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獼猴桃

蒲江獼猴桃

蒲江獼猴桃,四川省蒲江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蒲江獼猴桃具有“果形美觀、香氣濃郁、酸甜爽口、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獨特品質。獼猴桃含有獼猴桃鹼蛋白水解酶、單寧果膠和糖類等有機物,以及等微量元素和人體所需17種胺基酸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葡萄酸、果糖、檸檬酸、蘋果酸、脂肪。

2010年9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蒲江獼猴桃”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蒲江獼猴桃
  • 產地名稱:四川省蒲江縣
  • 品質特點:香甜爽口、硬度大、耐貯藏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0年第109號
  • 批准時間:2010年9月30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溯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專用標誌使用,質量技術要求,地圖信息,

產品特點

蒲江獼猴桃包括“金艷”和“紅陽”兩個品種,具有“果形美觀、香氣濃郁、酸甜爽口、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獨特品質。
金艷:外形美觀整齊,果形為標準圓柱形,果皮黃褐色,果面茸毛少;果大而均勻,果重75~140克;果肉果心均為金黃色,口感細嫩多汁,風味香甜,酸甜適中。
金艷奇異果樹勢強壯,枝梢粗壯,果長圓柱形,平均單果重101克,最大果重141克,美觀整齊,果皮黃褐色,果子光滑、茸毛少;從內在看,果肉金黃、維生素C含量高、肉質細嫩多汁、風味香甜可口、營養豐富。金艷獼猴桃貯藏3個月好果率仍超過90%,與最耐貯的品種“海沃特”相當,遠優於中國其它獼猴桃主栽品種,優於國際上另兩個黃肉品種“Hort16A”和“金桃”。
紅陽:外形美觀整齊,果形為橢圓形,果皮綠色或綠褐色,果重60~120克,無茸毛,果肉黃色或黃綠色,種子周圍果肉呈放射狀鮮紅色,肉質細嫩,味甜如蜜,香氣濃郁。

產地環境

四川省蒲江縣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宜種性廣。蒲江地區1959~2008年的年平均氣溫為16.3℃,年降水量為1249毫米,最冷月平均氣溫為5.9℃,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5.2℃,極端最高氣溫是38.1℃,日極端最低溫是-4.5℃。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7月份,平均降水量為287.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是1月份,平均降水量只有15.3毫米。7月份,蒲江縣日照時數最長,平均日照時數為143.2小時,而1月最短,平均日照時數為57.6小時,全年日照時數平均為1069.7小時。據統計,蒲江地區近50年來,穩定通過10℃的積溫平均為5133.4℃,無霜期平均為307天。蒲江縣的雨量充沛,主要雨量集中在夏季,而夏季降水量的變化趨勢與年降水量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蒲江地區降水量的年際變化不大,旱澇不多發,這有利於獼猴桃的生長。
蒲江獼猴桃蒲江獼猴桃

歷史溯源

中國是獼猴桃屬植物的分布中心,自然資源異常豐富。但古代典籍記載,中國古代僅有零星的獼猴桃栽培嘗試,對獼猴桃的系統馴化栽培似乎從未有過。2000多年前,《詩經》中出現的“萇楚”就是統稱的獼猴桃,“濕有萇楚”是指在潮濕的地方可生長獼猴桃;而明確記載獼猴桃的更為直接的文史資料則是唐代詩人岑參所作的《太白東溪張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一詩,詩中有這樣的詩句:“庭中井闌上,一架獼猴桃。石泉飯香梗,酒瓮開新槽。愛茲田中趣,始悟世上勞”。可見早在1200年前,中國就有野生獼猴桃引入庭院栽種的範例。以後歷代本草志書中也均有獼猴桃食用和藥用的記載。
蒲江獼猴桃蒲江獼猴桃
1949年,中國豐富的獼猴桃自然資源就備受國內園藝專業技術人員的關注,並開始了零星的獼猴桃資源調查工作。1993年中國從河南野生中華獼猴桃群體實生選育的紅果肉獼猴桃新品種——紅陽獼猴桃。
四川省蒲江縣作為獼猴桃的優質產區,20世紀90年代開始便在當地進行了廣泛的獼猴桃種植和品種改良。

生產情況

2011年“蒲江獼猴桃”品牌價值達8.66億元,果農年人均涉獼猴桃收入比2010年增長1200元。
2012年,蒲江縣種植獼猴桃8萬畝,投產面積4萬畝,產量4.8萬噸,產值10億元,蒲江縣有從事獼猴桃產業化經營的企業5家,專合組織5家。
截至2016年,蒲江縣獼猴桃標準化種植面積達0.67萬公頃,投產面積0.5萬公頃,單產達11400千克/公頃,總產量5.7萬噸,均價10.5元/千克,產值達6億元。

產品榮譽

2007年,獲得“首屆中國成都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
2010年9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蒲江獼猴桃”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蒲江獼猴桃蒲江獼猴桃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蒲江獼猴桃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為四川省蒲江縣現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誌使用

蒲江獼猴桃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蒲江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蒲江獼猴桃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金艷、紅陽。
二、立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海拔500至800米,土壤為輕壤土、中壤土、砂壤土,土層厚度在6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土壤有機質含量≥1.0%,pH值為5.5至7.0。
三、栽培管理。
⒈種苗繁育:以野生美味獼猴桃實生苗為砧木,嫁接繁殖。
⒉栽植:
⑴時間:春栽1至3月,秋栽10至12月。
⑵密度:金艷每公頃≤1110株。紅陽每公頃≤1260株。雌雄株之比≤8:1。
⒊施肥:每年每公頃施用有機肥≥30噸,純氮≤0.3噸。
⒋整形修剪:冬季整形修剪後,保持枝條均勻分布,有效芽數保持在每平方米30至35個。
⒌花果管理:疏除側生花、果,保留主花果。每公頃產量金艷控制在30噸一下、紅陽控制在15至22.5噸。
⒍採收:金艷獼猴桃可溶性固形物達9%以上,紅陽獼猴桃可溶性固形物達7%以上,即可採收。
⒎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質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果大而均勻、果形美觀、香甜爽口、硬度大、耐貯藏等特徵。
項目
指標
金艷
紅陽
外觀
果形美觀整齊,呈長圓柱形,果皮黃褐色,果面有極短的茸毛。
果形美觀整齊,呈橢圓形或短圓柱形,果皮綠色或綠褐色,果面無茸毛。
果重
75~140克
60~120克
果肉色澤
果肉金黃色。
果肉黃色或黃綠色,果心部位有放射狀鮮紅色。
口感
細嫩多汁,味香甜,風味純正。
肉質細嫩,味甜如蜜,香氣濃郁,風味純正。
⒉理化指標:
指標
類別
果實硬度
(千克/平方厘米)
(採收時)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維生素C含量
(毫克/100克)
固酸比
採收時
軟熟時
金艷
≥14
≥9
≥14
≥80
≥16
紅陽
≥10
≥7
≥17
≥80
≥20
⒊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地圖信息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福田村2組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