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圻(蒲圻市)

蒲圻

蒲圻市一般指本詞條

蒲圻,赤壁市原名,位於湖北省東南部,東接鹹寧,南界崇陽,西鄰湖南臨湘,北連嘉魚,西北隔長江洪湖相望。總面積1723平方公里,是六山、二水、二分田的格局。全市現有5個區,6個市轄鎮,19個鄉,6個區轄鎮。北部濱江較大的湖泊有西梁湖,南部有黃蓋湖,氣候特點,夏熱多雨。年均降水量1520毫米,年均溫17℃,一月均溫4℃,七月均溫20℃,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1998年6月11日,民政部批覆同意將蒲圻市更名為赤壁市。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自然資源,地理交通,歷史沿革,經濟發展,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蒲圻(pú qí)是現赤壁市的古稱,因三國吳主孫權作“蒲草千里,圻上故壘;蓴蒲五月,川谷對鳴。”取蒲、圻、蓴、川四字,而置蒲圻縣,別稱蓴川。 赤壁,這個名字記載了一場名垂青史的戰爭,記述了一代威震一世的英雄。東漢末年(公元208年),一代中華豪傑,極盡千古風流,雄姿英發的周公瑾(周瑜),在這裡演奏了中國古代赤壁之戰悲壯豪邁的一幕。“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古戰場赤壁,宛如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鑲嵌在江南千里綠野之上。
蒲圻
1986年有著一千七百餘年沿革的蒲圻撤縣設市。1998年又更名為赤壁市,改革開放以來,赤壁市是國家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和湖北省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全市轄9個鎮、3個辦事處、2個國有林,茶場。全市面積1723平方公里,人口52萬。

自然資源

水力資源豐富。全市現有水面33萬畝,其中,江河、源泊18萬畝,水庫、塘堰15萬畝。蘊藏發電量8萬千瓦。境內共有大小水庫189座,總控水能力6.92億立方米,可供灌溉水量2.8億立方米,有利於農、漁業的發展。陸水水庫,壩築城郊,常年蓄水4億立方米,為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條件。
蒲圻
林特資源豐富。現有林地面積116萬畝,占總面積45%,竹木多集中在東南山 區。楠竹面積16萬畝,積蓄量2128萬根,採伐量居全省第二位。現有茶園面積4.54萬畝,羊樓洞的松峰山
是蒲圻著名特產“松峰綠茶”的產地;該地所產茶磚,馳名中外,年產磚茶18萬擔。

地理交通

蒲圻是鄂東南的門戶,是湘鄂兩省的邊緣重鎮,北有武漢市,南有岳陽市,越江而過為荊州市,三處以蒲圻為叉點。歷史上蒲圻已是這些經濟區的貨物集散地。
蒲圻
京廣鐵路貫穿全境,長達63公里,大、小車站7個;新建赤壁渡口,把鄂南山區與江漢平原連為一體;每天有20餘路班車從市內通往各地。此外,還有內河航道54公里,可至崇陽等地。

歷史沿革

公元223年(黃武二年)置蒲圻縣,西梁湖
在縣東北,湖多蒲草,帝立蒲圻縣,因蒲為名(圻是方圓百里之地的意思)。
蒲圻
1986年7月廢縣置市。
1998年更名為赤壁市

經濟發展

蒲圻的經濟特點是以農、林業為基礎,以輕紡工業為重點。其發展是內勁足,潛力大,優勢多。
工業有較好的基礎。蒲圻的工業以紡織、造紙、食品、建材、機械為主。曾有工業總值
蒲圻
在全省縣級單位中位居前列,全國聞名的大型紡織聯合企業──蒲紡總廠建在市區,是蒲圻的工業支柱,現已破產。
本市生產的電動戎蘆,獲機械部“金龍獎”,60克書寫紙為省優產品。
旅遊業前景廣闊。蒲圻赤壁古戰場是我國“三國”旅遊線的主要景點之一,遣有南屏山拜風台翼江亭鳳雛庵黃蓋湖陸水湖神龍洞玄素洞等名勝。陸水風景區相傳是東吳陸遜內河水戰之地,因避水患建水庫,有鄂南千島湖之稱,三峽水庫建壩試驗地,中央電視台水滸傳也在此取景拍攝。特別是小洪山氡泉礦水,含有氡、鍶等稀元素,水溫60~70℃,日流量 6000立方米,被譽為“稀世仙水”,經國家鑑定,屬理想的高溫醫療泉水,可治冠心病、哮喘、高血壓、皮膚病等。

地圖信息

地址:赤壁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