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貴州省羅甸縣董架鄉,資源經濟,旅遊資源,礦產資源,經濟基礎,
貴州省羅甸縣董架鄉
全鄉區域面積116.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840米,年均降雨量約1200毫米。轄9個行政村68個村民組,2008年初有2286戶9553人(其中少數民族戶口1685人)是一個以漢族為主,布、苗雜居的多民族鄉鎮。
資源經濟
該鄉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土地瘦薄、水源奇缺,全鄉承包耕地面積9705畝(其中田4380畝,土5325畝),2007人均純收入2117元,人均占有糧547公斤。全鄉森林覆蓋率達57%,電視覆蓋率達85%。
旅遊資源
力毛坪天坑位於董架鄉白龍村力毛坪組,該天坑深80餘米,寬90米,四周是懸崖峭壁,無路可去,常年涼水撲面,是休閒避暑的好處所,傳說坑內有幾十種名貴中草藥。
礦產資源
一、米黃色大理石開發
米黃色大理石資源豐富,儲藏量大(全鄉預計2.5億立方米)蓋山輕、易開採、光澤好、無輻射等優點。主要分布於該鄉東躍、白龍、董細、甲哨、董架、田壩六個村。所有礦點基本上通了公路。經過試采和專家論證,具有很高的開發和使用價值。
二、開發苗山煤礦
民進村苗山組蘊藏著豐富的煤礦,80年代試采成功,由於投資不足而停工。據資料顯示苗山方圓幾十里都是煤礦,公路已通到礦點,山體穩固,周圍無河流,便於開採。
三、白龍的鉛鋅礦
白龍村董繞組的梅花山有鉛鋅礦,該礦點儲藏量很大,有待開發,鄉政府組織民眾修通公路,為礦山開發打好基礎。
經濟基礎
董架鄉地處喀斯特山區,山高谷深,溝壑縱橫,給人們生活和生產帶來諸多不便,全鄉平均海拔840米,交通、經濟、文化發展相對滯後。
黨的十七大以來,鄉黨委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重點,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堅持“團結、和諧、謀事”的工作準則,帶領全鄉人民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健康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2010年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500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實現2600萬元,糧食總產量6689噸,農民人均收入3520元。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自2009年以來,新改擴建村、組公路80公里,實施坡改梯工程13個;工程面積1250畝,土變田426畝;新修水池水窖980個,引水渠3800米;全鄉2010年實施危房改造156戶;安裝衛星村村通工程1749戶。人民的生活和生產條件有了較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