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食俗

蒙古族食俗

蒙古族現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自稱"蒙古"。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蒙古族食俗
  • 傳統飲食:麵食、肉食、奶食、茶食
  • 主食:農區多以穀物蔬菜,
  • 特點: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
食品分類,奶類食品,肉類食品,炒米類,茶類,酒類,典型食品,飲食風俗,烏查之宴,蒙古八珍,

食品分類

蒙古族的傳統飲食大致有四類,即麵食、肉食、奶食、茶食。通常,蒙古族稱肉食為“紅食”,蒙語叫“烏蘭伊德”;稱奶食為“白食”,蒙語叫“查乾伊德”(純潔、吉祥、崇高之意)。而農區多以穀物蔬菜為主食,以肉食為輔。
蒙古族食俗

奶類食品

蒙古族把奶食習慣地稱為白食(查乾伊德)
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乾伊得",意為聖潔、純淨的食品,即"白食";分為飲用的:鮮奶、優酪乳、奶酒。食用的:奶皮子、乳酪、奶酥、奶油、乳酪丹(奶豆腐)等。白食美味可口,營養特別豐富。
白食製做簡單卻有趣。在食用時一般都有"德吉"的禮俗,也就是把第一杯或碗食品首先讓客人品嘗的禮節。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

肉類食品

蒙古族把肉食習慣地稱為紅食(烏蘭伊德),
蒙古族的肉類主要是牛、綿羊肉,其次為山羊肉、少量的馬肉,在狩獵季節也捕獵黃羊肉。羊肉常見的傳統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腦燴菜等70多種,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剝皮烤)、爐烤帶皮整羊或稱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見的是手扒羊肉。
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紅食有:整羊背子、手扒羊肉、羊肉串、涮羊肉等等。這些都是具有濃郁的遊牧民族特點的名貴佳肴。同時也體現了蒙古族人的熱忱和豪放。
整羊背子,蒙古語稱"秀斯"或"烏查",是鄂爾多斯蒙古族宴請尊貴客人時擺放的傳統佳肴。

炒米類

在日常飲食中與紅食、白食占有同樣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區的蒙古族還有用炒米做"崩"的習俗。麵粉製作的各種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飲食中也日漸增多,最常見的是麵條和烙餅,並擅長用麵粉加餡製成別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餡餅及蒙古糕點酥餅等。

茶類

蒙古族每天離不開茶,除飲紅茶外,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淨水,燒開後,沖入放有茶末的淨壺或鍋,慢火煮2-3 分鐘,再將鮮奶和鹽對入,燒開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時還要加黃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鹹爽可口,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有人甚至認為,三天不吃飯菜可以,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
蒙古族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葉子、花都用於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有的還能防病治病。

酒類

馬奶酒
馬奶酒是牧民親自釀製的傳統名貴飲料。
馬奶酒馬奶酒
每逢盛夏,遼闊的草原上,到處都飄溢著馬奶酒的清香。這時,便是人們飲用馬奶酒的最佳時刻。鄰里歡聚,節日喜慶,接待賓朋,餐桌上總少不了獨具特色的馬奶酒。飲過馬奶酒的人,無不讚美它的醇香可口。
牧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草原,年年月月都離不開馬奶酒。這樣,馬奶酒的禮俗,馬奶酒的文化應運而生。
傳說,元朝皇帝忽必烈有次在皇宮宴會上,捧著盛在金碗中的馬奶酒犒賞立下汗馬功勞的文臣武將。有名武將過於興奮,竟喝的酩酊大醉。有人氣憤的指責這種失禮行為,忽必烈阻攔道:“慢哉,慢哉!馬奶酒能幫助消化,讓他安安穩穩地睡上一覺吧。”從此,馬奶酒的身價大大提高。
自古以來,牧民視馬奶酒為極珍貴的飲料。每當客人臨門,總要用它進行招待。馬奶酒清涼適口,沁人心脾,酒精含量只有1.5到3度;飲用馬奶酒不傷脾胃,還有驅寒、活血、舒筋、補腎、健胃、養脾、強骨的功能。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飲酒,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區也飲用奶酒和馬奶酒。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馬奶酒是鮮馬奶經發酵製成,不需蒸餾。

典型食品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抓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民間還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蘇餅;烘乾大米飯等。

飲食風俗

烏查之宴

"烏查之宴"的禮節很隆重。首先諸位客人,按鄂爾多斯蒙古族的禮俗,從貴賓、長輩開始依次入席。這時,主人用四方形木製大盤端來一隻煮熟的全羊,擺放在眾客當中的紅漆方桌上面。全羊四條腿盤著,臥在木頭盤子裡,其頭放在肉上朝著客人。此後,主人舉起銀碗,向各位客人敬獻潔白的鮮奶,表示以草原上最聖潔、吉祥的食品,蒙古族最高的禮節歡迎客人。
客人們依次接過鮮奶,用右手無名指少許蘸一點奶子,莊重地向天彈一次,向地彈一次,最後自己嘗一點,以示對天、地、神靈及主人的尊崇。緊接著主人以明朗清晰的聲調吟唱傳統的敬獻全羊祝詞,祝詞完畢後,主賓將木盤調轉,使羊頭面向主人。
主人從身上抽出精緻的蒙古刀,在全羊四周割少許放入小杯中,向天潑灑,意為將聖潔的食品先敬上蒼和大地。然後把全羊肉極熟練地卸成不大不小的五十多塊,擺放好再將羊頭放上去,調轉木盤,把刀柄遞到客人手裡,恭恭敬敬地站立,兩手舉起掌心向上,說:"諸位用膳"後,便倒著退出門外,主賓將羊頭取下去,把全羊薦骨部兩側各切下三條肉,左右交換放下,然後請大家用餐。豐盛的全羊肉,濃郁的氣氛,使客人置身於蒙古族獨特的生活習俗之中。

蒙古八珍

遼闊的蒙古草原,為發展狩獵、畜牧提供了非常好的自然環境。然而這種牧獵生活,又形成了蒙古族獨具特色的食品。元代著名詩人白珽在宴會上品嘗了“蒙古八珍”之後,賦詩稱讚:
八珍餚龍風
此出龍鳳外,
荔枝配江姚,
徒夸有風味。
詩人所稱“八珍”,即:“醍醐”、“麈沆”,“野駝蹄”,“鹿唇”、“天鵝炙”、“元玉漿”、“紫玉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