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醫正骨療法

蒙醫正骨療法是歷代正骨醫學家們所積累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治療各類骨折與關節脫位、軟組織損傷等一系列病症的療法。

其方法簡練、療效明顯。蒙醫正骨術分整復固定、按摩、藥浴治療、護理和功能鍛鍊等6個步驟進行。有固定的矯形器械和支架,如凸面青銅鏡或銀杯、圓形銀鏝、蛇蛋花寶石、壓板、壓墊、縛帶、沙袋、繃帶等。當用器械固定時,先用烈性白酒充分噴灑在傷肢骨折處和關節部位,再進行揉捋按摩。有解毒、舒筋和活血的作用。正骨術實際上包括了:骨折整復手法、骨折按摩法以及蒙醫震腦術等各種正骨療法。

量、生抽、糖、味素、澱粉適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醫正骨療法
  • 所屬地區:內蒙古· 科爾沁
  • 遺產編號:Ⅸ-12
  • 遺產類別:傳統醫藥
基本信息,診治特色,傳承價值,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蒙醫藥(蒙醫正骨療法)
申報日期:2008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後旗
遺產級別: 國家

診治特色

正骨學是蒙古族勞動人民長期與自然界,特別是與疾病作鬥爭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總結,也是蒙醫學豐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蒙古民族自古以來就以肉酪為食,以狩獵遊牧為主要生產生活方式。故每日都要剖解獵物或宰殺牲畜。日久天長積累了較全面系統的家畜及常見動物的生理解剖知識。所以男女老幼皆能剖解牲畜,是蒙古民族的一大突出特點。蒙古族人民由於放牧、狩獵等生產、生活特點,經常發生從馬上跌下,從高處附落而造成骨折、脫位、腦震盪等外傷事故。因此,很早就有了較原始而獨特的民間正骨治療方法,如前臂骨往內開放骨折,則往外牽拉;若往外開放骨折,則往內牽拉;復位後,腋下墊物包紮前臂或用“充氣皮桶”進行復位。又如對閉合性骨折,交叉復位後,用煮在肉湯里的氈子或木板作壓墊固定,或者把溫血與鮮奶混合攪拌,塗在患處。固定、包紮鬆緊要適度,對骨傷病人注意增補牛奶、牛羊肉、山兔肉和炒米等飲食。並用藥物配合治療加快骨折癒合。對年老者宜補酒;青壯年宜補優酪乳;年幼者宜補奶油。除用手法整復外,在關節部及受傷局部用蛇蛋花寶石按壓止痛止血,用青銅鏡、圓形銀饅或銀杯進行按摩以舒筋活血,對顱骨、肋骨等的凹陷型骨折,用拔罐提骨法復平;把沙、鹽放鍋內炒熱,爾後裝入布袋內,置於傷處、外傷肢,以利恢復關節功能。對脊柱骨折,採用兩腿上吊牽引法復位。對四肢骨折用牛皮、馬、駝之長骨及黃羊、野兔腿骨作夾板和兔子毛、綿羊絨毛、幼小獸類的皮油鞣革等作壓墊固定。對骨折的畸形癒合,則用酸馬奶、奶酒及羊皮色布蘇等,使骨折部位變得柔軟,爾後進行閉合折骨,再行整復。特別是對腦震盪之以“以震治震”,“震靜結合,先震後靜”理論為指導的獨特療法,療效顯著。

傳承價值

蒙古高原地域遼闊,秦漢前後,部落眾多,各部落之問爭戰時有發生,常有人員傷亡。在救治傷病員時,與牲畜和野獸的生理解剖結構對比觀察中,使人們對人體結構有了初步認識。加之,蒙古民族特有的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即馬背文化決定了其因墜馬、牛頂、馬踢和野獸咬傷等事故中所見傷筋動骨較多,客觀要求他們不斷摸索克服這些傷病的方法。如:人們摔傷時見到自己肢體變歪變形後,情急之下,下意識的突然自我扭正。腦震盪及內臟震傷者為自救被迫乘馬、駝或用勒勒車拉著反歸或急投醫的顛簸途中有時患者傷病症狀自然緩解或痊癒而使人受到啟示,聯想到人體結構及創傷的治療與家畜相近,逐漸發明創造了一套治療骨傷的方法。據史書記載,蠕蠕民族有阿納環。“阿納環則是治療者之義也”,今蒙古語謂“醫療方法”。又提到匈奴有醫,蘇武在匈奴引刀自殺後,匈奴醫鑿地為穴,下置溫火,把蘇武放在上面並按壓後背……“半日舌仍復甦醒”。這些診治技巧方法在民間中廣泛套用,形成一些以家族為主的骨傷治療正骨世家,世代相傳。遇疑難之症嚏以解剖屍體或死因來尋找治療良策。如“公元1263年,元宋交戰時,元將匣刺,矢鏃中左肩不得出,欽察惜其騎勇。取死囚二人,封其肩,視骨節淺深,知可出,即為其鑿其創,拔出之.匣刺神色不動心”。自然更充實了對人體生理解剖知識和創傷治療的經驗,也逐漸形成了適合自己民族生活習俗、生產方式、地區地理特色的多種診治方法和技巧。
13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統一的蒙古帝國到明朝,隨著蒙古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傳統蒙古正骨術也在內容方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與當時治療大量騎兵征戰中外傷脫臼骨折的需要有直接關係。元代官方醫學增設了正骨兼金鏃科,就反映了當時傷科不僅自成體系,而且已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13—14世紀在多倫淖爾問世的《回回藥方》一書第34卷中收載的流傳於蒙古地區的部分骨外傷治療方法中就充分反映了傳統蒙醫正骨術的成績和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