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62年9月,在鳳架坡發現了一組西周青銅器,共8件,內有甗、簋、卣三器及其它車馬飾等。
20世紀70年代,在葦溝村西北約200米處,清理了一座灰坑。出土有陶、銅、石、骨器等文化遺物。
1981年,葦溝村民在平整土地時發現了一座東周墓,出土了園壺、方壺、盆、鼎、罍等一組青銅器。這批青銅器經專家鑑定,定為戰國時期。
1978~1981年,北大考古專業商周組畢業學習,與山西、河南、湖北三省有關文物考古單位合作,在葦溝村之南,北壽城之北所發現了一處晉文化晚期城址,範圍約800×800平方米。在城內戰國晚期層中,曾挖出一件紅色陶鬴,頸部有橫戳印陶文“降(絳)亭”二字,證明這地方作過晉都。
遺址特點
地理環境
葦溝—北壽城遺址包括北壽城、東壽城、南壽城、營里、葦溝、老君溝、鳳架坡7個村子之間的一大片土地,東西約2900米、南北約3000米,總面積約870萬平方米。
遺址年代
葦溝—北壽城遺址的年代應從周初至春秋戰國之交,陶器可分布在5個時期,年代從西周早至春秋末戰早,未見西周中期器。H3(灰坑)的年代定為的第三段(西周中晚之際),根據曲村居址判斷H3的年代當在春秋中期,與H1的年代相當。在文化構成上,葦溝一北壽城遺址圓形灰坑多以圓形為主。陶器與張家坡西周墓地、天馬一曲村居址同類器形制相似,所出陶器均為周文化因素。周代的墓葬有一座小土坑墓,無隨葬品、無葬具,填土中含繩紋陶片和素麵豆片等。
龍山文化遺存
龍山文化遺存主要分布在葦溝村的北面和西面,老君溝附近也有發現。在葦溝村北部發現白灰面一處,壓在社員窯洞下。經清理的一處灰坑在村西北約100多米。清理和採集到的文化遺物都是陶器。
東下馮類型文化遺存
東下馮類型文化主要分布在遺址的北部坡地上,在南部城址範圍內也有零星發現。距葦溝西北約200米的斷崖上清理了一個灰坑,是一個口小底大的袋形坑,口徑2.8米、底徑3.6米、深2.2米。出有陶器、銅器、石器、骨器、卜骨等文化遺物。
晉文化遺存
晉文化遺址的分布較普遍,在遺址北部坡地上,東去葦溝村約300米處。清理了一處斷崖。在遺址南部平地,葦溝村與北壽城之間,有一座城址。在城址內,晉文化層連綿成片,地面上遺物較多,斷崖上的灰層、灰坑隨處可見。在城址內,清理了暴露在斷崖之上的灰坑6個。根據灰坑內出土物的共存關係,並參照天馬——曲村遺址晉文化的分期,把葦溝_壽城遺址的晉文化遺存分為四期。在葦溝村東南大約100米處,發現北城牆的一段牆基斷面,牆基挖被生土,被耕土層疊壓。殘存高1.5米、上部寬8.8米、下都寬8.3米。基內夯土堅硬,夯層清楚,每層厚8~20厘米。8米多寬的牆基是分五段夯築的,每段寬約1.8米。城址的其他三面未暴露,根據城內文化層的堆積與分布以及遺址的地勢看估計城址的範圍約800x800米左右。城內的文化堆積以晉文化為主,尤其是其晚期的遺蹟和遺物較豐富。戰國至漢代的遺存比較集中在東半部,未見其他更晚的遺蹟。此城址的年代上限應為晉文化晚期,其下限不會晚於西漢。
戰國、秦漢遺存
城內清理了一個戰國、秦漢灰坑遺存,採集了一些陶器。
文物遺存
綜述
葦溝—北壽城遺址文物遺存有青銅器、陶、銅、石、骨器等。
青銅器
遺址出土西周青銅器一組,共8件,內有甗、簋、卣三器及其它車馬飾等。其中銅甗一件,器內有箅,器上飾饕餮紋。銅簋一件,有螭首雙耳,簋底也有銘文,提梁卣一件,在卣的器蓋內和卣腹內均有銘文“蠆父己”。卣身飾夔龍紋和雲雷紋。按此簋雙耳有珥及甗的形制大體與洪洞出土的簋、甗相同,約為西周早期的器物。這些器物存於山西省博物館內。
遺址出土了園壺、方壺、盆、鼎、罍等一組青銅器。經專家鑑定,定為戰國時期。
陶器
陶器的陶質主要為夾砂與泥質灰陶。紋飾以繩紋為主,其他有附加堆紋、方格紋等。可辨器形有:鬲、甗、扁足鼎、瓮鼎、罐、盆、碗、豆、瓮、缸、器蓋等。這些陶器與東下馮遺址的同類器物相比較為接近,其年代上可大體相當於東下馮遺址的第二期。
遺址戰國晚期層中,出土一件紅色陶鬴,頸部有橫戳印陶文“降(絳)亭”二字。
青銅器
青銅器出土1件銅刀,曲背凸刃,尖部微上翹,背部有一道凸棱、殘長7.7厘米。
石器
石器有鏟、鐮和杵、臼等;骨器有錐、鏃等。
骨器
遺址出土有7件卜骨。
文物價值
葦溝—北壽城遺址,是翼城縣境內考古已發現最大的一處跨商、周、漢文化遺址,在晉南一帶是僅小於
侯馬晉國遺址和天馬——
曲村遺址,它不是一般的村落遺址,而是都城遺址。從發現的遺蹟和遺物看,它是以東周文化為主要內涵的一處遺址,對研究探討東周以及晉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葦溝—北壽城遺址位於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城西北。
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葦溝—北壽城遺址,路程約3.6千米,用時約9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