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家莊村

蒲家莊村

蒲家莊村隸屬於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地處淄川城東3.5公里處洪山鎮境內,是明末清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故里。蒲松齡乃蒲家莊才子,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1963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11月9日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網站公示古田縣杉洋鎮嶺里村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2019年1月,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蒲家莊村
  • 別名:滿井村、三槐莊
  • 行政區類別山東省
  • 所屬地區: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
  • 電話區號:0533
  • 郵政區碼:255000
  • 地理位置淄博市淄川區淄川城東3.5公里處洪山鎮境內
  • 方言淄博話冀魯官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蒲松齡故居
  • 車牌代碼:魯
  • 建造時間:宋代
  • 歷史名人:蒲松齡
歷史沿革,風景名勝,滿井寺,蒲松齡紀念館,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位於山東淄川城東的蒲家莊原名叫三槐莊,因後來蒲氏家族的遷入便更名為蒲家莊,蒲家莊也是典型的宗族古村落,蒲家莊古村落仿濟南城建築,始建於宋代,以村內三棵古槐而得名。明初,村東溝壑內有一水井,古時常滿而溢為溪,故村名稱滿井莊。據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蒲松齡撰寫的《重修龍王廟碑》記載:“淄東七里許,有柳泉。邑乘載之,忘勝也。水清以渝洌,味甘以芳,釀酒旨。瀹增茗香。泉深丈許,水滿而異,穿甃石 出焉,故以又名滿井。”這是尚能找到最早“柳泉”和“滿井”稱謂的惟一文獻記載。蒲氏自明初世代居於滿井莊,後以族姓日蕃,別姓絕少,更稱“蒲家莊”。蒲氏雖非名門望族,但子弟多讀書,獲科舉功名者代不乏人。

風景名勝

滿井寺

村里建有滿井寺,飛檐螭首,畫棟雕梁,軒敞疏朗,典雅大方。明代邑令陳時萬《重遊滿井寺即事三首》曰:“細草垂柳一澗青,病身聊復憩幽亭。老禪行腳歸無日,閒餌僧雛學誦經。寺門南對樹峰斜,攜酒重尋上界花。病骨瘦來終跌宕,猶能擊鼓弄摻撾。敞襟露頂趁天風,疊膝臨泉萬慮空。坐對寒岩渾面壁,亂山折斷夕陽紅。”

蒲松齡紀念館

1980年建蒲松齡紀念館,對故居、柳泉、墓園進行了修葺、擴建,徵用民宅,
改建了著作版本、書畫題詠展室,資料室,接待室,辦公室,增設了南大門,使故居的管理日趨完善。故居已成為一處初具規模的蒲學研究陣地和馳名中外的旅遊點。今日的故居,是一座恬靜的院落。故居門前是幾株古槐,蔭翳天日。郭沫若1962年題寫的“蒲松齡故居”的金字門匾,高懸於故居大門。穿門北折是一正兩廂的庭院。其中正房3間,東西廂房各2間,為1954年修建。正房兩側的檜柏、石榴,以及廂房前面的迎春花,百日紅等,均系後人所栽,院內太湖石也是故居修復後增添。故居正房為磚石、土坯結構的普通民房,木欞門窗,房內路大荒手書的“聊齋”匾額迎門高懸,匾下懸掛著蒲松齡的畫像。74歲時江南著名畫家朱湘鱗為其畫的肖像,兩旁是郭沫若手書的楹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房內還陳列著他生前用過的端硯1方、在畢家教書時用過的床1張、手爐1個;還陳列著與蒲松齡有直接關係的綽然堂匾、靈璧石、三星石、蛙鳴石各1塊,此外,室內擺放的桌、椅、幾、架、櫥和木影爐均是蒲松齡曾設館30餘年的西鋪畢家舊物。1963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人物

蒲松齡乃蒲家莊才子,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生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農曆四月十六日,卒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二十二日,享年76歲。蒲松齡一生貧困,但志向高遠,攻讀不輟,喜與同輩研習經世之學,也常聯吟唱酬。雖才華橫溢,卻屢赴試不第,大半生在學館教書。這種處境決定了蒲松齡的文學生涯搖擺於傳統雅文學和民間俗文學之間。寫下了短篇名著《聊齋志異》,共8卷、計494篇民間故事。撰有文集四卷,計450餘篇;詩集6卷,計1295首;此外還有詞、俚曲、雜著、戲等多種作品。計近200萬言。今村內蒲松齡故居、村東蒲松齡墓葬保存完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