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我

《葬我》是近代詩人朱湘於1925年2月2日創作的一首新詩。這首詩第一節寫清水滋潤著的荷花同“我”陪葬,“我”因而感到欣慰的是,生前的清白能和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相融合。後兩節是帶有英雄兒女情結的、有尊嚴的葬禮,詩人借馬纓花的飄絮,承托生前的夢,那是生前回憶的延續。這首詩極富詩意,可平和,可壯烈;詩歌技巧熟練,表現細膩,音韻優美,神采秀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葬我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夏天》
  • 文學體裁:新詩
  • 作者:朱湘
作品原文,創作背景,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葬我
葬我在荷花池內,
耳邊有水蚓拖聲,
在綠荷葉的燈上
螢火蟲時暗時明——
----
葬我在馬纓花下,
永做著芬芳的夢——
葬我在泰山之巔,
風聲嗚咽過孤松——
----
不然,就燒我成灰,
投入泛濫的春江,
與落花一同漂去
無人知道的地方。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1925年2月2日,按常理說,二十一歲的青年正處於奮發向上的階段,不應當過早地考慮自己的歸宿。但詩人與生俱來的憂鬱氣質,使得朱湘無時無刻不在為自己的人生焦慮、痛苦。於是,這個年齡的朱湘就已經開始把歸宿化為對“芳香的夢”的苦苦尋求,尋求“葬我”之地。這首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文學賞析

這首詩第一節寫的是一幅荷花池的美景,荷花亭亭玉立的形象與水蚓拖聲形成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美感;綠荷葉的形象與“燈”似乎相距甚遠,但因為作者“螢火蟲”的巧思構成美好的想像。荷葉本來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氣質,這裡正是一種“質本潔來還潔去”的意境。
第二節詩人通過“馬纓花下”與“泰山之巔”兩種相對比的意象構成“陰柔”與“陽剛”兩種選擇。“芬芳的夢”與風聲過“孤松”都是作者想像的美好意境,前者唯美動人,後者蒼涼悲壯。
第三節作者給出最後一種選擇,化成灰與春江落花一同漂遠,這是中國浪漫文人的傳統情思,最後也成為作者對自身的誡語。作者通過三節詩表達出共同的審美追求:浪漫的、美好的、壯烈的或者是高潔的,都是直指生命的最終價位的。在“五四”自由浪漫唯美的精神洗禮後,詩人的情思在溝通古今的詩歌中得到了全面展示。
詩人的追求是全面的,他認為詩應當是“內容、外形、音節並重的”,這是因為“想像、情感、思想,三種詩的成分是彼此獨立的,惟有音節的表達出來,他們才能融合起來成為一個渾圓的整體。”而詩與歌又是有共同淵源的藝術創作。因此,詩人非非常重視詩的平仄與音的。這首《葬我》只有三節,隔行押韻,前兩節“夢”、“松”押的是鐘東韻,後兩節“江”、“方”則押江陽韻,有變化又有統一,讀起來餘韻深長。詩中“荷花”、“孤松”、“春江水”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意象,詩人的巧妙化用使得詩歌產生了一種古韻悠長的美感。

名家點評

長沙大學教授蔣益《中國現代文學概觀》:“這是一曲安然寧靜的‘歸去來辭’。從來便令人驚心動魄、黯然傷神的死亡在詩人的筆下顯得如此恬淡,依稀是螢光映照下的長眠,又似芬芳縈繞的酣夢,人與自然已融合無間。”
文學史家褚斌傑《中國歷代詩詞精品鑑賞》:“這首《葬我》,寫出了詩人孤清憂憐的悲。‘葬我在荷花池內,葬我在馬櫻花下,葬我在泰山之巔,投入氾滋的春江’,幾個排比句的套用,勾勒出詩人悲中的柔美與陽剛。詩歌技巧熟練,表現細膩,音韻優美,神采秀妍。”
福建師大文學院中文系教授汪文頂《中國百家文學名著鑑賞》:“《葬我》是一首詠嘆死亡的抒情詩:以夢囈的形式,反覆的詠唱,低緩的旋律,呈現出死亡清潔、美麗和與俗無爭的輕鬆感。”

作者簡介

朱湘(1904~1933年),字子沅,原籍安徽太湖,生於湖南沅陵,父母早逝。1925年出版第一本詩集《夏天》 。1926年自辦刊物《新文》 ,只刊載自己創作的詩文及翻譯的詩歌,自己發行。因經濟桔據,只發行了兩期。1927年第二本詩集《草莽》出版。1927年9月至1929年9月,留學美國,回國後,他生活動盪,為謀職業到處奔走,家庭矛盾也日漸激化。其間曾任教於國立安徽大學(現安徽師範大學)外文系,但與校方不和。1933年12月5日,他從上海到南京的客輪上,縱身躍入清波,自殺身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