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武炎
- 出生日期:1925
- 逝世日期:2012
- 職業:湘劇著名花臉演員
簡介,生平,
簡介
1925年出生於湖南長沙的一個梨園世家裡,父親是湘劇琴師,大姐董筱艷是湘劇著名花旦,二哥董海奎是文武小丑,其弟董少華既是武旦演員,又是一位優秀的戲曲導演,夫人王艷雪也是一位花旦演員。
董因家道貧寒,又兼姐妹眾多,因此從小父母就送他去學糧食業務。由於當時世道艱難,糧食業不景氣,也是他與戲曲有緣,因此棄商從藝,隨全家在班學戲。初從師孫清富,後又向著名演員黃菊奎學習唱工。董從小聰明過人,在跑龍套時就留意揣摩老前輩的演唱技藝,在學戲、看戲中積累了豐富的表演經驗,為自己後來成為一名優秀的藝術家,奠定了基礎。
生平
1938年,董武炎參加了湘劇抗敵救亡宣傳隊,1941年入中興湘劇團繼續進行抗日宣傳。1949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二兵團政治部洞庭湘劇工作團。1953年曾參加中國人民慰問團赴朝慰問志願軍。1955年在湖南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會演中,他扮演的《撥火棍》中之孟良,榮獲一等演員獎。1956年參加了文化部舉辦的戲曲演員講習班。198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現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董擅長演的角色很多,如《造白袍》中的張飛、《訪白袍》中的尉遲敬德、《五台會兄》中的楊五郎、《李逵鬧江》中的李逵等,都是他經常演出的拿手好戲。《生死牌》中他扮演反派主角賀總兵,人物刻畫成功,不僅到北京參加建國十周年獻禮演出,還拍成電影,在全國都具有一定的影響。
董武炎在藝術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他塑造的各種人物都有不同的藝術特點。如《撥火棍》中孟良的表演,既具傳統藝術表演特點,又有人物性格和舞蹈藝術的創新。從第一個出場,就把孟良恨不得脅生雙翅飛到天波楊府搬兵求將,以解邊關危急的急追心情展示了出來。另外,在與楊排風對、比武的幾個環節中,從看不起一個小小的燒火丫頭,到最後心悅誠服地欽佩排風,把孟良這個人物的性格刻畫得粗細相融,恰到火候。
他扮演《訪白袍》中的尉遲敬德一角,更有創新。《訪白袍》過去沒有什麼舞蹈動作,經董武炎加工整理後,劇中增加了很多舞蹈程式,體現了尉遲恭為國訪賢,不顧年老、不辭辛勞,月夜中爬山涉水,深入兵營,做到了唱、做、舞三結合,大強化了舞台藝術效果。《裝瘋跳鍋》中之蒯通一角,在人物塑造上更具匠心。這齣戲是湘劇大花臉中集表、唱、講三位一體的重頭戲,沒有一定的藝術功底是難以勝任的。他把《裝瘋》和《金殿舌辯》兩場戲中蒯通的內心活動表演得淋漓盡致、感人至深。蒯通是一個足智多謀、被譽為舌辯侯的人物,他威武不屈、伸張正義,具有鮮明的個特徵。當知己朋友韓信事發後,他為了逃避陸賈對他的追捕和迫害,便假裝瘋癲,以掩人耳目。為了刻畫好蒯通裝瘋的情節,董武炎曾經深入到精神病醫院去觀察精神病患者的形態及神情,所以他表演出來的瘋癲形態逼真。特別是在大街上遇著前來緝拿他的兩個士兵時,時而哭、時而笑、時而惱、時而恨,神態反常,活脫脫一個真瘋子,就連來緝拿他的士兵,也信以為真,無可奈何地走了。董武炎把這場裝瘋戲演得出神入化,灑脫自如,說明他的表演藝術的確高明。
董武炎最大的優點最大的優點是在藝術上敢幹創新,不墨守成規。他嗓音高亢、宏亮,功架紮實、穩重。在探索、改革湘劇花臉的演唱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過去湘劇的花臉演員重喊叫功夫,即強調"虎音"。歷史上曾有"發丙一聲喊,銅鑼震穿眼"的傳說,這說明湘劇花臉的喊叫確有特點,但在演唱方面不及京劇花臉那樣吐字清晰。董主張改革時既要保持好的傳統,又要剔除那些不適合時代的弊端。他匯湘劇大花、二花及紫臉於一體,自創唱派,目的就是要使觀眾能聽清聽懂唱詞。為此,多年來董琥炎在這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他在演唱中講究共鳴,去掉傳統唱法中的沙音和炸音,發展膛音和虎音,把湘劇花臉的唱腔推進了一大步。如他在《造白袍》中張飛的唱段中,在保持湘劇花臉原有虎音特點的前提下,結合頭靠把那種蒼勁有力的唱法,把張飛年高性躁、為兄報仇的急切心情,演唱得悲、躁相融,聲情並茂,十分感人。又如《裝瘋跳鍋》的《裝瘋》一場中,他採用生與醜兩種不同的演唱來襯托蒯通裝瘋的表演,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可稱獨創。
董武炎非常關心湘劇事業的接班人,在培養中、青年演員方面,他深感自己責任重大。因此,他全心全意地把自己的拿手戲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中、青年演員。如方保義、李繼昌、黃運龍、徐君等,都曾受過董武炎的培養和傳授。特別是二級青年賞徐君,更是得到董的悉心指導,董武炎將傳統戲《鐘馗顯聖》改編為《鐘馗戲蝶》,親自給徐君說戲、示範排練,這齣戲在全省青年演員會演中受到好評,徐君也因演出此劇獲得優秀青年演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