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氏鉤蝠蛾幼蟲△9脫飽和酶與耐寒性關係研究

蒲氏鉤蝠蛾幼蟲△9脫飽和酶與耐寒性關係研究

《蒲氏鉤蝠蛾幼蟲△9脫飽和酶與耐寒性關係研究》是依託南昌大學,由鄒志文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蒲氏鉤蝠蛾幼蟲△9脫飽和酶與耐寒性關係研究
  • 項目類別: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鄒志文
  • 依託單位:南昌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蒲氏鉤蝠蛾是名貴中藥材冬蟲夏草寄主之一,幼蟲在凍土中越冬,具有強耐寒性,開展對其耐寒機理的研究對於豐富昆蟲逆境生物學、蒲氏鉤蝠蛾幼蟲的繁育和種質選育具有重要意義。本項目擬採用氣質聯用儀、螢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測定自然種群和實驗種群蒲氏鉤蝠蛾6齡幼蟲體內脂肪酸組成、△9脫飽和酶基因TpdesatA/B表達量及血淋巴中其翻譯蛋白含量,結合生境溫度,分析其與幼蟲耐寒性的關係;利用表達載體YEpOLEX將2基因編碼區導入酵母菌脫飽和酶缺乏突變株OLE1以探討2基因功能;採用RNA干涉技術分別沉默幼蟲體內HpdesatA/B基因,明確2基因在幼蟲耐寒性中的功能;綜合分析,明確TpdesatA/B與幼蟲耐寒性的關係,為闡明蒲氏鉤蝠蛾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寒冷氣候適應進化機理提供理論依據,並為可持續利用蒲氏鉤蝠蛾提供理論指導。

結題摘要

蒲氏鉤蝠蛾是名貴中藥材冬蟲夏草寄主之一,幼蟲在凍土中越冬,具有強耐寒性,開展對其耐寒機理的研究對於豐富昆蟲逆境生物學、蒲氏鉤蝠蛾幼蟲的繁育和種質選育具有重要的意義。本項目通過調查發現幼蟲血淋巴中蛋白質、總糖以及脂肪等物質對於蒲氏鉤蝠蛾耐寒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蟲通過積累三類物質,增加血淋巴能量值,抵禦青藏高原的高寒氣候;幼蟲體內脂肪總量全年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脂肪酸組成中,甘油三酯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比值相對穩定(2.20-2.61),而磷脂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的變化幅度較大(1.78-3.33),呈現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隨溫度降低而上升的規律;測序獲得蝙蝠蛾科蒲氏鉤蝠蛾、色季拉鉤蝠蛾和湖南棒蝠蛾等三者線粒體全長,為今後進行逆境生物學研究打下理論基礎;在獲得基因全長的基礎上,採用螢光定量PCR技術研究了蒲氏鉤蝠蛾自然種群的Δ9脂肪酸脫飽和酶A、B(TpdesatA、TpdesatB)和熱激蛋白(Tphsp90和Tphsp70)在1、3、5、7、8、10和12月等7個月中表達量的變化,結果表明,TpdesatA 在12月表達量最高,7月最低,Tphsp90在10、12月表達量最高,7月最低,兩基因都呈現隨環境溫度的降低而表達量上升的趨勢;而TpdesatB在較高溫度的7、8、10月表達量高於其他月份,表現出與TpdesatA和Tphsp90相反的規律;Tphsp70與環境溫度變化無明顯的相關性,因此,TpdesatA 和Tphsp90基因在蒲氏鉤蝠蛾幼蟲適應高寒環境過程中可能發揮著重要作用,而TpdesatA和Tphsp90在蒲氏鉤蝠蛾環境適應中的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對實驗種群進行短時間(1h,3h,6h,12h)和長時間(1d,2d,3d,5d,7d,10d,15d)0°C低溫冷馴化發現,Tphsp70、TpdesatB以及海藻糖合成酶Tptps對短時間冷馴化回響靈敏,在12h處理時間內表達量上升迅速,而Tphsp70和TpdesatA則對長時間冷馴化回響,在處理後期表現出較高的表達量,這表明前三者在冷刺激的快速回響中起到明顯的作用,而後兩者對於長期的寒冷適應有著顯著的作用。本項目為闡明蒲氏鉤蝠蛾幼蟲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寒冷氣候適應進化機理提供依據,並為其可持續利用提供理論指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