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和,字積中,閩縣琅琦(今馬尾區琅岐鎮下岐村)人,初會泰山,以武階自琅琦遷郡邑嵩山。董和出身書香門第,進士世家,從小穎悟,天生聰明,7歲便通曉四書大義,13歲涉獵子史諸書,15歲從鄉先生,拜御史林公文灃受春秋,攻舉子業。明永樂十六年(1418)進士及第,成為琅岐董氏第三位進士。
基本介紹
- 本名:董和
- 字:積中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琅岐董氏
- 出生地:閩縣琅琦
董和,字積中,閩縣琅琦(今馬尾區琅岐鎮下岐村)人,初會泰山,以武階自琅琦遷郡邑嵩山。董和出身書香門第,進士世家,從小穎悟,天生聰明,7歲便通曉四書大義,13歲涉獵子史諸書,15歲從鄉先生,拜御史林公文灃受春秋,攻舉子業。明永樂十六年(1418)進士及第,成為琅岐董氏第三位進士。
董和(生卒年不詳),字幼宰。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東漢末年官員。董和早年舉家西遷益州,任牛鞞長、江原長、成都令等官職。當時蜀地富裕豐實,民風奢侈,董和帶頭節儉,制定規則,當地風氣有所改善。遷巴東屬國都尉,還遷益州太守...
董和(生卒年不詳),字不詳,籍貫不詳。活躍於魏國前中期。曾任參軍,官至彭城王司馬,被彭城王曹據私自派遣去中尚方作禁物。人物概況 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孫權攻擊曹操軍的皖城,至閏月攻破皖城,並且俘虜廬江太守朱光及其參軍董...
董和 董和,古代的一個人物。董和,南北朝人物,董純祖父,官至魏太子左衛率。
董和,男,漢族。曾任尚志市政協副主席。人物履歷 1974.12—1998.08 瀋陽軍區後勤部某部隊 1998.08—2002.02 尚志市委統戰部副部長 2002.02—2006.11 尚志市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協副主席 2006.12— 政協尚志市六屆委員會副主席、...
百姓對董公之功德,有口皆碑。仁義之師 董和治理山東,大有政聲,回京之後,皇上又命之為貴州左布政使。時苗族首領率邊民造反,搶劫財物。朝廷命其率兵鎮壓,董公鎮守邊疆,心繫邊民,認為不可濫殺少數民族,要以誠待人,以理服人,...
董和村委會居住著漢族、彝族、白族等多個民族,以漢族居多。花燈,是漢族民間傳統的娛樂活動,又叫“跳花燈”。彌渡花燈以其民眾性、廣泛性、內容的豐富性,形式的多樣性而聞名於世。彌渡花燈是彌渡各民族的,她的根深深扎於各民族中...
董和沙河村隸屬於新街鎮董和村委會,屬於壩區。位於新街鎮西北邊,距離董和村委會2.5公里,距離新街鎮6.5公里,是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有0.68 平方公里,海拔1778.6米,年平均氣溫16.7℃,年降水量880.4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等農...
董和楊家營村隸屬於新街鎮董和村委會,屬於壩區。位於新街鎮西北邊,距離董和村委會1.50 公里,距離新街鎮4.50 公里。國土面積有0.48 平方公里,海拔1778.6米,年平均氣溫16.7℃,年降水量880.4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等農作物。有...
董和棠(1899—1960) 字木卿,威海羊亭港南村人。1926年,北平朝陽大學法學系畢業。董和棠(1899—1960) 字木卿,威海羊亭港南村人。1926年,北平朝陽大學法學系畢業。次年,任章東中學(後改稱威海中學)校長。由於他奔走努力,校址...
董和先同志1982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理學學士,教育碩士,現任勝坨鎮教委主任、勝坨中學校長,墾利縣第七、八屆政協委員,山東省教育學會理事。自參加工作以來,曾先後擔任中學物理教師、教研組長、教務主任。無論是從事...
董和甫 (1900—1950)號苦齋。鄞縣人。人物經歷 年幼喪父。十餘歲便當學徒經商並有所成就。1937年,在家鄉購地20畝,創辦道淮國小、道淮中學。關心家鄉公益事業,興建靈橋,設定醫院等均慷慨解囊。1945年認捐白紙350令承擔《鄞縣通志...
董和源,男,漢族,1964年11月生,中專學歷,中共黨員。現任山東省濟南市鋼城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區畜牧獸醫事業發展中心主任。人物履歷 現任山東省濟南市鋼城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區畜牧獸醫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工作分工 負責畜牧業管理...
董和緒 董和緒(1927年-1953年),男,河南省輝縣人。生前為志願軍二六七團戰士,1953年在朝鮮犧牲。人物生平 生前為志願軍二六七團戰士。犧牲情況 1953年在朝鮮犧牲。
(1916—2009),原名董從謙,正軍職待遇,山東省昌邑市人。一九三八年入伍,一九三九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山東膠東軍區第一軍分區後勤處處長,華東軍政大學第一期高幹隊學員,山東膠東軍區直屬供給處處長兼四科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