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醫傳統正骨術

蒙醫骨傷很重視膳食治療、推拿按摩和護理。藥物治療初期根據病情對症選用七寶湯、七雄丸、二十五味樟腦散、珍珠丸;中期散瘀清熱、接骨,可選用九味秘方散、六味青銅散、八味硃砂散、六味石決明散;後期強筋養骨、補元,鎮赫依、舒筋,選區用健脾歸津散、二十五味大湯散、十五味沉香散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醫傳統正骨術
  • 所屬地區:內蒙古
  • 遺產編號:Ⅸ-12
  • 申報日期:2008
  • 遺產類別傳統醫藥
基本信息,簡介,效果,特點,地圖信息,

基本信息

申報人/申報單位:內蒙古自治區中蒙醫醫院
級別:國家

簡介

在正骨材料方面亦有獨到之處,主要有以下幾種:
⒈白酒,具有散熱、止痛、舒筋、活血等功能,特別是在患處噴酒後,既能使緊張攣縮的肌肉舒展,又能使鬆弛泛力的肌肉增加張力,以維持屈伸肌組這間的平衡,有利於骨折癒合。
⒉青銅鏡,在臟腑穴位處按摩,可解毒,增強赫依血循環。
⒊圓形銀鏝,在骨折處和瘀血部位進行按摩,有解毒、改善赫依氣血運行之功。
⒋銅針,有疼痛部位的有關穴位處有規律地敲打按摩,可增強赫依血循環,恢復感覺。
⒌蛇蛋花石,開放性骨折時在傷處按壓可止血、鎮痛。
⒍夾板,必須有良好的彈性,以適應肢體肌肉舒縮變化的生理要求。
⒎墊,應柔韌並能維持一定的形狀,有一定的支持能力,能散熱。一般用兔毛、羔絨、鞣皮、紙、氈、紗布等做成。
⒏縛帶,夾板兩端和中間進行捆綁。
⒐繃帶,包裹夾板用。
⒑砂帶,大小布帶,內裝細砂,鑲於患部兩側,具有固定骨折,吸去血、協日熱,脈熱,骨熱和鎮痛作用。

效果

蒙古族人民由於放牧、狩獵等生產、生活特點,經常發生從馬上跌下,從高處附落而造成骨折、脫位、腦震盪等外傷事故。因此,很早就有了較原始而獨特的民間正骨治療方法,如前臂骨往內開放骨折,則往外牽拉;若往外開放骨折,則往內牽拉,復位後,腋下墊物包紮前臂或用“充氣皮桶”進行復位。又如對閉合性骨折,交叉復位後,用煮在肉湯里的氈子或木板作壓墊固定,或者把溫血與鮮奶混合攪拌,塗在患處。固定、包紮鬆緊要適度,對骨傷病人注意增補牛奶、牛羊肉、山兔肉和炒米等飲食。並用藥物配合治療加快骨折癒合。對年老者宜補酒;青壯年宜補優酪乳;年幼者宜補奶油。除用手法正復外,在關節部及受傷局部用蛇蛋花寶石按壓止痛止血,用青銅鏡、圓形銀鏝或銀杯進行按摩以舒筋活血,對顱骨、肋骨等的凹陷型骨折,用拔罐提骨法復平;把沙、鹽放鍋內炒熱,爾後裝入布袋內,置於傷處,以利恢復關節功能。對脊柱骨折,採用兩腿上吊牽引法復位。對四肢骨折用牛皮、馬、駝之長骨及黃羊、野兔腿骨作夾板和兔子毛、綿羊絨毛、幼小獸類的皮油鞣革等作壓墊固定。對骨折的畸形癒合,則用酸馬奶、奶酒等,使骨折部位變得柔軟,爾後進行閉合折骨,再行正復。

特點

現代蒙醫正骨術具有方法簡便,器械簡單,費力少,治癒快等特點。它以蒙醫學理論為指導,以手法整復為主,輔以蒙藥治療,既不同於中醫骨傷學,也有別於現代醫學。在診斷上,實行望、問、切三診,通過觀察病人,詢問病史和檢查受傷部位,並結合X線進行綜合分析作出診斷。治療方法可概括為:手法整復,夾板固定,沙袋挾擠,白酒按摩,對症下藥,調節飲食,功能鍛鍊等。在復位上,採取靈活多樣的手法複合折端。在固定上,做到符合力學原理,通常採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小夾板固定。選用長、短、寬、窄適度既於又輕的柳木等材製作各種型號的小夾板,選厚薄適度的氈子、皮毛等作壓墊。即形成一種三點擠壓傷部的槓桿固定法。另一種方法是沙袋挾擠法。即布袋裡裝上沙子,放在傷肢兩側向內挾擠 。它起到按需所動,固定牢靠,穩定折處的作用,加速骨折的癒合。在按摩上,用白酒、青銅鏡分三期進行按摩。骨折初期採取化瘀活血生新法;中期用補益肝腎接骨法;後期用強筋壯骨復原法。在用藥上,以整體觀念出發,以辨證施治為基礎,調理氣血為主,重點在治血和黃水。以達到治癒骨折的目的。在飲食上,宜增加炒米、黃瓜、黃豆、牛羊軟骨、肝腎和羊髓骨湯等食物,以補肝腎,養氣血,和營接骨。在功能上,實行動靜結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鍛鍊原則,並貫穿於整個治療過程的始終。

地圖信息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鑲黃旗錫林家園東(呼格吉路東)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