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英傑早期曾追隨李香遠(郝少如手鈔本)習練武式太極,後來再隨楊澄甫習楊式太極。而在跟隨楊澄甫期間,他亦曾見過楊少侯演練楊家小架。因此他的董氏快拳吸收了武式太極及楊家太極小架的一些特點和動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氏快拳
- 出處:太極拳論
- 特點:節奏鮮明,進步必跟
- 創始人:董英傑
概說,快拳,套路,
概說
董英傑早期曾追隨李香遠(郝少如手鈔本)習練武式太極,後來再隨楊澄甫習楊式太極。而在跟隨楊澄甫期間,他亦曾見過楊少侯演練楊家小架。因此他的董氏快拳吸收了武式太極及楊家太極小架的一些特點和動作。
此拳快慢相間,節奏鮮明,進步必跟,且不時有發勁和震足等動作,其結構鋪排有別於其他的楊式套路,而特點與風格則比較接近楊家小架。董英傑曾說:「快拳是由上乘功夫。經實用而發明。有慢有快。慢是以靜待動。快是發勁神速。有陰陽有虛實。有精神。有蓄神。身法巧妙。姿式精彩。然非有三年以上功。不易領略也。妙法甚多。」
董英傑雖創編新拳,然他本人以及兒子董虎嶺均無開宗立派之意,仍以其師楊澄甫之楊式太極為宗。
此拳快慢相間,節奏鮮明,進步必跟,且不時有發勁和震足等動作,其結構鋪排有別於其他的楊式套路,而特點與風格則比較接近楊家小架。董英傑曾說:「快拳是由上乘功夫。經實用而發明。有慢有快。慢是以靜待動。快是發勁神速。有陰陽有虛實。有精神。有蓄神。身法巧妙。姿式精彩。然非有三年以上功。不易領略也。妙法甚多。」
董英傑雖創編新拳,然他本人以及兒子董虎嶺均無開宗立派之意,仍以其師楊澄甫之楊式太極為宗。
快拳
很多人誤解太極拳只能慢練慢打,《太極拳論》里「慢讓快耳」、「手慢讓手快」的章句,更經常被斷章取義作為支持太極只能慢練慢打的依據,甚至被訛傳成「以慢打快」。其實《太極拳論》本為文言文,這兩句里的「讓」其實是作「吃虧」解,誤解和訛傳有部分原因是現今的武人疏忽了「古今義」的問題。
太極拳慢練通常為練功(或養生),快練則可練勁,實戰時,《太極拳論》也主張「動急則急應」,並不主張盲目慢用。
然而,太極的快拳並非全程快打,通常是招式在攻防理念下到了需要發勁的段落,才突然加快(董氏愛用「冷脆」來形容),因此,太極的快拳通常是快慢相間的。
套路
預備式一、二
太極起式
攬切衣(快)
單鞭(快)
合勁(合提手)(慢)
仙鶴張翅(微停)
托琵琶(慢)
轉琵琶(慢)
裂掌(快)
挫裂掌(慢)
跳步搬攬捶(快)
連環圓封閉(快)
豹虎回山洞(快)
挫掌簸箕式(慢)
進退閃戰(圓轉)
大鵬騰空(凌空)
撞肋捶(慢)
白猿閃身(退慢)
鳳凰斜展翅(微停)
搬攬捶(快)
返身搬按捶(微停)
進步攬挫衣(快)
連環式(快)
刁手(快)
左閃右避(慢)
探馬式(慢)
英雄獨立(快)
騰身法(快)
撩掌(慢)
鳳還巢(快)
太極還元(立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