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公寨

董公寨

石門縣羅坪鄉寨河村的董公寨,是一處養在深閨人未知的旅遊勝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董公寨
  • 地理位置:湘西北石門縣羅坪鄉何家峪村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24小時
  • 景點級別:AAA
  • 門票價格:0元
石門縣羅坪鄉寨河村的董公寨,是一處養在深閨人未知的旅遊勝景。
站在渫水東岸山頂上的董公寨,遠望全景,山峰挺拔,四面絕壁,刀削一般,山峰下,瀠水河三面環繞,唯東西有崖縫雲梯可上主峰,山項樹蔭遮地5畝多,屬原始次森林,枝幹蛇曲,顯得蒼老而又不失生機,其山勢和綠色植被可與張家界之黃獅寨媲美。
至今,人們還流傳有關董公寨的美麗傳說。傳說600多年以前,從湖南鳳凰來了一夥苗人,約百十餘人。為首苗王姓董,身高八尺,年過六旬,赤眼長須。
他們長途跋涉沿龍頭河(即瀠陽河)而下至此,見此山山勢挺秀,便率部攀登至山頂。董公反覆觀察其地理走勢,認為是安營紮寨的理想之地,於是便在此駐紮下來。
他們在山頂用清一色大理石條石構築圍牆,修建寨門,鑄造兵器,習武操練。築寨的每塊石料都有約2噸多重,使山頂真正成為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然屏障,董公也逐步成為一方霸主,董公寨也由此而得名。
所街添平所土司覃添順聞得董公部落興盛,唯恐危及自己的利益,於是派易氏夫人率3000多兵士征剿。易夫人,十分美貌,武功蓋世,長有一對碩大乳房。
平時行軍打仗,將孩子背在背上,奶子搭上肩頭,供背後孩子吸奶,故稱為“搭奶夫人”。搭奶夫人依仗人多,將整個寨子三層合圍,多次發動攻擊。但由於寨上防守嚴密,久攻不下。夫人便用只圍不入的戰術,想使其彈盡糧絕,不攻自破。
寨中糧草足可屯兵十年,但有一眼小泉僅能供幾十人用,長期被困,水源奇缺。無奈之際,董公視察良久,見山頂西面有一大樹斜長在絕壁,樹枝下百米處是一深潭。董公計上心來,將棉絮包捆在石頭上,趁夜晚用繩索將棉絮包從樹丫處吊至潭中,讓其吸足水分後再拉上擰乾。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了。一天,一條魚鑽進棉絮內被拉了上去。
董公見後喜出望外,便吩咐士兵,打一雙三尺長的草鞋,並用黃泥巴將草鞋磨得像人穿過的一樣,晚上命人將草鞋和魚丟在搭奶夫人寨前。第二天清早,哨兵發現草鞋和魚,急報夫人。
夫人觀之,仰天長吁:“大事不妙,吾將攻寨不成也。”部下問其原因,夫人講:“爾等觀之,寨上糧草水源充足。”於是夫人便命部下迅速撤退。
為防寨中兵馬追趕,在竹山河伐大批竹子紮成竹排,從洪水灘下河順瀠陽河漂出黃虎港回了營。
董賊得勝後,益發橫行霸道,欺壓鄉鄰,四處搶劫燒殺,自以為得計。
連千戶大人親自圍剿都告失敗,民眾大失所望,只好掙扎在董賊的淫威下,生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卻說百戶陳恩熾大破流寇,流寇畏服遁去後,八兄弟班師回衙,聽說苗蠻入侵燒殺搶劫,大怒。此時大雨如注,師爺建議待天晴再去,陳恩熾說:“兵貴神速,遲則有變”,說罷,也顧不上休息,當即冒雨率軍躍馬催軍前行。
說也奇怪,待陳恩熾趕至董賊寨前,天便放晴,碧空如洗,寨河嘩嘩,青山滴翠,好一派山光水色。
陳恩熾紮下大營,趕至董賊寨前,下令進攻,然則董賊防守嚴密,犧牲了不少兄弟,也沒有攻拔賊寨。
陳恩熾見狀,只得下令暫停進攻,找來當地百姓,汲取覃善政戰敗經驗,制定了一套科學攻寨方案。
等準備充分後,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陳恩熾率領大軍來到董公寨後面海拔較高的葡萄埡,在董公寨下四周堆積起如一丈多高的柴草,天亮之後放起一把火來,濃煙滾滾,直撲上山,颳得賊眾睜不開眼睛,幾近窒息。
此時,陳恩熾下令放箭。但見火箭一齊射向寨頂,董賊寨頓時成為一片火海,直燒得苗蠻哭爹叫娘,死傷無數。
火攻之後,敵軍銳氣己失,陳恩熾便奮不顧身攻上山去,其餘七兄弟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尤其是四兄弟陳恩昌,更是勇猛,手中一桿大戟,殺死苗蠻無數,首先登上董公寨,部眾蜂擁而上,來戰苗蠻,董賊大怒,揮刀來戰陳恩昌。陳恩昌一戟打去,打得董賊虎口發麻,羅剎刀幾乎脫手而出。董賊大驚,使出全身本事與陳恩昌廝殺起來,陳恩昌與董賊格鬥數回合,一個回馬戟打去,正中賊脖,董賊吃痛跌倒在地,陳恩昌腳踏上,將董賊生擒。
苗蠻見頭領被擒,再無鬥志,董賊寨遂不攻自破。
次日,陳恩熾下令押至距董公寨100米正前面大坪上,言明罪狀,就地正法,此地故名將軍埡。
陳恩熾、陳恩昌因撲滅流寇、剿滅董賊,維持了一方治安,戰功顯赫,明朝崇禎皇帝賞賜頗豐:賞寶鈔278錠及活豬、活牛、活羊若干,絲綢、假絹一等。命駐守故土南鎮、東山峰、壺瓶山、江坪、安溪、羅坪、白石等地,再建奇功。陳恩熾1686年逝世後,清康熙皇帝令陳恩昌襲職乃兄恩熾百戶一職。
陳恩昌襲職百戶、武略將軍後,他們在山頂用清一色大理石條石構築圍牆,修建寨門,鑄造兵器,習武操練。築寨的每塊石料都有約2噸多重,使山頂真正成為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然屏障,仍然以董功寨命名。之後,蒙霜露,殺荊棘,披星戴月,沐雨櫛風,糾眾練勇,懷之以德,道之以政,訓之以禮,董之以威,大造武器儲積糗糧,賑貧濟危困,地方賴以全活,民皆悅服,樂聽指揮,同效死力,捍內攘外,長治久安。
清皇朝於同治十年十二月再次為陳恩昌立碑建墓於何家峪村土門坳,供後人祭拜敬仰。
後人有詩讚曰:
平生立志最為高,大雨南征膽氣豪。
舞戟擊蠻劍奪矟,作書罵虜筆如刀。
扶危濟困開鴻宇,斬將搴旗啟鳳毛。
祖德宗功崇積厚,後昆自著錦朱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