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葫蘆信
- 外文名稱:Hoist the letter
- 創作年代:古代
- 作品出處:流傳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
- 文學體裁:敘事長詩
- 作者:馮壽軒、陳貴培等
- 圖書出版:1959年
- 相關影視:《從勐遮飄來了葫蘆》《葫蘆信》
整理出版,點評賞析,相關影視,
整理出版
翻譯者:陳貴培、刀文光、刀向平、刀新平
蒐集、翻譯、整理經過了一個比較長的過程,該書附記中寫道:“……1958年(調查隊)前後共蒐集到十三份口述記錄原始材料,各份材料情節比較統一,只是詳略不同;其中以刀正剛和岩四同志提供的較為系統。整理時,我們以刀正剛同志的口述材料為主,吸收了其他材料的優秀部分,豐富了全詩的情節和人物形象”。
1959年,正值國慶10周年之際,傣族敘事長詩《葫蘆信》被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民間文學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四家出版社連續出版。其封面、插圖各具特色,色彩鮮艷,線條簡潔,具有濃郁的民族民間韻味,成為倍受讀者讚賞和喜愛的圖書之一。
點評賞析
在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傣族民間敘事詩中,葫蘆信是一部顯然富有現實主義精神的作品。詩中深刻地表達了傣族人民反對侵略戰爭、熱愛和平勞動的強烈願望,並且塑造了兩個正直善良的年青人的形象。詩句樸素優美,對兩個年青人的自我犧牲精神和對愛情的忠貞,有動人的描繪。
相關影視
電影劇本《從勐遮飄來了葫蘆》
該劇根據傣族長詩《葫蘆信》改編創作,編劇李良振 刁成志),於1961年10月28日創作完成於昆明,發表於《電影文學》(長春電影製片廠主辦)1962年第3期。
大型民族歌劇《葫蘆信》
該劇根據傣族長詩《葫蘆信》改編創作。編劇良振(李良振)成志(刁成志)從1959年開始創作,其間經歷二十多年,十多次修改。1981年11月27至12月20日,該劇在北京由文化部、中國劇協、中國音協和中國歌劇研究會聯合召開的歌劇劇本討論會上,受到重視和讚揚。總的評價是:“主題好,反映了民族團結、歌頌了愛鄉土、愛人民的精神,兩個主人公的愛情是崇高的,體現了人民的理想和願望;故事好,情節起伏跌宕,戲劇結構完整,主要人物性格鮮明生動;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
該劇發表於《雲南劇目選輯》(雲南劇協主辦)1982年第2期,《劇本》月刊(中國劇協主辦)1982年9月號。1988年劇本收入《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叢書-雲南卷》,2005年收入戲劇集《滇雲如歌》,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1985年10月,劇本獲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題材劇本創作銀獎。該獎由文化部、國家民委、中國劇協、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學會聯合頒發,在廣西南寧頒獎。
同年1985年10月,由雲南省歌舞團慶祝國慶35周年在昆明演出。
7集電視連續劇《葫蘆信》
根據傣族長詩《葫蘆信》改編,編劇李良振 刁成志,1987年定稿。1986年由雲南省電視台錄製,導演:張黎青、任貴生,攝像:段果平。雲南省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及各省、市電視台多次播映。
該劇播出後,《雲南廣播電視報》連續發表評論。《當代電視》(中國視協主辦)發表題為《意味雋永,哀怨動人》,署名為向暉的評論文章。作者認為:“《葫》劇把口頭文學所表達的人民的愛憎,歷史進程的變遷和古老生活積澱的哲理,在現代意識的觀點中轉化為活生生的螢幕形象,為改編和處理少數民族歷史題材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表明錄製少數民族題材的作品,已達到一個新的台階,即由一般的民族風情的表層描述,深入到探索和表現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心理結構,使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得到較完善的統一。”
1991年出版的《電視藝術詞典》《葫蘆信》辭目中有這樣的評價:“此劇塑造了王子、公主及景真王等美好形象,體現了人民民眾厭惡戰爭,對和平幸福生活的追求。……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1988年6月10日獲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電視藝術第二屆“駿馬獎”一等獎。該獎由國家民委、文化部、廣播電影電視部、中國文聯聯合頒發。
中國年鑑全文資料庫中,由雲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寫的文章《電視連續劇【葫蘆信】獨具特色》文中寫道:“1986年,雲南電視台根據傣族同名 敘事長詩改編並錄製播出的反映傣 族古代社會生活、鞭笞不義戰爭、謳歌團結和平的電視連續劇《葫蘆 信》,是近年來我國民族題材電視劇中的佼佼者。在創作過程中.編 導者緊緊把握這齣悲劇的深刻社會意義,充分揭示主題,賦予歷史題材以積極的現實意義,配合了國際和平年的宣傳。為了使《葫蘆信》成為獨具特色的電視劇,全體創作人員調動了一切藝術手段,無論是編劇、導演、表演、音樂設計,還是化妝、服裝、道具、效果、美工,都嚴格從生活真實出發,力圖使每個環節都做到該劇姓“傣”而不姓“漢”,更不搞非傣非漢。正因為《葫蘆信》既有較深刻的思想內涵,又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藝術上比較嚴謹,所以播出後受到傣族民眾的歡迎,也受到廣大電視觀眾的好評。全國各電視台爭相交換該節目。”
此劇引起傣族及雲南周邊國家觀眾的熱烈歡迎,翻譯成傣語後,成為民族地區經常播放的保留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