種植面積逐年擴大。
2002年該鄉國民生產總值7864萬元,財政總收入26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765元。全鄉年人均收入由2004年的1600元增加到2007年的2457元,年收入600多元的4個自治區級貧困村村民已開始脫貧。隨著全鄉社會經濟的逐年提高,瑤鄉城鎮建設步伐隨之加快。
基礎建設
新中國成立前,蒲蘆瑤族鄉境內沒有公路,村寨之間只有山徑相通,路面狹窄,春夏時節,雜草蔓生,行走極為不便。解放後,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用於道路建設。
全鄉已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其中8個自然屯30公里的道路進行了硬化,如2006至2007年向上爭取資金60多萬元,分期對該鄉矮嶺屯、西牛屯、下龍長洞屯、橋樂移民安置點、黎村牛白屯、蒲蘆社區板共屯、古立木代口屯,蒲蘆社區小河屯道路實行硬化。鄉道路實現暢通全面解決了長期以來瑤鄉村民因道路不通而致使生產出來的農產品積壓腐爛的現象。
全鄉9村基本解決了人畜飲水、沼氣池建設等農村基礎設施,大部分村用上了高壓電,部分村用上了程控電話和行動電話。
境內交通較便利,有蒲蘆至修仁公路,起於蒲蘆瑤族自治鄉,途經荔浦市茶城鄉、修仁鎮,終於323國道,全長14.827千米(按山嶺重丘區二級公路標準設計,採用10米路基)。
教育
蒲蘆瑤族鄉學校教育始於民國九年(1920年),當時由六梘塾師黎作芒在橋樂村陸有章的田洞新屋開辦了l所國小,學生20人,教學採用中華民國新編課本。此後,集成、甲板、蒲蘆等村也先後辦起了鄉村國小。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整個定西鄉(含今茶城鄉)共有國民中心國小2所,村國民國小24所,中心校教師、村校教師各25人。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教育事業,蒲蘆瑤族鄉的學校迅速發展,學校、教師、入校學生等在數量上均有大幅度增加,年級結構更合理,除國小外,還在蒲蘆街創辦了1所中學。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後,部分學校建起了鋼筋水泥結構的教學樓和宿舍樓,校舍條件進一步改善。至1997年底,全鄉共有國小9所,中學l所,教職員工105人,在校學生1071人,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鄉鎮榮譽
蒲蘆瑤族鄉曾獲得荔浦市“文明集鎮”稱號,鄉黨委政府還獲得區級“文明庭院單位”和縣級“文明庭院建設單位”。鄉書記還多年被市縣評為“優秀黨員”、“優秀黨委書記”、“抗凍救災先進個人”。
文化旅遊
集瑤族風情與原始森林自然景觀於一體的天河瀑布原始森林旅遊度假區位於該鄉境內,距市區38公里,即將建成。
納兌瑤寨
納兌瑤寨位於蒲蘆瑤族鄉西部,距鄉政府駐地蒲蘆街約3公里的山腰上。這個瑤寨昔日只有在半山腰和河邊的兩條小路出入,進則容易,退卻很難,故取名“難退”村;後由諧音演變成今名。據清代荔浦《村落考察》記載,該屯建於清代同治(1862--1874)年間,距今約130~140年。村寨內主要是馮姓人家,另有趙、羅、鄧、李等姓氏,但都是馮姓的裙帶親族。
建村初僅馮成鳳一戶,繁衍至今已有300多人,與趙、羅、鄧、李等姓計有65戶,329人。據馮氏保存的《千家洞古本》和《過山榜碟》記載,村民都是盤王的後裔,是名副其實盤瑤,也叫過山瑤。村寨內瑤民信奉道教,崇奉盤王,至今尚保存有《盤王歌》書及道教的多種經書。瑤語、瑤繡及瑤民婚、生、喪、葬以及服飾等風俗習慣尚完全保持,頭飾為尖塔形。納兌瑤民昔日受盡了盤剝與欺凌,過著半飢不飽的苦楚生活。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瑤民才徹底翻了身,過上了較好的生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納兌瑤寨以她秀麗的景色,濃厚的民族風情及便利的交通僅1989年至1994年短短的幾年中先後四次迎來了美國、泰國、日本等國的專家學者及瑤族朋友前來考察訪問。
天河瀑布
天河瀑布(也稱蒲蘆瀑布)坐落於蒲蘆瑤族鄉黎村,距離市區37公里,距桂林139公里。方圓850公頃,因景區有一條河環繞青山頂上行,流成了一個平湖,湖水漫過而形成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瀑布高度88米,宛如天河之水而得名,是大自然的千古傑作,這裡的一切保留了原始森林原汁原味的真面目,展示在旅人面前的是秀麗的潺潺流水,幽靜的深山老林,奇特的植被樹木,美麗的山野田園,這片原始森林,會給人留下“幽、奇、綠、靜、美”的深刻印象。
天河瀑布附近有著茂盛的原始森林,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各類樹種分布錯落有致,綠意盎然,層次不一,風吹葉動,巍然成海,靜寂閒謐,春夏秋冬四季色彩變幻。在巍巍林海中,時常有黃羊鹿出沒,松鼠、山雞逗趣,穿梭林間,自在逍遙,平添了無窮的樂趣,更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娃娃魚棲息溪流里,讓人處處驚喜,達到人與自然的完美交融。
天河瀑布所在地已經闢為生態旅遊度假區,度假區內設有瑤族風情的木樓賓館、餐廳、會議室,是地方旅遊、休閒、度假、會議的首選之地。
風土人情
蒲蘆瑤族鄉瑤族主要有李、盤、黃、鄧等姓氏,主要集中在蒲蘆的9村48屯。據民間傳說,他們原居湖南千家峒,清順治九年(1652年)因戰亂遷至廣東,後輾轉遷徙到廣西的昭平、賀縣、茶城、桂林、永福等地,最後定居在蒲蘆山區。當地瑤族多聚族或聚姓而居,在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方面均表現出較濃郁的民族特性。他們普遍認同盤瓠為自己的始祖,每當家庭(或村屯)人丁不旺、種養不順或疾病纏身,往往立即請盤王(即盤瓠),向盤王許“人丁願”、“五穀願”、“六畜願”或“消災除難願”,若干年後,若添了丁、種養順了或災禍消了,就在冬季或正月擇吉日還盤王願,以感謝盤王的護佑。盤王節為當地瑤族最隆重的民族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曆十月十六日。經濟生活方面,蒲蘆瑤族以耕種山地為主,歷史上曾長期以山地生產的玉米、山芋(嶺芋)、紅薯、木薯等為主食,新中國成立後,瑤族民眾將部分山地開墾為一些水田以種植水稻,但由於山高水涼,灌溉不便,水稻產量尚不能自給,山地雜糧在日常生活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時,蒲蘆盤瑤在千家峒的先民,也曾創造有文字(瑤族女書),後因官兵追剿、種族主義的奴役而四處逃散,致使未能傳播和發展。但在唐代和宋代,瑤民就開始學習用漢字記錄本民族的歷史,編纂各種典籍。 《過山榜牒》、《千家峒古本》、《盤王歌》和許許多多的宗教經書、歌本、繪畫、宗支簿(族譜)、雜錄等都是瑤族對祖國歷史文化的重大貢獻。其中《盤王歌》就是盤瑤的一部古老的詩歌集成和長歌代表,長達3000多行。蒲蘆瑤族許多家庭中均有其傳抄本,對瑤族文化、文學民歌占有重要的地位。瑤族最大的節日是盤王節,但因游居分散不定,蒲蘆瑤民在蒲蘆定居後,僅1986年11月17日(農曆10月16日),在政府的支持協助下,始在蒲蘆鄉政府駐地蒲蘆街舉行本縣首屆慶祝盤王節活動。蒲蘆盤瑤最經常的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多在冬季和正月擇日單家獨戶進行。主要內容有道公祝願和慶祝豐收的訟經書、道公的“捉龜舞”,有青、壯年的“出兵舞”、“收兵舞”和“長鼓舞”。長鼓舞僅古立村的個別老人會跳。蒲蘆瑤民很愛唱山歌(瑤歌),素有“無山不有瑤,無瑤不唱歌”之說。山歌唱是蒲蘆瑤民最經常的文化活動。瑤歌對唱,有遠方客人來村對唱、刮鬧熱山對唱。一般是主方邀請先唱,客方答唱,或客方提問(含盤問)主方解說答唱。其歌有講述天地萬物起源的創世歌 ,有記敘民族歷史的古歌,有反映婚姻的愛情歌,讚頌反抗鬥爭的革命鬥爭歌,還的祝願感謝的禮節歌等等。他們對歌才思敏捷,出口成歌。最值得稱頌的是瑤族婦女。他們不但善於挑花、刺繡,善理家務,且甚頑強、聰明,與男子一道乾苦活重活,共同負擔一切農事,在長期的山居生活、生產中,很早就認識了各種草木屬性,宋、元時代就已常採藥為人治病。明籍就載有:“瑤人善識草藥,取以療人疾,輒效”。其時,他們不僅為本民族治病,而且在耕作之餘,常入山採藥,沿街行醫,或負藥入城,跨州過縣,替其他民族治病,享有很高聲譽。蒲蘆瑤民採藥外出行醫、售藥的更多。據蒲蘆鄉個體協會1984——1989年統計,每年外出行醫、售藥的平均達120多人,其中1984年最多,達182人。他們足跡遍及大江南北,祖國各地。
地圖信息
地址:蒲蘆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