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灰占律是古代漢族人民測量曆法中的中氣是否到來的做法。在冬至前三日,將長短不一的十二律管擺好,放入“葭灰”(即蘆葦灰)。據古籍記載,只要擺放正確,用十二個律管對應十二個中氣,當某個律管中葭灰揚起,意味著對應的中氣來到。這種占測方法今已失傳。概述圖片為商代白玉律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葭灰占律
- 啟用年代:不詳
- 最早記載:《後漢書·律曆志》
- 廢止年代:康熙時代
- 地區:中國
葭灰占律,漢律室圖,《隋書·律曆志》,葭莩之灰,何所託葭莩,
葭灰占律
在兩千年中,葭灰是冬至節最有代表性的關鍵字之一,在冬至詩詞中被用典的頻率極高,它所指的是“葭灰占律”,這種在中國流行了約兩千年的測侯之術。《後漢書·律歷志》:“候氣之法,為室三重,戶閉,塗釁必周,密布緹縵。
室中以木為案,每律各一,內庳外高,從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內端,案歷而候之。氣至者灰動。其為氣所動者其灰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意思是:在一密閉性能良好、溫度與濕度變化不大的屋子裡,按一定方位排列十二個木案,案面做成內卑外高的傾斜狀,將十二律的律管依序排列在桌上,並在長短不一的各管內覆填以葭莩(即蘆葦衣膜)燒制而成的灰。古代漢族人民相信十二律與一年十二個月相對應,當各月所屬中氣到來時,將引發地氣上升,而此氣可使相應律管中所置的葭灰揚起。
漢律室圖
唐武則天敕令編撰的《樂書要錄》中的漢律室圖表面看是一個讓人咋舌的小實驗,但其所蘊含的思想精髓以及在歷史上的地位卻要深遠重大的多,它牽涉到兩個重要概念:“歷律合一”和“物侯說”,以及氣、令、律、歷、數等統一系統的觀念,就像《史記·曆書》索引所述:“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氣,伶倫造律呂,大撓作甲子,隸首作算術,容成綜此六術而著《調歷》。”《呂氏春秋》也提到“黃帝令伶倫作為律”的傳說,伶倫自“大夏之西,阮隃之陰”的“嶰溪之谷”取得“以生空竅厚鈞者”的竹子,將其斷為兩節,其長三寸九分,吹出了“黃鐘之宮”音,然後制了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聽鳳凰之鳴,以別十二律。
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以比黃鐘之宮……”這個被稱為“黃鐘之宮”的律管,到漢代時被認為可候知天地之“元氣”。揚雄說:“冷竹為管,實灰為候,以揆百度,百度既設,濟民不誤,玄術瑩之”,揚雄的說法緊接著就被隨後的史學家蔡邕認可:“上古本陰陽,別風聲,審清濁。別風聲,不可以文載口傳也,故鑄金作鐘,以正十二月之聲,然後以效升降之氣,而鐘不可用,乃截竹為管曰律,為清濁之率也。以律長短為制,正月之律,與太簇相中也,言出於鐘。乃置深室,葭莩為灰,以實其端,其月氣既至,則灰飛管通。古以鐘律齊其聲,後人不能,則數以正其度,度正則音亦正矣。” ——十二這個數字是聯繫音律、天文和曆法的紐帶,所謂律、歷二術,皆生於黃锺。
《隋書·律曆志》
收錄的題為《律譜》的文章詳細記述了自漢至隋以來有關這一方面的情況,也出現過候氣不驗的情況,但人們很快會發現,問題出在所用的律管尺寸與古制不同,經過對古尺長度的考證及對實驗方法的改進,“自斯以後,律又飛灰”。隋文帝對典籍上有關候氣的占候學解釋並不滿意,曾親自開展這一科研項目。據說實驗十分順利:“每其月氣至,與律冥符,則灰飛沖素,散出於外。”
葭莩之灰
古代漢族人民燒葦膜成灰,置於律管中,放密室內,以占氣候。某一節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飛出,示該節候已到。
葭灰占律所折射出的實際是中國傳統的思想體系,包括卦氣說、候氣法等在內的傳統律歷合一學說,它們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了數千年而後最終流逝,後人對此日益生疏,因此也對這一史實也開始發生懷疑,明代邢甚至把史籍所載的候氣案例都說成是精心設計、蓄謀已久的騙人把戲;而發明了十二平均律的朱載堉態度較為矛盾,一方面他親自實驗驗證到了無效,對此進行否定,但另一方面在他的《律歷融通》中也曾經說過:“律之始也,候氣於地,氣有深淺因之以辨清濁,以正五音,而六樂宗之。
聖人作樂以應天,制禮以配地,故曰:‘律居陰而治陽,歷居陽而治陰’……天效之以景,地效之以響……景即晷也,響即律也。”就是說,他對律歷之間的聯繫並未完全否定。直到欽天監官們開始用沸石或機械造假灰候氣的醜聞迭起的時候,這一有著古老淵源的學說開始在統治者眼中動搖,清代時發生的“曆獄”之後,康熙時代正式廢除了葭灰占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