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道村位於青海省湟源縣和平鄉,村黨支部一班人,全心全意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有力地推動了全村經濟發展。2010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4630元。多年來,蒙古道村先後被評為“市級文明村”、“市小康建設村”、“縣級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蒙古道村
- 行政區類別:青海省湟源縣和平鄉
- 所屬地區:青海省
- 政府駐地:湟源縣和平鄉
歷史沿革,鄉村建設,
歷史沿革
村黨支部抓機遇,不斷探索市場需求,把大蔥種植面積由原來的十幾畝擴大到65畝,年收入達8.5萬元。同時,實行多業並舉,調種蠶豆等經濟作物180餘畝,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74%。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畜牧富民工程”,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項目資金,投資一百多萬元,修建綜合養殖區畜棚57棟,新建生豬養殖暖棚50棟。村黨支部一班人根據本村特點,經過仔細研究,大膽引進優良奶牛57頭,在他的引導下,全村畜牧業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0年,全村畜牧業養殖戶達70戶,畜牧業總收入達70餘萬元。為了進一步拓寬村民致富的渠道,組織村裡的石材工匠走出去,在109國道旁建成8個石材加工點,使村里40餘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致富夢,年收入達80餘萬元。積極組織閒散勞動力外出打工,年內平均輸出勞動力800多人(次),年勞務輸出總收入達480萬元。
鄉村建設
蒙古道村被確定為市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先後投資100萬元,修建了奶牛示範養殖園區。昔日的蒙古道村舊貌換新顏。房前屋後和道路兩旁栽植的松樹、寒柳達4090多株,全村8.8公里土路全都變成了平展展的硬化路,新建沼氣池40個,全村290戶開通了有限電視,建起了570平方米的標準化希望國小,完成了西山渠支渠(陡渠)3500多米的配套,新增水澆地200餘畝,修建了蒙古道村彩門。民眾生活環境得到改善,村容村貌有了新的轉變。在發展經濟、積極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同時,十分注重全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黨支部利用有線電視、黑板報、各類會議等多種形式加強了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公民道德教育,把思想道德教育貫穿到民眾創建精神文明活動中去,並利用各種節日邀請市、縣有關部門開展“三下鄉”活動,農閒季節舉辦文體競賽活動,自編自演節目,豐富民眾業餘文化生活,得到了民眾的稱讚。在他的大力倡導下,村黨支部每年組織一次 “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的評比掛牌活動,全村50多戶被評為“五好家庭”,“五星級”以上的文明戶達到24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