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蒙自石榴果實近圓球形。縱徑6.85厘米,橫徑7.87厘米,平均單果重226克—420克,萼筒低,萼片5至7枚直立或反卷。果皮黃綠底著紅霞或鮮紅色,色澤鮮艷,有光澤,較光滑,果皮薄,其厚0.23厘米—0.58厘米。果面潔淨,無病蟲害、果面乾癟和機械傷。蒙自生產的甜石榴不僅籽粒晶瑩,而且營養價值較高,可食部分占籽粒的71%—87%。其中,甜綠籽、厚皮甜砂籽、甜光顏在國內石榴產品中屬上乘品種。
內在品質
蒙自石榴籽粒飽滿,果粒大,果粒淡紅色至紅色,晶瑩剔透。蒙自石榴百粒重46.4克—55.3克,肉厚汁多,味清甜爽口,種核小且極軟可食,當地民眾有吃石榴不吐籽的習慣,可食部分占60.0%以上。蒙自石榴果實營養豐富,維生素C含量>5.00毫克/10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總糖含量>11.00毫克/100克,其營養成份豐富,營養價值高。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蒙自縣土壤分為赤紅壤、黃棕壤、石灰岩土、山地紅壤、黃棕壤、燥紅土、紫色土、沖積土、水稻土等9個土類,其下又分為15個亞類、20個土屬、63個土種。以紅壤居多,磚紅壤性紅壤次之,土壤pH值一般在4.5—8.2之間,土壤肥力狀況中等。蒙自縣境內山脈屬於雲嶺東南支系烏蒙山脈,地貌可分為斷陷盆地、岩溶高原、山地三種,地勢大體北高南低。紅河與南盤江的分水嶺從東部的梁子山、放羊坡經中部的龍古塘向西南部的曲嘴坡一線延伸,斜跨全境,形成境內最高山脊,海拔高度一般在1800米以上;分水嶺兩側地勢逐漸降低,北側為斷陷盆地,地勢平坦,三條丘陵帶綿亘其間,將其分隔為蒙自壩、草壩、大屯壩三塊小盆地,海拔高度在1276米—1300米之間;分水嶺南側是紅河河谷,大體上呈階梯形漸次下降,到海拔1000米左右再陡降為200米左右的深谷。最低點冷泉鎮清水河,海拔146米,其最高點為老寨鄉老黑山,海拔高度2567.8米,為境內最高點,全縣平均海拔高度1300.7米。
水文情況
蒙自縣境內水資源非常豐富,經過40多年的水利建設,先後建成菲白、莊寨、長橋海、五里沖中型水庫4座,響水河、小新寨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19座,小壩壇31座,總蓄水量達1.67億立方米。縣境內水資源總量為8.74億立方米,現有的水利工程可控制和利用的地表水量為1.6億立方米,水資源的利用率為18.3%,水利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境內河流分屬南盤江和紅河水系,有重要的河流14條,天然湖泊2個,較大的泉水22處。
氣候情況
蒙自縣地處雲南省低緯高原,屬於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乾濕兩季分明,11月—次年4月份為乾季,5月—10月為雨季,氣候垂直分帶明顯,分為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溫帶。水平差異以紅河和南盤江分水嶺為界,南側降水多、濕度大、光照長,北側降雨較少、溫度較低。年平均氣溫18.6℃,最高氣溫35.9℃,最低氣溫-3.9℃。相對濕度年平均為72%。霜凍年無霜期313天。年平均降雨量為857.8毫米,降雨相對集中,年雨日130天左右,乾、雨季分明,5月至10月為雨季,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0%以上,11月至次年4月為乾季,晴天多,光照充足,降雨量空間分布差異明顯,隨著海拔上升而增加,一日最大降雨量122.7毫米。歷年平均蒸發量2308.6毫米。年平均日照2143.2小時。風:主要風向南風、東南風,平均風速3.3米/小時,最大風速21.7米/小時。其優越的氣候條件特別適宜蒙自石榴的生長發育。
歷史淵源
蒙自據縣誌記載,已有720多年的歷史,自古屬滇南古縣名城,蒙自萬畝石榴園被命名為“中國十大知名農業旅遊示範點”,被中央電視台西部頻道評為中國西部最具有特色的城市。
優質甜石榴是蒙自最具特色的地方名特優果種,中國農業科學院主編《中國果樹栽培學》記載:“甜綠籽石榴為雲南蒙自地區的優良品種。粒大,味甜,品質最好。產量高,單株產量可達75千克。每年物候期較酸石榴晚幾天,但成熟早(6—7月)。”
陳延惠主編《優質高檔石榴生產技術》記載:“甜綠籽石榴為雲南省蒙自、箇舊地區栽培的優良品種。口味甜香爽口,汁多,渣少。當地頭茬花果6—7月成熟,二茬花果、三茬花果8—9月成熟,單株產量高。”
楊建業主編《蒙自果樹資源》記載蒙自石榴有10個品種,其中甜石榴有5個品種,為甜光顏、甜綠籽、甜沙籽、厚皮甜沙籽、白花甜石榴。
1987年,蒙自甜石榴的種植曾贏得世界銀行貸款的支持,當年種植石榴4000多畝,種植範圍由新安所擴展到紅寨、多法勒等地。
2004年《蒙自石榴綜合標準》通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備案(備案號:15596—15606—2004),並於當年作為地方標準實施;
2007年8月,“蒙自石榴”證明商標註冊成功。
2008年,蒙自縣申報無公害石榴。
生產情況
1990年,蒙自縣石榴種植面積達7000多畝。
1994年,蒙自縣石榴種植面積增至2萬餘畝。
2010年,蒙自石榴產地面積8000公頃,年總產量11.37萬噸。
產品榮譽
1993年,蒙自石榴被評為雲南省優質水果。
1999年,蒙自石榴獲世博會蔬菜水果類最高獎項大獎。
1996年,蒙自縣被雲南省政府批准為“九五”水果(石榴)商品基地縣。
2002年,蒙自石榴被評為雲南省名特優新水果,南亞熱作物名優水果石榴基地,蒙自石榴市場被農業部定為全國水果定點批發市場。
2003年,蒙自縣成功申報《蒙自甜石榴原產地標記》保護。同年,獲得國家無公害產品認證。
2004年,蒙自縣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石榴之鄉稱號。
2006年,蒙自石榴獲北京奧運推薦果品南方果品組石榴品種一等獎。
2008年,蒙自石榴入選北京奧運會指定用水果。
2010年03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蒙自石榴”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同年5月,“蒙自石榴”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申請認定雲南省著名商標。同年11月,經雲南省著名商標認定委員會審議,認定“蒙自石榴”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為雲南省著名商標,其有效期為五年。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蒙自石榴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雲南省蒙自縣境內新安所鎮、文瀾鎮、草壩鎮、雨過鋪鎮、芷村鎮五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3°19′—103°31′、北緯23°15′—23°34′。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蒙自縣新安所鎮、文瀾鎮、草壩鎮、雨過鋪鎮、芷村鎮等5個鄉鎮,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活土層在50厘米以上,微酸至微鹼的壤土和砂壤土為宜。產地環境執行《無公害食品林果類產品產地環境條件》(NY5013—2006)的要求。
(2)品種選擇:蒙自石榴具有720多年的種植歷史,栽培主要以本地品種為主,主要品種有甜綠籽石榴、甜光顏石榴、厚皮甜沙籽石榴3個品種。蒙自石榴所栽植的苗木必須是選自基地並無病蟲害。
(3)生產過程管理:蒙自石榴執行雲南省地方標準——《蒙自石榴綜合標準》(DB41DB53/T114.1—114.11—2004)的要求。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石榴成熟後應分批適時採收,分級包裝後上市或冷庫預冷後上市,石榴貯藏保鮮最適宜的溫度為4-5℃,濕度為95%,貯藏果實用保鮮袋單果包裝,防止失水。執行雲南省地方標準——《蒙自石榴綜合標準》(DB41DB53/T114.10—2004)的要求。
(5)生產記錄要求:蒙自石榴生產全過程,要建立田間生產檔案,全面記載並妥善保存,以備查閱。
歷史文化
石榴樹高一、二丈不等,葉狹長,一般農曆五月開花,民間俗稱農曆五月是榴月。又因五月盛開的石榴花,大多艷紅熱烈,有著火一般的光輝,所以有詩云“五月榴花紅似火” ,許多鄉村女子,都喜歡將榴花插於雲鬢,為其女性風姿增嬌添艷。也有黃白淺紅諸色,或紅花白邊和白花紅邊的,因其少則更顯名貴。石榴花有單、復瓣之別,單瓣結實,復瓣不結。
石榴花的花神傳說是鐘馗,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節。於是,民間傳說的“鬼王”鐘馗,便成為人們信仰的主要對象。生前性情十分暴烈正直的鐘馗,死後更誓言除盡天下妖魔鬼怪。其嫉惡如仇的火樣性格,恰如石榴迎火而出的剛烈性秉性。因此,人們就把能驅鬼除惡的鐘馗視為石榴花的花神。
古書中石榴有兩個神話記載。一說閩縣東山有榴花洞,唐代永泰年間,有樵夫藍超遇白鹿一頭,一路追趕,渡水進石門,先窄後寬,內有雞犬人家,一老叟對他說:“我是避秦人,您能不能留在這裡?”藍回說且回去訣別了家人再來,於是老叟給了他一枝石榴花,興辭而出,好似夢境一樣;後來再去,竟不知所在。這個傳說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有些相似。另一傳說是唐代天寶年間,有個叫崔元徽的處士,春夜遇見女伴十多人,一穿綠衣的自稱姓楊,有個身穿紅色的石家女名叫阿香,還有個封家女叫十八姨的,女伴們飲酒歌唱,十八姨舉止輕佻,舉杯時潑翻了酒陶罐,染了阿香裙擺一片,姑娘忽然羞緋如雲,作色而起,飄逸飛去,留下一個橢圓實物……後來,人們把她的子粒載培種植,長成了而今我們所嘗到的石榴。這個故事雖不算太曲折,但卻使石榴的來歷充滿了美麗的情趣和色彩,十分耐人尋味。
“榴開百子”傳說
相傳齊國安德王剛過16歲,文宣帝便忙著為他娶媳婦,相中的對象是皇后李氏娘家的一個侄女。文宣帝代安德王父親,帶著一大群官員去李家相親。酒過三巡以後,新娘李妃的母親宋氏親自端了一個果盤,恭恭敬敬地跪獻到皇帝的案上,果盤裡,放著兩隻大石榴。皇帝拿起石榴,反覆觀看,不知何意。此時,皇太子的老師魏收博學多才,解釋說石榴豐碩多子,而且包埋房中。王妃的母親薦獻石榴,是期望他多子多孫,金枝繁盛。皇帝聽後大喜,同大家一起舉杯痛飲。從此以後,訂婚下聘或迎娶送嫁時互贈石榴的風俗就在民間廣泛流傳,繪入吉祥圖案,或民間常以石榴為材剪紙貼在花窗上,稱作“榴開百子”。常見的“榴開百子”圖,一種是裂開的石榴果連著枝葉;另一種是群嬰嬉戲於開口露籽的石榴旁;或以石榴花果為周邊裝飾,表達人們對石榴的熱愛。
“榴花源”傳說
傳說閩縣東山有榴花洞,唐代永泰年間,有個樵夫叫藍超,遇見一頭白鹿,一直追到榴花河口。洞門極窄,進入深處,豁然開朗,內有雞犬人家。藍超見一老翁,說是避秦時難來到此地,並勸他也留下,藍超說回去辭別妻子再來,老翁臨別時贈予石榴花一枝。藍超出來後像是做了一場夢,不久再欲前往,但已不知洞在哪裡。這個故事頗類似陶淵明作的《桃花源記》,雖說如此,卻也表明古人心目中也許因愛石榴而想塑造一個“榴花源”式的理想境界。
地圖信息
地址: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箇舊市G326(秀河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