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人後文韜武略,忠義
仁愛。董安於審時度勢,將睿智的目光投向遠離其他五卿的太原盆地,在背靠龍山、面臨晉水、北依盂邑(今太原陽曲東北)、南帶梗陽(今山西清徐)的汾河西畔築建了晉陽城。城中的建築,以銅柱取代木柱,城牆由板夾夯土而成,牆骨選用丈余高的荻蒿等植物主幹,泥土中摻和雞蛋、食鹽。
後來的事實證明,董安於不僅是出色的建築家,也是超群的戰略家和政治家。晉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趙簡子向邯鄲同族趙午索要自己寄放在他那裡的500戶奴隸,準備充實晉陽。趙午雖然應允,卻遭到他父兄的反對。霸悍的趙簡子一怒之下,誅殺了趙午。結果,導致了
趙午之子趙稷與家臣涉賓的邯鄲叛亂。晉定公隨即派遣籍秦率兵前往征討。
同為六卿的范氏、中行氏,與趙午是姻親關係,便在暗中與趙稷結為同盟。董安於覺察到形勢的嚴峻,趕緊提醒趙簡子:“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發制人。”趙簡子害怕擔當挑起禍端的罪名,沒敢答應。
董安於的建議很快傳到范氏、中行氏的耳中,他們聞風而起,聯手擊敗籍秦的軍隊,又揮師向趙簡子撲來。趙簡子退守晉陽,堅固的晉陽城令來犯的范氏、中行氏束手無策。 就在范氏、中行氏兵圍晉陽之時,晉國的其他三卿出於各自利益的考慮,聯合向晉定公請命:嚴懲三個挑起禍亂的正卿,及早平息晉國內亂。嘗到一點勝利甜頭的范氏、中行氏真是昏了腦袋,竟然向晉定公發起反擊,一時成為晉國的眾矢之的。他們很快敗下陣來,丟下風寒草枯、屍橫血碧的慘烈戰場,倉皇逃往朝歌(今河南淇縣)。同年十二月,趙簡子回到晉都絳邑(今山西曲沃西南),得到晉侯寬宥,重新擔任正卿。
悲劇命運
晉國諸多有識之士,從這場禍亂的前前後後開始注意董安於。他們隱隱感到,如果董安於盡心竭力地輔佐趙簡子,趙氏遲早會獨霸晉國。留下此人,終歸是其他正卿的隱患。於是,勢力最大的智伯站出來給趙簡子施壓:“晉國法令,始禍者死。范氏、中行氏作亂,由你的家臣董安於引起。范氏、中行氏如今逃亡在外,也算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董安於尚且逍遙法外。” 趙簡子左右為難:殺掉自己的肱股之臣,自然於心不忍;強硬對抗智伯,勢必殃及自身。就在他愁眉不展的時候,董安於坦然而言:“如果我的死能夠保全趙氏,換取晉國的安定,我又怎么會吝嗇自己區區一條性命?”於是,他自縊身亡。 就是這樣一個忠肝義膽的臣子,卻死在自己主人的手裡;就是這樣一個深謀遠慮的賢士,卻暴屍於自己精心建造、全力守護的晉陽城中。政治鬥爭,總是這樣無情,也總是這樣無奈,但作為晉陽城的締造者,歷史永遠記住了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