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峪村隸屬萊城區茶業口鎮,位於萊城北40公里,茶業口鎮政府駐地南3公里。村東鄰埠口村,北靠白楊村,西至溫峪村,南接北腰關村。全村現有98戶,266口人,土地246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董家峪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歷史淵源,村莊發展歷史,
歷史淵源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石城保·董家峪”。
據村碑記載,清康熙元年(1662年)董姓建村,因址在山峪中,冠以姓氏,故名董家峪。現村中無一董姓,據老人們說,董姓人家在村里因人丁不旺而遷走,而從章丘一帶遷來的幾戶李姓人家,反而繁盛起來,延續至今。
據村碑記載,清康熙元年(1662年)董姓建村,因址在山峪中,冠以姓氏,故名董家峪。現村中無一董姓,據老人們說,董姓人家在村里因人丁不旺而遷走,而從章丘一帶遷來的幾戶李姓人家,反而繁盛起來,延續至今。
村莊發展歷史
董家峪村,1941年前隸屬萊蕪縣七區匯源鄉;1941年5月,萊蕪縣實行三縣分治,屬萊北縣抬頭區;1950年隸屬萊蕪縣第十一區(茶業區);1958年隸屬茶業人民公社,後改稱茶業辦事處;1985年屬腰關鄉;2001年合鄉並鎮,屬茶業口鎮。
村東南有小山叫銅山子,相傳漢代曾在此冶煉銅,現今還殘留礦渣。
村東南路口,清中期建有觀音廟一座,為周圍幾村共有,現廟碑殘塊尚存。
清末期,村民李征,以賣豆腐為業,勤勞儉樸,家業漸大,成了村里首富。建有四棟四合院,現今四合院尚在,古色古香,雕樑畫棟,很是精美,是現在周圍村里少見的古建築。
村東山溝里有一泉,長年流水,冬不結冰,夏清涼,水質甘甜。
戰爭年代,董家峪村早期秘密黨員和積極分子1O多人,參加了1938年11月在埠口村成立的抗日自衛團。1939年6月至1940年l2月,與埠口村、龍堂村建有聯合黨支部。1940年12月董家峪建立村黨支部,書記李方明。
1941年9月,敵萬餘對茶業區、抬頭區“掃蕩”,殺害村民李祿文,因其子李方建時任抬頭區區長,也是在這個時候,村南山溝里,八路軍一小分隊十幾人與敵遭遇,展開激戰競日,小分隊全部壯烈犧牲。
村西北,地形隱蔽,魯中兵工廠的一部分,曾在此駐紮一年余,製造槍枝彈藥。
因村里民眾基礎好,地處深山溝,泰山軍分區建有學校一所,學生20多人,大多是八路軍幹部子女,時間大體是1940一1943年間,稱抗日高小,現在三問南屋的教室,保存完好。
1944年春,萊蕪縣有計畫有領導地開展大規模的參軍運動,董家峪村在民兵隊長李方貴帶領下,有8名青年積極回響,走向抗日前線。這在村小人少的董家峪村是件大事,曾受到當時萊北縣委的表揚。
建國後,村里進行大規模的荒山綠化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1964年全村民眾齊心協力,大量種植松樹槐樹。到今天,95%以上的荒山面積得以綠化。無論什麼季節,放眼山村四周,鬱鬱蔥蔥,一片蒼翠。
村中有季節河,把村子分成東、西兩部分。1965年,村里建起兩座石拱橋,把村東、村西連在了一起。
董家峪水庫,址在村西北山腰,1966年春動工,1967年12月完工。
土石壩堤,容水30萬立方米。現村民承包,壩堤栽滿了棉槐,庫水粼粼,四周樹木茂密。使水庫就像一灣湖水,湖光山色,異常美麗。
董家峪村揚水站,1976年建成。1987年重修,揚水站渡槽高50多米,水渠全長千米,揚水站使全村大部分土地成了水澆地。
改革開放以來,村里發展經濟樹木,產業結構調整,村民經商、打工,生活越來越好。
村裡的經濟樹木首推花椒樹,花椒收入成為村民收人大項之一。其次便是核桃樹、板栗。1984年,村民大量育植花椒苗,樹苗銷路廣,價格高,也帶動了周圍村子大量育苗。董家峪村一度成為花椒樹苗產銷中心,當時省內外客商雲集,很有名氣。
董家峪村原先主要種植玉米、小麥、地瓜等糧食作物,現早已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改種生薑、大蒜、小紅椒、中藥材、特色蔬菜等。
現今,董家峪村民大都經商,農活反成了副業。在茶業口、腰關、峪門集市上,買賣人最多的是董家峪村的村民。
村東南有小山叫銅山子,相傳漢代曾在此冶煉銅,現今還殘留礦渣。
村東南路口,清中期建有觀音廟一座,為周圍幾村共有,現廟碑殘塊尚存。
清末期,村民李征,以賣豆腐為業,勤勞儉樸,家業漸大,成了村里首富。建有四棟四合院,現今四合院尚在,古色古香,雕樑畫棟,很是精美,是現在周圍村里少見的古建築。
村東山溝里有一泉,長年流水,冬不結冰,夏清涼,水質甘甜。
戰爭年代,董家峪村早期秘密黨員和積極分子1O多人,參加了1938年11月在埠口村成立的抗日自衛團。1939年6月至1940年l2月,與埠口村、龍堂村建有聯合黨支部。1940年12月董家峪建立村黨支部,書記李方明。
1941年9月,敵萬餘對茶業區、抬頭區“掃蕩”,殺害村民李祿文,因其子李方建時任抬頭區區長,也是在這個時候,村南山溝里,八路軍一小分隊十幾人與敵遭遇,展開激戰競日,小分隊全部壯烈犧牲。
村西北,地形隱蔽,魯中兵工廠的一部分,曾在此駐紮一年余,製造槍枝彈藥。
因村里民眾基礎好,地處深山溝,泰山軍分區建有學校一所,學生20多人,大多是八路軍幹部子女,時間大體是1940一1943年間,稱抗日高小,現在三問南屋的教室,保存完好。
1944年春,萊蕪縣有計畫有領導地開展大規模的參軍運動,董家峪村在民兵隊長李方貴帶領下,有8名青年積極回響,走向抗日前線。這在村小人少的董家峪村是件大事,曾受到當時萊北縣委的表揚。
建國後,村里進行大規模的荒山綠化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1964年全村民眾齊心協力,大量種植松樹槐樹。到今天,95%以上的荒山面積得以綠化。無論什麼季節,放眼山村四周,鬱鬱蔥蔥,一片蒼翠。
村中有季節河,把村子分成東、西兩部分。1965年,村里建起兩座石拱橋,把村東、村西連在了一起。
董家峪水庫,址在村西北山腰,1966年春動工,1967年12月完工。
土石壩堤,容水30萬立方米。現村民承包,壩堤栽滿了棉槐,庫水粼粼,四周樹木茂密。使水庫就像一灣湖水,湖光山色,異常美麗。
董家峪村揚水站,1976年建成。1987年重修,揚水站渡槽高50多米,水渠全長千米,揚水站使全村大部分土地成了水澆地。
改革開放以來,村里發展經濟樹木,產業結構調整,村民經商、打工,生活越來越好。
村裡的經濟樹木首推花椒樹,花椒收入成為村民收人大項之一。其次便是核桃樹、板栗。1984年,村民大量育植花椒苗,樹苗銷路廣,價格高,也帶動了周圍村子大量育苗。董家峪村一度成為花椒樹苗產銷中心,當時省內外客商雲集,很有名氣。
董家峪村原先主要種植玉米、小麥、地瓜等糧食作物,現早已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改種生薑、大蒜、小紅椒、中藥材、特色蔬菜等。
現今,董家峪村民大都經商,農活反成了副業。在茶業口、腰關、峪門集市上,買賣人最多的是董家峪村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